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跟腱固定牵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53140发布日期:2022-11-29 18:1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跟腱固定牵伸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跟腱固定牵伸器。


背景技术:

2.跟腱的主要功能是负责踝关节的跖屈,对于行走、跑步、跳跃等动作的完成起着重要作用。而脑瘫患者或者神经性马蹄足的患者跟腱会比较紧张,容易出现跟腱挛缩症状,导致后跟着地困难,需要借助康复训练或外科手术进行跟腱松弛。目前常使用站立位足托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患者的行动会受到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且部分无自主行动能力的患者无法做到站立姿势,部分行动能力弱的患者也无法长时间站立,康复治疗效果很受限。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 213156761 u中公开了一种跟腱矫正装置,该跟腱矫正装置包括用以固定小腿位置的固定支架、转动连接于固定支架供脚部穿入的调节支架以及用以调整调节支架相对于固定支架角度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支架内形成与脚部外轮廓一致的空腔,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固定支架的第一杆件、转动连接于调节支架的第二杆件以及螺纹连接于第二杆件远离调节支架一端的螺套,所述螺套与第一杆件同轴,且沿第一杆件轴线转动连接于第一杆件。使用该矫正装置时,脚部穿入空腔内,小腿与固定支架相固定。调节装置用以调节固定支架与调节支架之间的矫正夹角,调节时,转动螺套,由于螺套与第二杆件之间为螺纹连接,转动螺套会带动第二杆件沿其轴向向螺套一侧移动,缩短第一杆件连接固定支架一端和第二杆件连接调节支架一端的距离,由此调节矫正夹角的大小,达到锻炼跟腱的效果,操作简便,效率高,同时使用者可以进行自主调节。
4.但是,该跟腱矫正装置使用的调节装置多为杆件结构,且无任何保护装置,不适用于儿童患者使用;并且跟腱矫正装置底部未设置可拆卸结构,患者坐着进行调节训练之后底部脏了不方便再在床上躺着继续矫正。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安全、便于拆卸、可在不同场合进行康复训练的跟腱固定牵伸器。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跟腱固定牵伸器,包括用以固定小腿位置的固定支架、供脚部穿入的调节支架、用于固定的黏贴条及第一魔术贴,所述固定支架底部与所述调节支架后部转动连接,所述黏贴条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魔术贴,分设在固定支架和调节支架上,还包括推杆组件、底架和手环,所述推杆组件包括电动推杆、电源、控制器和第一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电动推杆设置两个,分设在固定支架的相对两侧,每一个电动推杆的固定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支架前部,每一个电动推杆的伸缩端铰接在所述调节支架前部,所述电动推杆连接控制器,所述电源、控制器和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侧面内部,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电源和第一无线传输模块;所述底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调节支架底部;所述手环用于佩戴在训练者手上,所述手环上设置有电池、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和总控模块,所述总控模块分别连接第二无线传输模块、总控模块、报警模
块和计数模块,所述总控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电池、第二无线传输模块、总控模块、报警模块和计数模块,所述手环通过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连接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的方式与所述控制器无线连接。通过控制器来调节电动推杆收缩,可以带动所述调节支架向上或向下翻转,达到拉伸跟腱的作用,当调节支架达到一定的角度时,可以通过所述控制器停止电动推杆的收缩,达到固定跟腱的效果;所述手环上的总控模块通过分析所述控制器传输的数据,计算出调节支架运动的次数,并在所述触摸显示屏上显示支架运动次数的累计值,以此统计训练者跟腱训练的次数;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在训练者计数达到要求的次数时通过声音或振动提醒训练者,以告知训练者训练情况,防止过度训练或者训练次数不够。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上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一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位于所述固定支架内部,所述固定支架外部相应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控制开关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延伸至固定支架外部,方便随时控制本实用新型的运行。
8.进一步地,所述底架通过一组第二魔术贴与所述调节支架连接,所述第二魔术贴包括勾面和毛面,所述底架顶部固定安装所述勾面,所述调节支架底部固定安装所述毛面,便于底架的安装、拆卸,患者在地面站立或者坐着训练之后可以将受到污染的底架拆卸下来,在床上躺着继续训练而不会污染床单、被子。
9.进一步地,所述手环包括手环带和手环主体,所述手环主体正面设有触摸显示屏,侧面设置手环开关,背面设置有充电触点,所述手环主体内部设置有所述电池、第二无线传输模块、总控模块、报警模块和计数模块,所述触摸显示屏电连接总控模块,所述手环开关连接所述总控模块,由总控模块传输数据和给电,所述报警模块为振动器或者语音提示。所述手环开关也可以控制调节支架的翻转,从而使得训练者自己也能够控制训练程度,不需要过度依赖医务人员控制。
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及调节支架两者内侧设置有海绵等软性材料,能提高使用者舒适度,防止使用者被坚利材料刮伤,所述固定支架及调节支架两者外侧设置有软性防水材料,便于清洗、消毒。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的底架采用可拆卸结构与调节支架连接,患者在地面站立或者坐着训练之后可以将受到污染的底架拆卸下来,在床上躺着继续训练而不会污染床单、被子。
13.2、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电动推杆设置在左右两侧,能避免在训练过程中伤到患者,结构简单、安全便利。
14.3、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架及调节支架两者内侧设置有海绵等软性材料,能提高使用者舒适度,防止使用者被尖利材料刮伤
15.4、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架及调节支架两者外侧设置有软性防水材料,便于清洗、消毒。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推杆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手环的示意图。
1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0.图中:1-固定支架、2-调节支架、3-黏贴条、4-第一魔术贴、5-底架、6-电动推杆、7-电源、8-控制器、9-控制开关、10-手环带、11-手环主体、12-触摸显示屏。
2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22.请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种跟腱固定牵伸器,包括用以固定小腿位置的固定支架1、供脚部穿入的调节支架2、用于固定的黏贴条3及第一魔术贴4,固定支架1底部与调节支架2后部转动连接,黏贴条3上设置有第一魔术贴4,分设在固定支架1和调节支架2上,还包括推杆组件、底架5和手环,所述推杆组件包括电动推杆6、电源7、控制器8和第一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电动推杆设置两个,分设在固定支架1的相对两侧,每一个电动推杆6的固定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支架1前部,每一个电动推杆6的伸缩端铰接在所述调节支架2前部,电动推杆6连接控制器8,电源7、控制器8和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安装在固定支架1侧面内部,控制器8分别连接电源7和第一无线传输模块;本实用新型的底架5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调节支架2底部;手环用于佩戴在训练者手上,本实用新型手环上设置有电池、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和总控模块,所述总控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电池、第二无线传输模块、总控模块、报警模块和计数模块,所述手环通过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连接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的方式与所述控制器8无线连接。
23.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8来调节电动推杆6收缩,可以带动所述调节支架2向上或向下翻转,达到拉伸跟腱的作用,当调节支架2达到一定的角度时,可以通过所述控制器8停止电动推杆6的收缩,达到固定跟腱的效果;所述手环上的总控模块通过分析所述控制器8传输的数据,计算出调节支架2运动的次数,并在所述触摸显示屏12上显示支架运动次数的累计值,以此统计训练者跟腱训练的次数;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在训练者计数达到要求的次数时通过声音或振动提醒训练者,以告知训练者训练情况,防止过度训练或者训练次数不够。
24.为了方便随时控制本实用新型的运行,固定支架1上安装有控制开关9,控制开关9一端与控制器8连接,位于固定支架1内部,固定支架1外部相应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控制开关9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延伸至固定支架1外部。
25.优选地,所述手环包括手环带10和手环主体11,所述手环主体11正面设有触摸显示屏12,侧面设置手环开关,背面设置有充电触点,所述手环主体11内部设置有所述电池、第二无线传输模块、总控模块、报警模块和计数模块,所述触摸显示屏12电连接总控模块,所述手环开关连接所述总控模块,由总控模块传输数据和给电,所述报警模块为振动器或者语音提示。所述手环开关也可以控制调节支架2的翻转,从而使得训练者自己也能够控制训练程度,不需要过度依赖医务人员控制。
26.为了使患者在地面站立或者坐着训练之后可以将受到污染的底架5拆卸下来,避免在床上躺着继续训练会污染床单、被子,本实用新型的底架5通过一组第二魔术贴与调节支架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魔术贴包括勾面和毛面,底架5上方设有所述勾面,调节支架22底部设有所述毛面,便于底架5的安装、拆卸。
27.此外,为了提高训练者舒适度、防止训练者被坚利材料刮伤,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架1及调节支架2两者内侧都设置有海绵等软性材料,外侧还设置有便于清洗、消毒的软性
防水材料。
2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如果患者坐在椅子上,则将底架5安装到调节支架2底部,将需要矫正的脚放置在调节支架2上,根据脚的大小调节调节支架2上的黏贴条3,用调节支架2上的第一魔术贴4固定,然后固定支架1包住小腿,根据小腿的粗细调节固定支架11上的黏贴条3,用固定支架1上的第一魔术贴4固定,之后调节控制开关9或手环开关使调节支架2缓慢向上翻转,到达一定高度之后调节控制开关9或手环开关固定,重复调节控制开关9或手环开关使跟腱重复拉伸固定,期间,所述手环戴在患者或者监护人、医生手上,方便时刻关注、调节、记录康复训练情况。训练到一定时间,患者坐累了,可以将底架5与调节支架2间的第二魔术贴撕开,转移到床上躺着继续训练。
29.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