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枕颈融合术用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56082发布日期:2022-11-29 19:27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枕颈融合术用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枕颈融合术用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枕颈融合术将枕骨和颈锥骨进行固定连接的一种永久性稳定措施,用于治疗上颈椎创伤性骨折脱位、先天性畸形、结核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国专利cn 212234642 u公开了一种枕颈固定融合系统,用于枕颈融合术,该方案中枕骨板为倒y字形结构,枕骨板与枕鳞部位贴合面积较大,而未与枕骨隆凸部位连接,在复位力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引起螺钉松动,造成整体装置失稳,而中线部分的枕骨隆凸骨质厚实,承载能力较强,为适合螺钉打入部位,对于装置整体而言稳定性还有待提高,另外连接棒的连接形式和数量也影响着枕骨和颈椎骨的牢固性,为此亟需一种枕颈融合术用内固定装置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枕颈融合术用内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加强枕骨板和枕骨的连接强度并改进连接棒的连接形式和数量来达到增强整体装置稳定性和枕骨、颈椎骨连接牢固性的目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枕颈融合术用内固定装置,包括枕骨板,所述枕骨板套设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枕骨板包括横板、竖板和连接板,所述竖板为矩形结构,所述竖板一端固接有横板的中部,所述横板为矩形结构,所述横板中轴线与所述竖板中轴线垂直,所述竖板另一端固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倒v型结构,所述竖板和所述横板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套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套接。
5.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若干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穿设于所述竖板和所述横板上。
6.优选的,所述竖板和所述横板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一部分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竖板中轴线等间隔排列,另一部分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横板中轴线等间隔排列,所述第一螺钉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7.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若干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穿设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二螺钉可拆卸连接有连接部。
8.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若干所述第二安装孔沿所述连接板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螺钉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9.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两第一连接棒和两第二连接棒,所述第一连接棒为弯曲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棒为竖直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棒与位于所述连接板外侧的第二安装孔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棒与位于所述连接板内侧的第二安装孔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棒和所述第二连接棒远离所述连接板一端设有结合部。
10.优选的,所述第二螺钉顶部螺纹连接有顶丝,所述第一连接棒和所述第二连接棒的一端分别压在所述第二螺钉顶部和所述顶丝之间。
11.优选的,所述结合部包括第三螺钉,所述第三螺钉顶部螺纹连接有所述顶丝,所述第一连接棒和所述第二连接棒远离所述连接板一端分别压在所述第三螺钉顶部和所述顶丝之间。
12.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枕骨板通过第一固定部与枕骨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用于连接颈椎骨和枕骨板,横板与枕骨中上部较厚部位连接,竖板与枕骨中部隆凸部位连接,连接板与枕骨两侧枕鳞部连接,枕骨板整体与枕骨薄弱部位和坚实部位均有连接,使枕骨板可承受较大复位力,防止装置整体松动,增强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枕骨板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螺钉结构示意图;
17.其中,1、横板;2、竖板;3、连接板;4、第一螺钉;5、第二螺钉;6、顶丝;7、第一连接棒;8、第二连接棒;11、第一安装孔;12、第二安装孔;13、第三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0.参照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枕颈融合术用内固定装置,包括枕骨板,枕骨板套设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枕骨板包括横板1、竖板2和连接板3,竖板2为矩形结构,竖板2一端固接有横板1的中部,横板1为矩形结构,横板1中轴线与竖板2中轴线垂直,竖板2另一端固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为倒v型结构,竖板2和横板1与第一固定部套接,连接板3与第二固定部套接。
21.枕骨板通过第一固定部与枕骨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用于连接颈椎骨和枕骨板,横板1与枕骨中上部较厚部位连接,竖板2与枕骨中部隆凸部位连接,连接板3与枕骨两侧枕鳞部连接,枕骨板整体与枕骨薄弱部位和坚实部位均有连接,使枕骨板可承受较大复位力,防止装置整体松动,增强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22.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固定部包括若干第一螺钉4,第一螺钉4穿设于竖板2和横板1上。第一螺钉4穿过竖板2和横板1拧在枕骨上,将枕骨和竖板2、横板1固定连接为一体。
23.进一步优化方案,竖板2和横板1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11,一部分第一安装孔11沿竖板2中轴线等间隔排列,另一部分第一安装孔11沿横板1中轴线等间隔排列,第一
螺钉4穿设于第一安装孔11内。横板1上设置有三个第一安装孔11,竖板2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孔11,第一螺钉4穿过第一安装孔11拧在枕骨上,若第一安装孔11的数量少于5个,容易造成枕骨和枕骨板的连接强度不够,若第一安装孔11的数量多于5个,枕骨开设的螺纹孔较多,容易引起枕骨自身强度下降。
24.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二固定部包括若干第二螺钉5,第二螺钉5穿设于连接板3上,第二螺钉5可拆卸连接有连接部。
25.进一步优化方案,连接板3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12,若干第二安装孔12沿连接板3中轴线对称设置,第二螺钉5穿设于第二安装孔12内。第二螺钉5可选用万向螺钉,第二螺钉5穿过第二安装孔12拧入患者枕骨中,将连接板3与枕骨下端进行固定连接。
26.进一步优化方案,连接部包括两第一连接棒7和两第二连接棒8,第一连接棒7为弯曲结构,第二连接棒8为竖直结构,第一连接棒7与位于连接板3外侧的第二安装孔12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棒8与位于连接板3内侧的第二安装孔12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棒7和第二连接棒8远离连接板3一端设有结合部。第一连接棒7和第二连接棒8用于连接连接板3和结合部,第一连接棒7连接脊椎骨两侧弯曲部分,第二连接棒8连接脊椎骨中部。
27.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二螺钉5顶部螺纹连接有顶丝6,第一连接棒7和第二连接棒8的一端分别压在第二螺钉5顶部和顶丝6之间。通过旋转顶丝6,顶丝6底部将第一连接棒7和第二连接棒8压紧,防止第一连接棒7和第二连接棒8变形移位。顶丝6可选用锥板螺钉。
28.进一步优化方案,结合部包括第三螺钉13,第三螺钉13顶部螺纹连接有顶丝6,第一连接棒7和第二连接棒8远离连接板3一端分别压在第三螺钉13顶部和顶丝6之间。第三螺钉13和第二螺钉5结构相同,同样的拧紧顶丝6,可将第一连接棒7和第二连接棒8紧固。第三螺钉13和第二螺钉5可选用椎弓根螺钉。
29.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先将第一螺钉4通过第一安装孔11拧入枕骨,实现枕骨和枕骨板的固定连接,在通过第二安装孔12将第二螺钉5拧入枕骨,将第三螺钉13拧入颈椎骨,然后将第一连接棒7和第二连接棒8穿入上下对应的第二螺钉5和第三螺钉13中,拧紧顶丝6,通过第一连接棒7和第二连接棒8实现颈椎骨和枕骨板的固定连接,进而实现颈椎骨和枕骨的固定连接,达到枕颈融合的目的。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