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用上肢辅助本体感觉训练装置

文档序号:34538929发布日期:2023-06-27 14:37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用上肢辅助本体感觉训练装置

本发明属于康复训练,具体涉及一种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用上肢辅助本体感觉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1、肢体功能障碍就是肢体原有的正常功能减弱或者丧失,正常人的肢体具有运动和感觉功能,下肢的功能主要是在大脑的指令下,躯干和上肢进行协调,以完成行走、跳跃、跑步、跨越的动作,也可以对温度、疼痛、肢体位置等做出正确的判断。当脑部疾病、脊髓疾病、周围神经损伤以及肢体外伤,就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比如创伤引起的肢体感觉与运动功能障碍、行走困难或者不能行走、肢体力量减弱以及对痛觉、温度、位置等不能正确分辨等;

2、本体感觉是对关节、肢体、运动和受力作用的感觉,是指感受肌肉、肌腱、关节和韧带等深部结构的感觉,既是感觉肌肉是处于收缩或者舒张状态,肌腱和韧带是否被牵拉,以及关节是否处于弯曲、伸直状态等的感觉,身躯和肢体的深感觉传导是经过神经元的细胞体它位于脊神经节内并分布于肌肉,肌腱以及关节内;本体感觉可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是指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位置感觉、运动感觉、负重感觉;二级是前庭的平衡感觉和小脑的运动协调感觉;三级是大脑皮质综合运动感觉;骨损伤病人的本体感觉缺失主要是一级缺失,运动损伤病人的本体感觉缺失主要是一级、二级缺失;神经损伤病人的本体感觉缺失主要是三级缺失。

3、下肢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术后的护理和功能康复锻炼非常重要,如需要对康复期的下肢进行被动活动及抗阻训练,恢复患者的本体感觉,进而避免长时间肌肉松弛导致的肌肉流失、骨质疏松及关节的挛缩。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康复锻炼的方式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辅助锻炼(如按摩、被动拉伸)和器械锻炼,而器械锻炼多是对患者下肢进行被动的拉伸或者提供一定的抗阻训练,部分器械具有按摩或者气压治疗的功能,这类器械锻炼的方式依靠器械进行被动的锻炼,缺乏上下肢交互的理念,致使不能对本体感觉进行很好的锻炼,因此,针对以上情形,如何对现有的下肢肢体功能进行康复锻炼进行改进,使患者可控制锻炼,结合本体感觉的锻炼,达到恢复下肢功能障碍,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4、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提供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用上肢辅助本体感觉训练装置,解决现有的器械锻炼装置只能进行简单的被动训练、不能对本体感觉进行锻炼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用上肢辅助本体感觉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板和后板体,后板体固定在底座板的后端;底座板上设置有两块腿托板,两块腿托板左右并排设置,且每块腿托板的前端通过铰轴安装在底座板上,腿托板可绕前端的铰轴活动,每块腿托板上连接有若干腿部束带;

3、底座板内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内安装有两组链轮链条传动副,每组链轮链条传动副通过正反转电机驱动,底座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长孔,两个长孔对应位于两块腿托板的下方,两组链轮链条传动副的链条分别平行位于两个长孔的正下方,每组链轮链条传动副的链条上固定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上部穿过长孔后支撑在腿托板的底面;

4、底座板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滑块,滑块可在滑槽内滑动,在滑槽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

5、所述后板体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夹,固定夹上安装有若干把手螺栓,后板体的后侧面开设有两个矩形槽,每个矩形槽内安装有一套弹簧拉力计,弹簧拉力计包括活动板,活动板可在矩形槽内左右移动,活动板与矩形槽的内壁之间连接有若干根弹簧,在矩形槽内开设有穿套,活动板上连接有拉绳,拉绳自穿套向外穿出,与其中一组弹簧拉力计连接的拉绳的端部连接有左拉环手柄,与另外一组弹簧拉力计连接的拉绳的端部连接有右拉环手柄;左拉环手柄和右拉环手柄上设置有控制两组正反转电机的启停开关;

6、在后板体的左端和右端还分别设置有导向滑轮组件,两根拉绳分别经导向滑轮组件导向后绕在底座板的左侧和右侧,且底座板左侧和右侧的滑块分别固定在两根拉绳上。

7、进一步的,在底座板的中部连接有中间拉环手柄。

8、进一步的,左拉环手柄和右拉环手柄上均设置有握力计。

9、进一步的,在支撑块的上端转动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支撑在腿托板的底面。

10、进一步的,在活动板与矩形槽上均设置有挂环,所述弹簧挂设在挂环上。

11、进一步的,两块腿托板上均安装有楔形气囊,底座板内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用于向两个楔形气囊充放气,所述的左拉环手柄和右拉环手柄均设置有充气控制器,充气控制器与气泵连接。

12、进一步的,楔形气囊的上表面设置有硅胶软垫。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拉动左拉环手柄和右拉环手柄,即可带动两侧拉绳移动,然后拉绳拉动滑块在滑槽内移动,滑槽与第一行程开关接触后,正反转电机启动,驱动链轮链条传动副,链条传动,从而支撑块移动,使得腿托板太高,松开拉环手柄后,拉绳在弹簧作用下复位,滑块与第二行程开关接触,正反转电机翻转,腿托板落下,最终实现上肢施力,以使下肢抬起,达到上下肢交互的感觉;另外还设置有楔形气囊,可以对下肢进行气泵治疗,避免压疮,促进血液循环;本发明通过上下肢交互可以更好的锻炼患者的本体感觉,而且自主控制避免康复锻炼中的损伤,安全性更高,节省护理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14、



技术特征:

1.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用上肢辅助本体感觉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板和后板体,后板体固定在底座板的后端;底座板上设置有两块腿托板,两块腿托板左右并排设置,且每块腿托板的前端通过铰轴安装在底座板上,腿托板可绕前端的铰轴活动,每块腿托板上连接有若干腿部束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用上肢辅助本体感觉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座板的中部连接有中间拉环手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用上肢辅助本体感觉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左拉环手柄和右拉环手柄上均设置有握力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用上肢辅助本体感觉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撑块的上端转动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支撑在腿托板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用上肢辅助本体感觉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活动板与矩形槽上均设置有挂环,所述弹簧挂设在挂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用上肢辅助本体感觉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块腿托板上均安装有楔形气囊,底座板内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用于向两个楔形气囊充放气,所述的左拉环手柄和右拉环手柄均设置有充气控制器,充气控制器与气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用上肢辅助本体感觉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楔形气囊的上表面设置有硅胶软垫。


技术总结
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用上肢辅助本体感觉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板和后板体,后板体固定在底座板的后端;底座板上设置有两块腿托板,两块腿托板左右并排设置,且每块腿托板的前端通过铰轴安装在底座板上,腿托板可绕前端的铰轴活动,每块腿托板上连接有若干腿部束带;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上下肢交互可以更好的锻炼患者的本体感觉,而且自主控制避免康复锻炼中的损伤,安全性更高,节省护理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技术研发人员:金宗学,张亚军,黄伟,王天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