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氧湿化机构

文档序号:31719211发布日期:2022-10-04 22:48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氧湿化机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氧湿化机构。


背景技术:

2.由于患者病情变化极快,在抢救过程中不乏紧急气管插管患者,但干燥的氧气进入直接进入气管会使得气管痰液增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因此需要将气道湿化。目前医院在给气管插管患者吸氧及湿化时,紧急气管插管后给氧的装置都是护士利用鼻塞管改装而成,过程麻烦,管径还不配套;或是使用氧气面罩给氧,无法很好的进行固定,影响抢救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给氧装置湿化时操作麻烦、使用氧气面罩给氧难以固定等问题,提供一种吸氧湿化机构,在患者吸氧的同时实现气道湿化,且结构简单,便于固定。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吸氧湿化机构,包括供氧装置、湿化装置,还包括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和气管插管,所述第一气管包括与供氧装置连通的供氧管、与湿化装置连通的湿化管和与第二气管连通的集成管,所述供氧管、湿化管和集成管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气管包括用于与外界连通的呼气端和用于与气管插管连通的插管连接端,在第二气管的管壁上设有开口,所述集成管通过开口与第二气管连通。
6.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气管包括排气管和插管连接管,所述呼气端设在排气管上,所述插管连接端设在插管连接管上,所述排气管和插管连接管形成l型结构。
7.作为优选,所述开口设置在排气管的管壁上,所述开口到第二气管l型折弯处的距离小于开口到呼气端的距离。
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气管和气管插管可拆卸连接。
9.作为优选,第二气管套装在气管插管外。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气管和气管插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气管的插管连接端设有内螺纹,所述气管插管上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气管和气管插管卡接,所述插管连接端的内部设有若干沿周向布置的弹性卡臂,所述弹性卡臂上设有卡接凸起,所述气管插管上对应设有环形卡槽,所述卡接凸起卡接在环形卡槽内。
12.作为优选,所述插管连接端内壁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
13.作为优选,所述供氧管、湿化管及集成管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供氧管、湿化管及集成管形成y型结构或者t型结构。
14.作为优选,所述供氧管和湿化管上均设有气管开关。
15.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结构简单,通过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和气管插管相互连通,在患者吸氧的同时实现气道湿化,且通过气管插管固定,相较于氧气面罩,更易固定,而对于一些不能拔出插管的患者,也便于其进行气道湿化,以利于患者痰液吸出,保证呼吸道通畅;
17.(2)通过第一气管中供氧管、湿化管和集成管相互连通实现吸氧与湿化同时进行;
18.(3)第二气管设置为l型结构,有利于患者进行呼气;
19.(4)由于排气管用于患者进行呼气,开口到第二气管l型折弯处的距离小于开口到呼气端的距离,避免开口被堵住,保证第二气管和第一气管的畅通,又使得开口靠近插管连接管,有利于氧气和湿化气体更快速进入到插管中;
20.(5)第二气管和气管插管通过螺纹连接,使得第二气管和气管插管安装方便,操作便捷,提高抢救效率;
21.(6)第二气管和气管插管卡接,有利于实现第二气管和气管插管的快速连接,而密封圈的设置有利于提高第二气管和气管插管之间的密封性;
22.(7)气管开关的设置便于控制供氧管和湿化管的启闭,如在吸氧需要单独进行无需湿化时,将湿化气管的气管开关关闭即可关闭湿化气管的连通通道。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吸氧湿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图1的第一种a部剖面图;
25.图3是图1的第二种a部剖视图;
26.图4是第二气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图4的b部剖视图;
28.图中:1、第一气管
ꢀꢀ
101、供氧管
ꢀꢀ
102、湿化管
ꢀꢀ
103、集成管
ꢀꢀ
2、第二气管
ꢀꢀ
201、排气管
ꢀꢀ
202、插管连接管
ꢀꢀ
203、呼气端
ꢀꢀ
204、插管连接端
ꢀꢀ
205、外螺纹
ꢀꢀ
206、弹性卡臂
ꢀꢀ
207、卡接凸起
ꢀꢀ
208、开口
ꢀꢀ
3、气管插管
ꢀꢀ
301、内螺纹
ꢀꢀ
302、环形卡槽
ꢀꢀ
4、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30.实施例1:
31.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1中,一种吸氧湿化机构,其包括供氧装置、湿化装置,供氧装置提供患者吸氧用的氧气,湿化装置提供患者气道湿化用的湿化液,吸氧湿化机构还包括第一气管1、第二气管2和气管插管3,其中,第一气管1包括供氧管101、湿化管102和集成管103,供氧管101、湿化管102和集成管103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且供氧管101、湿化管102和集成管103之间相互连通设置,在其中供氧管101与供氧装置连通,湿化管102与湿化装置连通,而集成管103与气管插管3连通设置。另外,本实施例中,氧管、湿化管102及集成管103形成y型结构或者t型结构。在第二气管2的管壁上设有开口208,集成管103通过开口208与第二气管2连通。
32.第二气管2包括排气管201和插管连接管202,排气管201上设有用于与外界连通的呼气端203,插管连接管202上设有用于与气管插管3连通的插管连接端204,排气管201和气管插管3的端部相互连通形成l型结构的第二气管2,其中排气管201用于患者进行呼气,排
气管201通过呼气端203直接与外界连通。开口208设置在排气管201的管壁上,且开口208到第二气管2l型折弯处的距离小于开口208到呼气端203的距离,即开口208靠近插管连接管202,由于吸氧和湿化过程均需要经过开口208才能由第一气管1进入到第二气管2中,开口208设置在排气管201的管壁上避免开口208被堵住,保证第二气管2和第一气管1的畅通,也便于气体和湿化液特别是湿化液在重力作用下更好的流通,又不会影响患者的呼气。
33.第二气管2和气管插管3可拆卸连接,且第二气管2套装在气管插管3外。如图2所示在,第二气管2和气管插管3螺纹连接,第二气管2的插管连接端204设有内螺纹301,气管插管3上设有与内螺纹301配合的外螺纹205。螺纹连接的方式使得第二气管2和气管插管3安装方便,操作便捷。
34.此外,供氧管101和湿化管102上均设有气管开关5。气管开关5的设置便于控制供氧管101和湿化管102的启闭,如在吸氧需要单独进行无需湿化时,将湿化气管的气管开关5关闭即可实现单独吸氧。
35.实施例2:
36.如图3、图4、图5所示,实施例2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气管2和气管插管3卡接,且第二气管2套装在气管插管3外。插管连接端204的内部设有若干沿周向布置的弹性卡臂206,弹性卡臂206上设有卡接凸起207,气管插管3上对应设有环形卡槽302,卡接凸起207卡接在环形卡槽302内,在安装时,只需将气管插管3插入第二气管2的插管连接端204,纸质弹性卡臂206上的卡接凸起207卡接在环形卡槽302内即可实现第二气管2和气管插管3的连接,有利于实现第二气管2和气管插管3的快速连接,提高效率。
37.由于弹性卡臂206的设置,会影响第二气管2和气管插管3连接后的密封性,因此,为提高第二气管2和气管插管3之间的密封性,在插管连接端204内壁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4。在第二气管和气管插管安装完成后密封圈4紧贴气管插管3的外壁面以保证气管插管3和第二气管2之间的密封性。
3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39.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