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眼科斜视手术的眼外肌撑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23804发布日期:2022-08-31 03:37阅读:70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眼科斜视手术的一种眼外肌撑开器。


背景技术:

2.在目前眼科斜视手术中,眼外肌的后徙术和缩短术,是最常见的手术术式,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充分分离眼外肌周围组织,并充分暴露出眼外肌,方能顺利后徙或者缩短肌肉,传统的方法是让助手医师从旁双手分别持两个斜视钩同时向两侧上方牵拉,以充分摊平眼外肌,主刀医师再拿持针器在眼外肌上穿针引线,缝线打结,以实现各种手术目的。同时术中斜视钩过度牵拉眼外肌,会造成患者术眼的牵拉痛加剧,增加患者术中的痛苦感。眼外肌的过度牵拉,甚至会引起眼心反射,导致心律失常,增加手术风险和难度。因此,上述手术方法存在着浪费人力,增加病人痛苦,甚至可能出现危及患者安全的弊端。
3.现有的医用反向式不锈钢镊,包括有两镊柄,两镊柄的一端为夹持端,另一端相合,夹持端在镊柄的自然张力作用下相互对合。这种反力镊子是施力时,镊子夹持端张开;松力时,夹持端恢复初始的自然夹持状态,从而夹住细小物品。使用这种反向镊子,施力越大,则夹持端的张开角度越大。现有的医用反向式不锈钢镊其主要的目的是用于省力地夹住细小物品,而不能省力的维持张开状态,由于使用者的手指压力不能固定,使得两个镊头的间距容易发生变化,给手术增加一定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眼科斜视手术的眼外肌撑开器,更加安全可靠,节省人力,简化了手术疗程。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眼科斜视手术的眼外肌撑开器,以反向式不锈钢镊为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左右两柄状部件,形状为中段相互交叉相对的曲折三段,主体一端为顶部合为一体呈y字型的镊柄1,主体另一端为两镊头2,两镊头2在两镊柄1的张力作用下相互压紧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横向设置一用于调节两镊头2撑开距离f的螺栓调节机构。
6.优选的,所述两镊头2分别由镊头前端2a和镊头后端2b组成,两镊头前端2a形状细长,表面圆滑,便于穿过眼外肌下方,撑开筋膜,摊平肌肉,其长度c为25-35mm;两镊头后端2b具有连接镊头前端2a和镊柄1的作用,其长度d为25-35mm;镊头前端2a与镊头后端2b弯曲连接以利于手术操作,其夹角g为150
°‑
170
°
;两镊柄1便于术者持抓,其长度e为60-80mm。
7.优选的,所述螺栓调节机构由螺杆3和螺母4组成,螺杆3一端固定于左镊柄1a上,另一端穿过右镊柄1b与螺母4螺纹连接,当两镊柄1压紧时,两镊头2呈现撑开状态,此时通过旋转螺母4控制两镊头2的撑开距离f。
8.优选的,两镊头2撑开距离f通常是指两镊头前端2a的撑开距离,两镊头前端2a相互对称。当两镊柄1完全压紧时,两镊头2的最大撑开距离f为8mm,满足进行常规斜视手术的
要求。
9.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螺栓调节机构定位两镊头2的撑开距离,比人工操作更加安全可靠。对患者眼外肌的牵拉力小,减轻了患者痛苦,降低了手术风险。在进行斜视手术时,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在无需助手的情况下,实现主刀医师单人操作,即可完成手术,简化手术流程。减少斜视钩牵拉眼外肌引起的术中疼痛,降低眼心反射发生的风险。
附图说明
10.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 为本实用新型撑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12.图3 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13.图中:1-镊柄(1a-左镊柄、1b-右镊柄), 2-镊头(2a-镊头前端、2b-镊头后端),3-螺母, 4-螺帽 。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参照图1、图2和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5.一种用于眼科斜视手术的眼外肌撑开器,以反向式不锈钢镊为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左右两柄状部件,形状为中段相互交叉相对的曲折三段,主体一端为顶部合为一体呈y字型的镊柄1,主体另一端为两镊头2,两镊头2在两镊柄1的张力作用下相互压紧贴合,所述主体上横向设置一用于调节两镊头2撑开距离f的螺栓调节机构。
16.所述两镊头2分别由镊头前端2a和镊头后端2b组成,两镊头前端2a形状细长,表面圆滑,便于穿过眼外肌下方,撑开筋膜,摊平肌肉,其长度c分别为30mm。
17.两镊头后端2b具有连接镊头前端2a和镊柄1的作用,其长度d分别为30mm。
18.两镊头前端与镊头后端夹角g为160
°
,利于手术操作。两镊柄1便于术者持抓,其长度e分别为80mm。
19.所述螺栓调节机构由螺杆3和螺母4组成,螺杆3一端固定于左镊柄1a上,另一端穿过右镊柄1b与螺母4螺纹连接。当两镊柄1压紧时,两镊头2呈现撑开状态,此时通过旋转螺母4控制两镊头2的撑开距离f。
20.两镊头2撑开距离f通常是指两镊头前端2a的撑开距离,两镊头前端2a相互对称。两镊柄1完全收紧时,两镊头2最大撑开距离f为8mm。进行斜视手术时,可以满足常规手术中内直肌缩短量最大不超过6.5mm,外直肌缩短量最大不超过8mm的要求。
21.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斜视手术时,术中已分离出眼外肌,术者在两镊柄1上不施力的状态下,将镊头前端2a以闭合的方式从眼外肌的下方、巩膜的上方穿过,镊头前端2a成功进入后,术者用拇、食指对两镊柄1施加压力,在不锈钢镊弹力作用下使两镊头2撑开,此时调节螺母4的松紧,按照术前设计的肌肉手术量,选择两镊头2撑开的适当距离,眼外肌维持在适当张力,固定好螺母4后,术者可松开双手,进行下一步及其他操作。整个操作过程不需助手,简化手术流程,对患者眼外肌的牵拉力小,减轻了患者痛苦,降低了手术风险。
2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为优选方案,而不是唯一方案。为解决相同技术问题采取的类似技术方案,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眼科斜视手术的眼外肌撑开器,以反向式不锈钢镊为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左右两柄状部件,形状为中段相互交叉相对的曲折三段,主体一端为顶部合为一体呈y字型的镊柄,主体另一端为两镊头,两镊头在两镊柄的张力作用下相互压紧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横向设置一用于调节两镊头撑开距离的螺栓调节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外肌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镊头分别由镊头前端和镊头后端组成,两镊头前端形状细长,表面圆滑,便于穿过眼外肌下方,撑开筋膜,摊平肌肉,其长度为25-35mm;两镊头后端具有连接镊头前端和镊柄的作用,其长度为25-35mm;镊头前端与镊头后端弯曲连接以利于手术操作,其夹角为150
°‑
170
°
;两镊柄便于术者持抓,其长度为60-8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外肌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调节机构由螺杆和螺母组成,螺杆一端固定于左镊柄上,另一端穿过右镊柄与螺母螺纹连接,当两镊柄压紧时,两镊头呈现撑开状态,此时通过旋转螺母控制两镊头的撑开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外肌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镊头撑开距离是指两镊头前端的撑开距离,两镊头前端相互对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外肌撑开器,其特征在于:当两镊柄完全压紧时,两镊头的最大撑开距离为8mm。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眼科斜视手术的眼外肌撑开器,以反向式不锈钢镊为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左右两柄状部件,形状为中段相互交叉相对的曲折三段,主体一端为顶部合为一体呈Y字型的镊柄,主体另一端为两镊头,两镊头在两镊柄的张力作用下相互压紧贴合,所述主体上横向设置一用于调节两镊头撑开距离的螺栓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可靠,节省人力,简化手术疗程的作用。简化手术疗程的作用。简化手术疗程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星 陈艳芳 吴柳青 陈水章 周彬 姚震 杨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辉星
技术研发日:2022.03.04
技术公布日:2022/8/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