一种基于影像的脑膜癌模型建立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34062394发布日期:2023-05-06 12:5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影像的脑膜癌模型建立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属于脑膜癌监测,具体是一种基于影像的脑膜癌模型建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脑膜癌是指恶性肿瘤细胞转移,弥漫或局灶浸润软脑膜及蛛网膜下腔,是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原发病灶常来源于肺癌、乳腺癌等,脑膜结节型或混合型强化是mc患者较具特征性的表现,mc这种特有的脑膜强化表现可以与颅内的其他疾病相鉴别。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膜强化主要显示脑池、脑沟、脑血管周围的弥漫性线样强化影,尤以基底池及环池周围异常强化,一般不会出现结节型强化,虽然结核杆菌有时可以在颅底形成结核球而出现类似结节型强化,但这种结核瘤一般只出现在颅底而不会出现在脑凸面脑膜或室管膜下,结合实验室检查及有无发热病史则更利于鉴别。

2、现有技术中,脑膜癌患者的诊断过程效率低,无法准确进行诊断,以至于降低了脑膜癌患者的诊断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影像的脑膜癌模型建立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影像的脑膜癌模型建立装置及方法,将脑膜癌患者的诊断过程进行分析,保证诊断过程中的合格性,提高了诊断模型构建的合格性,确保脑膜癌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提高了脑膜癌患者诊断过程中检测设备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稳定性;将对应脑膜癌患者进行用药分析,判断在诊断过程中用药是否合格,防止用药不合格导致脑膜癌患者病情恶化,以至于造成诊断结果出现偏差,导致脑膜癌诊断模型检测不准确,影响患者的检测质量。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基于影像的脑膜癌模型建立装置,包括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诊断合格性分析模块、用药合格性模块、影像分析诊断模块以及诊断模型构建模块;

4、服务器生成诊断合格性分析信号并将诊断合格性分析信号发送至诊断合格性分析模块,诊断合格性分析模块接收到诊断合格性分析信号后,将脑膜癌患者的诊断过程进行分析;

5、服务器生成用药合格性分析信号并将用药合格性分析信号发送至用药合格性分析模块,用药合格性分析模块接收到用药合格性分析信号后,将对应脑膜癌患者进行用药分析,判断在诊断过程中用药是否合格;

6、服务器生成影像分析诊断信号并将影像分析诊断信号发送至影像分析诊断模块,影像分析诊断模块单元接收到影像分析诊断信号后,将对应脑膜癌患者的脑部影像进行分析,判断脑膜癌患者的实时病情状态是否正常;

7、服务器生成诊断模型构建信号并将诊断模型构建信号发送至诊断模型构建模块,诊断模型构建模块接收到诊断模型构建信号后,根据脑膜癌患者的诊断过程进行模型搭建,判断脑膜癌患者的实时诊断状况。

8、作为本发明中进一步解决方案,诊断合格性分析模块的运行过程如下:

9、将脑膜癌患者的检测仪器标记为分析对象,设置标号i,i为大于1的自然数,采集到分析时间段内分析对象的运行时长与停机时长的占比以及分析时间段内相邻子时刻点对应脑膜癌患者癌细胞速度控制量的最大差值,并将分析时间段内分析对象的运行时长与停机时长的占比以及分析时间段内相邻子时刻点对应脑膜癌患者癌细胞速度控制量的最大差值分别与时长占比阈值和控制量差值阈值进行比较。

10、作为本发明中进一步解决方案,具体比较过程如下:

11、若分析时间段内分析对象的运行时长与停机时长的占比超过时长占比阈值,或者分析时间段内相邻子时刻点对应脑膜癌患者癌细胞速度控制量的最大差值超过控制量差值阈值,则判定治疗仪器运行检测不合格,生成诊断合格性分析异常并将诊断合格性分析异常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诊断合格性分析异常后,将对应分析对象进行维护整顿;

12、若分析时间段内分析对象的运行时长与停机时长的占比未超过时长占比阈值,且分析时间段内相邻子时刻点对应脑膜癌患者癌细胞速度控制量的最大差值未超过控制量差值阈值,则判定治疗仪器运行检测合格,生成诊断合格性分析正常并将诊断合格性分析正常发送至服务器。

13、作为本发明中进一步解决方案,用药合格性分析模块的运行过程如下:

14、采集到脑膜癌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实时用药量与设定用药量的药量偏差以及脑膜癌患者在诊断过程中用药时刻与设定用药时刻的延迟时长,并将脑膜癌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实时用药量与设定用药量的药量偏差以及脑膜癌患者在诊断过程中用药时刻与设定用药时刻的延迟时长分别与药量偏差阈值和延迟时长阈值进行比较。

15、作为本发明中进一步解决方案,具体比较过程如下:

16、若脑膜癌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实时用药量与设定用药量的药量偏差超过药量偏差阈值,或者脑膜癌患者在诊断过程中用药时刻与设定用药时刻的延迟时长超过延迟时长阈值,则判定脑膜癌患者的用药合格性分析不合格,生成用药合格性分析异常信号并将用药合格性分析异常信号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用药合格性分析异常信号后,将脑膜癌患者的用药进行诊断;

17、若脑膜癌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实时用药量与设定用药量的药量偏差未超过药量偏差阈值,且脑膜癌患者在诊断过程中用药时刻与设定用药时刻的延迟时长未超过延迟时长阈值,则判定脑膜癌患者的用药合格性分析合格,生成用药合格性分析正常信号并将用药合格性分析正常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18、作为本发明中进一步解决方案,影像分析诊断模块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19、采集到脑膜癌患者对应脑部影像中结节量以及脑部影像中脑部水肿面积,并将脑膜癌患者对应脑部影像中结节量以及脑部影像中脑部水肿面积分别与结节量阈值和水肿面积阈值进行比较。

20、作为本发明中进一步解决方案,具体比较过程如下:

21、若脑膜癌患者对应脑部影像中结节量超过结节量阈值,或者脑部影像中脑部水肿面积超过水肿面积阈值,则判定对应脑膜癌患者的病情严重,生成复杂病情信号并将复杂病情信号发送至服务器;若脑膜癌患者对应脑部影像中结节量未超过结节量阈值,且脑部影像中脑部水肿面积未超过水肿面积阈值,则判定对应脑膜癌患者的病情不严重,生成简单病情信号并将简单病情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22、作为本发明中进一步解决方案,诊断模型构建模块的运行过程如下:

23、获取到诊断过程中脑膜癌患者的脑部影像内结节的增长速度以及水肿面积的扩散速度,并将诊断过程中脑膜癌患者的脑部影像内结节的增长速度以及水肿面积的扩散速度分别标记为zv和kv,构建脑膜癌诊断模型,其中,x为脑膜癌诊断系数,a1和a2均为预设比例系数,且a1>a2>0,t为诊断时间,β为误差修正因子,随着诊断时间的进展,将脑膜癌诊断系数x与诊断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24、若脑膜癌诊断系数x超过诊断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脑膜癌患者的诊断预测为严重预测,生成病情严重信号并将病情严重信号发送至服务器;若脑膜癌诊断系数x未超过诊断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脑膜癌患者的诊断预测为轻缓预测,生成病情轻缓信号并将病情轻缓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25、作为本发明中进一步解决方案,β为误差修正因子,当服务器接收到诊断合格性分析异常或者用药合格性分析异常信号或者复杂病情信号后,取值为1.56,反之,则取值为0.98。

26、作为本发明中进一步解决方案,一种基于影像的脑膜癌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建立方法步骤如下:

27、步骤一,诊断合格性分析,将脑膜癌患者的诊断过程进行分析,保证诊断过程中的合格性,将脑膜癌患者的检测仪器标记为分析对象,设置标号i,i为大于1的自然数,通过分析判断诊断是否合格;

28、步骤二,用药合格性分析,将对应脑膜癌患者进行用药分析,判断在诊断过程中用药是否合格,通过分析判断脑膜癌患者用药是否合格;

29、步骤三,将对应脑膜癌患者的脑部影像进行分析,判断脑膜癌患者的实时病情状态是否正常;

30、步骤四,根据脑膜癌患者的诊断过程进行模型搭建,判断脑膜癌患者的实时诊断状况。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2、本发明,将脑膜癌患者的诊断过程进行分析,保证诊断过程中的合格性,提高了诊断模型构建的合格性,确保脑膜癌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提高了脑膜癌患者诊断过程中检测设备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稳定性;将对应脑膜癌患者进行用药分析,判断在诊断过程中用药是否合格,防止用药不合格导致脑膜癌患者病情恶化,以至于造成诊断结果出现偏差,导致脑膜癌诊断模型检测不准确,影响患者的检测质量;将对应脑膜癌患者的脑部影像进行分析,判断脑膜癌患者的实时病情状态是否正常,从而提高了脑膜癌患者的检测准确性,确保脑膜癌患者诊断时间段内的合格性;根据脑膜癌患者的诊断过程进行模型搭建,判断脑膜癌患者的实时诊断状况,保证脑膜癌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提高了诊断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