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冲洗的肠造瘘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57309发布日期:2022-10-28 22:3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冲洗的肠造瘘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冲洗的肠造瘘管。


背景技术:

2.肠道造瘘是外科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其目的是将近端肠腔的内容物引出体外,以缓解远端肠道的梗阻,或让远端肠腔处于空虚状态,避免肠内容物的刺激,利于远端肠道吻合口、炎症、损伤等的修复,因此便需要一种造瘘管辅助引导排出。
3.授权公告号为cn202409793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临时性回肠造瘘管,是一条一端具有球形气囊的合成材料管道,与气囊相邻的管壁开数个小孔与管腔相通,管道另一端有3个接口,第1接口经管壁内细通道与气囊相通,可注气或抽气,第2接口通管腔,第3接口通过另一条管壁内细通道开口于管腔,在手术中将临时性回肠造瘘管放置于末段回肠内并穿过腹壁引出体外。但该造瘘管气囊采用球囊结构,并且对气囊充气时无法评估气囊饱和程度,从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看出这种球囊结构与肠壁结合不够紧密,导致肠液有可能经球壁与肠壁之间的缝隙流出,所以需要较大的压力让球囊与肠壁更紧密的贴合,但对气囊充气时无法评估气囊饱和程度,无法选择合适患者的压力,因此会导致肠粘膜的压迫缺血,甚至有可能导致肠粘膜坏死。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中提出一种带冲洗的肠造瘘管。


技术实现要素:

5.(一)实用新型目的
6.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冲洗的肠造瘘管,具有与肠壁贴合紧密,可时刻评估气囊压力,保护肠粘膜安全的特点。
7.(二)技术方案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冲洗的肠造瘘管,包括有管体、柱状气囊、充气管道、充气支管、充气接头、清洗管道、清洗支管、清洗接头、管体接头和导芯,所述管体前后完全贯通,近端固定连接管体接头,所述柱状气囊环套于管体远端,所述充气管道固定于管体管壁一侧,充气管道远端与环形的柱状气囊连通,充气管道近端与充气支管固定连接,充气支管近端与充气接头固定连接,所述清洗管道固定于管体管壁另一侧,清洗管道远端有开口,清洗管道近端与清洗支管固定连接,清洗支管近端与清洗接头固定连接,所述导芯包括导芯管和导芯手柄,所述导芯管与导芯手柄固定连接。
9.柱状气囊内腔的内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牵引带,显影剂层贴合固定于管体和柱状气囊外壁,导芯前端安装有摄像装置,充气支管一侧固定连接有测压支管,测压支管管近端固定连接有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管体内部开设螺旋的凹陷槽。
10.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1.1、气囊采用柱状气囊,这种柱状气囊结构可与肠壁紧密贴合,避免肠液经气囊壁与小肠壁之间的缝隙流出,同时为避免了因柱状气囊在充气饱满后中部鼓出,使气囊与肠
壁之间出现缝隙,气囊内腔的内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牵引带。
12.2、充气支管一侧固定连接有测压装置,可评估柱状气囊内的压力,从而选择适合患者的气囊压力。
13.3、导芯前端安装有摄像装置,管体和柱状气囊内含有显影剂层,便于安装造瘘管时确定造瘘管位置以及气囊充盈程度。
14.4、管体内部开设有螺旋的凹陷槽,提高了造瘘管的引流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造瘘管外形的剖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管体a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芯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牵引带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测压部分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的凹陷槽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管体;2、柱状气囊;3,充气管道;4、充气支管;5、充气接头;6、清洗管道;7清洗支管;8、清洗接头;9、流入口;10、流出口;11、管体接头;12、显影剂层;13、牵引带;14、测压支管;15、压力表;16、螺旋的凹陷槽;17、导芯;18、摄像装置;19、导芯管;20、导芯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23.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提供了一种带冲洗的肠造瘘管,包括有管体1,柱状气囊2,充气管道3,充气支管4,充气接头5,清洗管道6,清洗支管7,清洗接头8,管体接头11,显影剂层12,导芯17,所述管体1前后完全贯通,近端固定连接管体接头11,所述柱状气囊2环套于管体1远端,所述充气管道3固定于管体1管壁一侧,充气管道3远端与环形的柱状气囊2连通,充气管道3近端与充气支管4固定连接,充气支管4近端与充气接头5固定连接,所述清洗管道6固定于管体1管壁另一侧,清洗管道6远端有开口,清洗管道6近端与清洗支管7固定连接,清洗支管7近端与清洗接头8固定连接,所述导芯17包括导芯管19,导芯手柄20,所述导芯管19与导芯手柄20固定连接。
24.本实施例中,气囊使用柱状气囊2,这种柱状结构可与肠壁紧密贴合,避免肠液经气囊壁与小肠壁之间的缝隙流出。
25.如图3所示,导芯17前端安装有摄像装置18,方便造瘘管管体1的置入。
26.本实施例中,造瘘管管体1和柱状气囊2内含有显影剂层12,通过x光或ct可以显影,从而了解柱状气囊2的充盈情况和管体1的位置。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首先将导芯17插入造瘘管管体1内,导芯17外接显示屏,之后将造瘘管管体1沿导芯17推入造瘘口,通过导芯17前端的摄像装置
18,可将肠内情况显示出来,避免盲推时造成肠内粘膜破损,同时,显影剂层12贴合固定于造瘘管管体1和柱状气囊2外壁,通过x光或ct可以显影,从而了解柱状气囊2的充盈情况和管体1的位置,当造瘘管管体1到达合适的位置后将导芯17缓慢抽出,然后通过充气接头5连接充气装置向柱状气囊2充气,气体经过充气支管4与充气管道3进入柱状气囊2,柱状气囊2相较于常规的球状气囊而言,柱状结构可与肠壁紧密贴合,能够避免肠液经气囊壁与小肠壁之间的缝隙流出,对近端肠腔的内容物引流时,内容物从流入口9进入造瘘管管体1,从流出口10排出。当需要对肠道以及管体1内壁进行清洗时,将清洗接头8与清洗装置连接,清洗液经过清洗支管7与清洗管道6进入肠腔,完成对肠腔的清洗,之后清洗液经过流入口9进入造瘘管管体1,完成对管体1的清洗或疏通,之后从流出口10排出。
28.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避免因柱状气囊2在充气饱满后中部鼓出,导致柱状气囊2与肠壁之间出现缝隙,因此进一步的在柱状气囊2内腔的内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牵引带13,如图4所示,在充气过程中,当气体使柱状气囊2中部鼓出导致气囊变形时,牵引带13会对气囊施加拉力,使气囊形状不会发生改变。
29.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的在充气支管4一侧固定连接一测压支管14,测压支管14远端固定连接压力表15或压力传感器,如图5所示,在对柱状气囊2进行充气时,可通过压力表15评估柱状气囊2内的压力,从而选择适合患者的气囊压力,有效的避免了当压力过小时柱状气囊2与肠壁贴合不紧密,肠液流出,以及避免了当压力过大时肠粘膜的压迫缺血甚至粘膜溃破的情况发生。
30.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的在造瘘管管体1内部开设螺旋的凹陷槽16,如图6所示,在对肠内排泄物进行引流时,使排泄物沿螺旋的凹陷槽16旋转向外流动,相对于直接流动,经旋转流动后排泄物的流动速度会加快,从而提高引流速率。
31.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