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尿裤及芯体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71462发布日期:2022-09-20 22:31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尿裤及芯体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纸尿裤及芯体测试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纸尿裤及芯体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纸尿裤由于其便携性与实用性而越来越普遍,在纸尿裤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对纸尿裤的性能如吸收速度、扩散长度和回渗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不同的测试装置可能对纸尿裤性能的测试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3.对于纸尿裤性能如吸收速度、扩散长度和回渗量的测试,国标28004-2011有关纸尿裤吸收性能的测试方法均为在水平操作台上测试,这种测试方法与纸尿裤的实际使用场景不匹配,因此其测试结果的参考价值有限。
4.为了尽可能了解纸尿裤在实际穿着时的吸收能力,专利cn214703241u采用了一种纸尿裤芯体测试的装置,该装置为u型结构,但其适用范围窄,实际只适用于纸尿裤的测试。由于该u型结构的两侧面为开放式结构,对纸尿裤芯体或纸尿片进行测试时,尤其是进行多次吸收实验时,容易发生液体的外溢,使测试数据失去准确性,因此不能适用于无护围的芯体或纸尿片的测试。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尿裤及芯体测试装置,其具有防止测试时液体外溢、使测试物的状态更平整、测试数据更真实的优点。
6.一种纸尿裤及芯体测试装置。包括一底座、一u型弧板、两防漏挡板和若干个第一魔术扣;所述u型弧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防漏挡板分别固定在所述u型弧板的两侧,所述u型弧板与所述两防漏挡板形成顶部敞口的半封闭的容置空间,所述若干个第一魔术扣固定于所述u型弧板的内侧面。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纸尿裤及芯体测试装置,具有防止测试时液体外溢的优点,这使其不仅适用于对有护围的纸尿裤进行测试,还适用于对无护围的芯体或纸尿片进行测试,并且使用该装置还能使测试物的状态更平整、测试数据更真实。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魔术扣至少有三条,其中两条分别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外的高于所述防漏挡板处,其中至少一条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所述u型弧板的底部。在u型弧板的内侧面设置多条魔术扣,可以使被测试物如纸尿裤,纸尿片及芯体在测试时均匀铺开,减少褶皱,进而使测试的结果更好。
9.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两条第二魔术扣,所述第二魔术扣分别固定于所述u型弧板的外侧面且接近所述u型弧板两端处。在u型弧板的外侧面接近两端处设置魔术扣,在测试较大尺码时,若纸尿裤的腰部高于u型弧板的两端,可将高出的部分往下弯折,使该部分贴在第二魔术扣上;当纸尿裤的腰部未高于u型弧板的两端时,将纸尿裤的腰部或腰部两侧的左右腰贴从u型弧板的两侧往u型弧板的外侧弯折,使该部分贴在第二魔术扣上,额外地,当
纸尿裤的腰部或腰部两侧的左右腰贴无法从u型弧板的左右两侧往u型弧板的外侧弯折时,可适当增长第二魔术贴的长度,使纸尿裤的腰部或腰部两侧的左右腰贴可以贴在第二魔术扣上;从而满足将纸尿裤高于位于防漏挡板的第一魔术扣的部分固定住的需求,防止纸尿裤高于位于防漏挡板的第一魔术扣的部分下垂,影响测试者对测试过程的观察,甚至导致纸尿裤产生褶皱,影响测试结果。可见,该测试装置可以适用于各个码数的婴儿纸尿裤的测试。
10.进一步地,所述u型弧板及所述防漏挡板为透明板。使用透明板,将方便测试者从各个角度对测试过程及测试结果的观察。
11.进一步地,所述u型弧板及所述防漏挡板为亚克力板。由于亚克力板的轻便,使用亚克力板将方便使用者移动装置、改变装置的放置方式以及携带装置出行。
12.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一底板和两支撑板,所述两支撑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用于支撑所述u型弧板,所述u型弧板设置于所述两支撑板的上方。这是底座的一种具体结构,使用两支撑板是将u型弧板轻便地固定,有利于改变u型弧板放置方式,以及节省成本。
13.进一步地,所述u型弧板与所述两支撑板一体固定。这是u型弧板与两支撑板一种具体固定方式,这种方式使该测试装置一体化,u型弧板与底座之间的角度是固定的,使用者只需根据需要测试的姿势选择相应的装置,直接使用即可。
14.进一步地,所述u型弧板可拆卸式设置于所述两支撑板上方。这是u型弧板与两支撑板的另一种具体固定方式,这种方式使u型弧板的放置方式可以改变,使用者只需拥有一个装置,即可测试多种姿势,对多种姿势的模拟测试适用性更好。
15.进一步地,所述u型弧板凸出于所述两防漏挡板外侧所在平面。这种设置可以使装置模拟侧卧时更稳固,使用该装置模拟侧卧时,只需将一防漏挡板的外侧面放置在两支撑板上,并使u型弧板的内侧面抵住两支撑板即可,可见这种凸起在模拟侧卧的过程中起到了必不可少的限位作用。
16.进一步地,所述u型弧板外侧面的同一侧上设有两条限位槽,所述两限位槽间的间距与所述两支撑板的间距一致,所述两限位槽的宽度与所述两支撑板的厚度一致。这种设置可以使装置模拟仰卧时,u型弧板的放置更加稳固,使用该装置模拟仰卧时,只需将u型弧板外侧面的两限位槽套设在两支撑板上即可。
17.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18.图1为实施例1纸尿裤及芯体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使用图1所示纸尿裤及芯体测试装置模拟宝宝仰卧状态时装置的主视图;
20.图3为图1所示纸尿裤及芯体测试装置的俯视图;
21.图4为图1所示纸尿裤及芯体测试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实施例1
23.如图1所示,一种纸尿裤及芯体测试装置,包括底座1、u型弧板2、防漏挡板3、第一
魔术扣4和第二魔术扣5。所述u型弧板2设置在底座1上,防漏挡板3、第一魔术扣4和第二魔术扣5均在u型弧板2上,其中u型弧板2和防漏挡板3均为全透明的亚克力板。
24.所述底座1包括一底板11和两支撑板12,所述两支撑板12分别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
25.所述u型弧板2可拆卸式地设置于所述两支撑板12上方且使u型弧板2的两端所在平面较长的一边与支撑板12较长的一边平行。具体地,底座1与u型弧度2是分体的,使用时直接将u型弧板2放置在支撑板12上即可。在本实施例中,u型弧板2与底座1接触的一面为外侧面,相对的另一面为内侧面。u型弧板2外侧面的底部与底板11间存在间隙。u型弧板2外侧面的同一侧上设有两条互相平行且平行于支撑板12的限位槽21,两限位槽21间的间距与两支撑板12的间距一致,两限位槽21的宽度与两支撑板12的厚度一致。如图2所示,当使用该装置模拟宝宝的仰卧状态时,u型弧板2带有限位槽21的一侧水平放置,支撑板12嵌入限位槽21中,对u型弧板2的放置起限位和固定作用。
26.所述防漏挡板3共两块,分别固定在u型弧板2的两侧,使u型弧板2与两防漏挡板3形成顶部敞口的半封闭的容置空间,当u型弧板2外侧面的底部位于最接近底板11的位置时,防漏挡板3的顶部平面与底板11平行。在本实施例中,防漏挡板3位于容置空间内的一侧为防漏挡板3的内侧,相对的另一侧为防漏挡板3的外侧。如图1和图3所示,u型弧板2凸出于两防漏挡板3外侧所在平面。当使用该装置模拟宝宝的侧卧状态时,防漏挡板3放置在两支撑板12上,u型弧板2凸出于两防漏挡板3外侧的部分对装置的放置起限位作用。
27.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魔术扣4共五条,均设置在u型弧板2的内侧面,其中三条魔术扣依次相连地设置在容置空间内u型弧板2的底部,剩余两条魔术扣分别设置在容置空间外u型弧板2内侧面上高于防漏挡板3处。
28.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魔术扣5共两条,分别固定于所述u型弧板2的外侧面且接近所述u型弧板2两端处。
29.使用上述纸尿裤及芯体测试装置时,先将纸尿裤或芯体的尿点对应的纸尿裤底膜或芯体的底层贴在u型弧板2底部的三条魔术扣上,再将纸尿裤或芯体沿u型弧板2的内侧面由内侧面的底部向两端铺开并使纸尿裤的底膜或芯体的底层贴在位于防漏挡板3上侧的两条魔术扣上,接着将纸尿裤长于u型弧板2的腰部部分向u型弧板2的外侧面弯折,并将纸尿裤腰部的底膜贴在u型弧板2外侧面的魔术扣上。当需要模拟宝宝的站姿时,需将u型弧板2竖直放置在两支撑板12上,使u型弧板2的外侧面的底部最接近底板11;当需模拟宝宝的仰卧状态时,需将u型弧板2外侧面的两限位槽21套设在两支撑板12上;当需模拟宝宝的侧卧状态时,需将一防漏挡板3的外侧面放置在两支撑板12上,并使u型弧板2的内侧面抵住两支撑板12。额外地,本装置还可用于纸尿片的测试。
30.由于u型弧板2和防漏挡板3均为全透明的亚克力板,使用者一方面可以从各个方向实时观测到纸尿裤或芯体的吸收状态,另一方面由于亚克力材料的轻便,使装置的使用和测试更方便、可随时随地进行测试,另外在模拟仰卧状态和侧卧状态时更省力;由于u型弧板2的两侧设置了防漏挡板3,上述装置测试芯体吸收时,可有效防止液体外溢;又由于在u型弧板2的内侧面上设置了第一魔术扣4,测试时可稳固地固定纸尿裤或芯体,其中在底部设置多条魔术扣可以保证纸尿裤或芯体的平整度;又由于在u型弧板2的外侧面上设置了第二魔术扣5,使该装置适用于各种码数的纸尿裤的测试,又由于模具设计简洁,便于改变放
置角度,因此也便于模仿婴儿在实际使用时的多种体位。
31.实施例2
3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似,故不作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u型弧板2与所述两支撑板12一体固定。如图1所示,该装置在使用时,u型弧板2的角度固定在模拟宝宝的站姿的状态,这将导致本实施例所述的纸尿裤及芯体测试装置直接使用时,适用于模拟宝宝的站姿。如需模拟宝宝的其他姿势,则将整个测试装置作相应的放置再进行测试。
33.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装置固定在模拟宝宝侧卧或仰卧的状态,使对应的装置更适用于测试宝宝的侧卧或仰卧状态时的结果。
3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