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心电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4296发布日期:2022-10-05 00:08阅读:76来源:国知局
睡眠心电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睡眠心电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终生患病率约为16%,是造成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精神疾病,严重损害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每年因抑郁症造成的损失约为1.15万亿美元。
3.研究者观察到抑郁症患者睡眠神经的生理变化,同时在许多情况下睡眠受损是抑郁症的表现。最近,有大量的证据表明睡眠障碍先于抑郁,伴有睡眠障碍的抑郁患者可能表现出更严重的症状和治疗困难,甚至有研究认为改善睡眠就是改善抑郁的结果。睡眠质量与抑郁症及其严重程度和预后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因此,评估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对抑郁症的治疗、监测及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与此同时,了解抑郁和患者睡眠质量之间的潜在机制,将对抑郁的治疗和预防很有意义。
4.现有技术中,睡眠心电监测使用有线多导联24小时在线监测心电波形。使用者在睡眠时需要连接有线导联电极,电极数量使用较多。在使用过程中,用户终端需与电脑等数据处理设备实时相连,进行心电波形的分析进而提取心率数据和呼吸频率,睡眠监测使用者需在特定的使用环境由相应的多个设备进行心电采集和分析,造成使用者的使用体验较差,也因睡眠环境的变更对使用者的日常睡眠监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睡眠心电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睡眠心电监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以及位于装置本体内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生物电势模拟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提示模块以及电源模块;
7.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采集心跳并产生心电信号;
8.生物电势模拟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连接,生物电势模拟模块采集心电信号并进行放大,将依据放大后的心电信号模拟ecg波形和心率信号并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
9.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生物电势模拟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提示模块连接,数据处理模块通过ecg波形的波峰间隔确定呼吸信号并触发提示模块,以使提示模块产生第一提示信号;
10.电源模块为生物电势模拟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提示模块提供电压。
11.进一步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隔设置,第一电极位于装置本体的一个内角侧,第二电极位于装置本体的另一个内角侧。
12.进一步地,该睡眠心电监测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存储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存储模块接收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ecg波形、心率信号以及提示信号并进行存储。
13.进一步地,该睡眠心电监测装置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无线传输模块接收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ecg波形、心率信号以及提示信号并传输至外部的通信终端。
14.进一步地,数据处理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数据处理模块读取电源模块的电量并触发提示模块,以使提示模块产生第二提示信号。
15.进一步地,提示模块为状态灯。
16.进一步地,生物电势模拟模块选用max30003单导联心电采集芯片。
17.进一步地,数据处理模块选用stm32系列微处理器。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单导联的方式采集心电信号,睡眠时置于左胸位置即可实时监测心率和呼吸数据并进行提示,采集时不需要任何外接数据分析端和使用导线,适合多场景使用,更加准确提供使用者的实际使用数据,提升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感。
附图说明
19.图1是一实施例提供的睡眠心电监测装置的电性连接框图。
20.图2是一实施例提供的睡眠心电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一实施例提供的睡眠心电监测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晰,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不定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表示三个并列方案,例如,a和/或b表示a满足的方案、b满足的方案或者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26.参阅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睡眠心电监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00以及位于装置本体100内的第一电极210、第二电极220、生物电势模拟模块300、数据处理模块400、提示模块500以及电源模块600,其中,生物电势模拟模块300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电极210以及第二电极220连接,数据处理模块400的输入端与生物电势模拟模块300的输出端连接,数据处理模块400的输出端与提示模块500连接,电源模块600为生物电势模拟模块300、数据处理模块400和提示模块500提供电压。
27.本实施例中,生物电势模拟模块300选用max30003单导联心电采集芯片,数据处理
模块400选用stm32系列微处理器。
28.第一电极210和第二电极220用于采集心跳并产生心电信号。第一电极210和第二电极220分别安装在装置本体100内,第一电极210的感应侧和第二电极220的感应侧露出于装置本体100的表面,使用时,将睡眠心电监测装置贴附在使用者的左胸上,通过第一电极210和第二电极220用于采集心跳信息,产生微弱的心电信号。
29.生物电势模拟模块300采集心电信号并进行放大,将依据放大后的心电信号模拟ecg波形和心率信号并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400。生物电势模拟模块300对第一电极210和第二电极220产生的心电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处理,使微弱的心电信号更容易被使用,生物电势模拟模块300根据放大后的心电信号的电平变化模拟ecg波形和心率信号。
30.数据处理模块400通过ecg波形的波峰间隔确定呼吸信号并触发提示模块500,以使提示模块500产生第一提示信号。数据处理模块400确定使用者的呼吸信号后,判断心率信号和呼吸信号是否均处于平稳状态,若是则触发提示模块500产生表示正常的第一提示信号,若不是则触发提示模块500产生表示不正常的第一提示信号,从而让其他人实时地得知使用者当前的心率情况和呼吸情况。示例性地,数据处理模块400确定呼吸信号的过程可以是基于心电电轴分析法,具体地,由于呼吸作用引起两个正交的心电导联电轴的轻微变动,通过计算两个正交的心电导联的qrs波群的面积,可以计算出电轴的相对变化并导出呼吸曲线,进而确定呼吸信号。
31.本实施例所述的睡眠心电监测装置通过单导联的方式采集心电信号,睡眠时置于左胸位置即可实时监测心率和呼吸数据并进行提示,采集时不需要任何外接数据分析端和使用导线,适合多场景使用,更加准确提供使用者的实际使用数据,提升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感。
32.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210和第二电极220间隔设置,第一电极210位于装置本体100的一个内角侧,第二电极220位于装置本体100的另一个内角侧。具体地,装置本体100呈矩形,第一电极210和第二电极220分别处于装置本体100的对角位置,第一电极210和第二电极220在使用时,分别贴近于左心室和右心室上。
33.本实施例中,该睡眠心电监测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700,存储模块700与数据处理模块400连接,存储模块700接收数据处理模块400发送的ecg波形、心率信号以及提示信号并进行存储。其中,存储模块700选用sd卡,存储模块700与电源模块600连接,电源模块600对存储模块700进行供电,数据处理模块400在稳定接收到ecg波形和心率信号后将ecg波形和心率信号发送于存储模块700以及将得到的呼吸信号发送于存储模块700,以便用户在后期调取数据。
34.本实施例中,该睡眠心电监测装置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800,无线传输模块800与数据处理模块400连接,无线传输模块800接收数据处理模块400发送的ecg波形、心率信号以及提示信号并传输至外部的通信终端。数据处理模块400通过无线传输模块800收发数据,传输数据的过程中,外部的通信终端发送数据读取请求,无线传输模块800接收请求后与数据处理模块400通信,数据处理模块400对存储模块700的可读写区进行读取,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800将数据传输至外部的通信终端。其中,无线传输模块800使用蓝牙通信方式与外部的通信终端进行连接。
35.为避免因电量过低而漏测,一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模块400与电源模块600连接,数
据处理模块400读取电源模块600的电量并触发提示模块500,以使提示模块500产生第二提示信号。数据处理模块400实时读取电源模块600的电量并与预设的阈值电量进行比较,当电源模块600的电量低于阈值电量时,数据处理模块400触发提示模块500,使提示模块500产生第二提示信号,从而提醒用户对睡眠心电监测装置进行充电。其中,提示模块500为状态灯。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