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曲间隙角度测量垫块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6373发布日期:2022-10-05 00:4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屈曲间隙角度测量垫块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屈曲间隙角度测量垫块组。


背景技术:

2.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其主要包括间隙平衡技术和测量截骨技术。
3.间隙平衡技术是以胫骨截骨面为参考,根据膝关节两侧的软组织张力确定股骨旋转截骨,从而获得一个矩形的屈曲间隙,但对于病变严重的膝关节,若膝关节一侧软组织挛缩,可能导致股骨假体过度外旋或内旋。测量截骨技术是根据股骨和胫骨的力学轴线和解剖学定位标志进行测量截骨,先考虑力线,再松解软组织最终达到良好的力线和软组织平衡。两种截骨技术各有优缺点。
4.目前股骨远端外旋3
°
的测量截骨技术最为常用,但经常会出现屈曲间隙软组织不平衡,股骨后髁截骨后屈曲间隙内侧小,外侧大的情况,尤其是内翻畸形较重的患者。常规处理方式是对紧张侧软组织松解,以达到屈曲间隙软组织平衡,但是这增加了创伤和术后疼痛的程度,不利于术后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5.因此,测量截骨技术和间隙平衡技术结合行tka成为研究热点,即安装截骨导向器后膝关节屈曲90
°
位判断胫骨近端截骨面和四合一截骨导向器之间是否是个矩形,若二者之间不是矩形则调整股骨远端外旋截骨角度;若二者之间近似矩形则直接截骨,从而获得一个矩形屈曲间隙。上述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获得膝关节屈曲间隙平衡,避免软组织松解,提升手术效果。但是在实际临床操作时怎么才能精准调整外旋截骨角度成为难题。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先采用测量截骨技术外旋3
°
安装四合一截骨导向器,助手抱住大腿远端,术者在膝关节屈曲90
°
位反向牵引小腿,观察胫骨近端截骨面和截骨导向器下缘面之间的形状后,再凭借个人经验进行调整,可能存在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屈曲间隙角度测量垫块组,以实现对最佳外旋截骨角度的确定,进而避免截骨后两侧软组织不平衡的情况。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屈曲间隙角度测量垫块组,包括至少一个垫块,每个垫块均包括用于测量tka术中膝关节屈曲90
°
位截骨导向器下缘面与胫骨近端截骨面之间夹角的测量部,以及与测量部固定连接的用于将测量部置入截骨导向器下缘面和胫骨近端截骨面之间的手持部;
8.其中,测量部具有用于与截骨导向器下缘面接触的接触面a和用于与胫骨近端截骨面接触的接触面b,接触面a和接触面b之间的夹角为α,α∈[0,7
°
]。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测量部接触面a和接触面b之间的夹角α为整数值。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测量部为矩形块或者楔形块。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限定,每个垫块测量部的中间厚度均为15~19mm。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每个垫块的手持部上均刻设有对应测量部规格的标识,包括中间厚度值和接触面a、接触面b的角度值。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限定,它包括测量部分别是矩形块、2
°
楔形块、3
°
楔形块、5
°
楔形块和7
°
楔形块的一组垫块,并且该组中每个垫块测量部的中间厚度均为15mm。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限定,它包括测量部分别是矩形块、2
°
楔形块、3
°
楔形块、5
°
楔形块和7
°
楔形块的一组垫块,并且该组中每个垫块测量部的中间厚度均为17mm。
[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限定,它包括测量部分别是矩形块、2
°
楔形块和3
°
楔形块的两组垫块,其中,第一组中的每个垫块测量部中间厚度均为15mm,第二组中的每个垫块测量部中间厚度均为17mm;第三组中的每个垫块测量部中间厚度均为19mm。
[0016]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17]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以置入截骨导向器下缘面和胫骨近端截骨面之间的标准块,结构简单、规格尺寸设计合理,在膝关节屈曲90
°
位截骨前能够精准测量出四合一截骨导向器和胫骨近端截骨面之间的角度,进行tka手术时,根据该测量结果配合截骨导向器定位装置可精准地增大或减少截骨导向器的外旋角度,从而确保股骨后髁截骨后能够获得一个矩形屈曲间隙,有利于膝关节屈曲间隙平衡,避免采用单纯测量截骨技术截骨后两侧软组织不平衡的情况,有效提升了手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关系主视图;
[0020]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1、测量部;2、手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4]
实施例1一种屈曲间隙角度测量垫块
[0025]
本实施例是一种在进行tka手术时能够在股骨后髁截骨前精准测量膝关节屈曲90
°
位截骨导向器下缘面和胫骨近端截骨面之间角度的标准垫块。如图1所示,该垫块包括固连于一体的测量部1和手持部2。
[0026]
其中,测量部1用于测量tka术中截骨导向器下缘面与胫骨近端截骨面之间的夹角,是一种标准块,其面积最大的两个相对面分别作为用于与截骨导向器下缘面相接触的接触面a和用于与胫骨近端截骨面相接触的接触面b。并且,接触面a和接触面b之间的夹角为α,α∈[0,7
°
]。
[0027]
本实施例中,测量部1接触面a和接触面b之间的夹角α为整数值。当α=0
°
时,垫块的测量部1为矩形块;当α∈(0,7
°
]时,垫块的测量部1为梯形块。需要说明的,当α∈(0,7
°
]时,垫块测量部1可以是接触面a和接触面b均具有α/2斜度的等腰梯形块,也可以是只接触面a或者接触面b具有α斜度的直角梯形块。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垫块的测量部1为直角梯形
块,即楔形块。
[0028]
进一步的,因tka手术中截骨导向器下缘面与胫骨近端截骨面的直线距离一般在15~19mm之间,故本实施例中垫块测量部的中间厚度相应设置为15~19mm。
[0029]
手持部2是与测量部1一体成型的长条块,其表面刻设有对应测量部1规格的标识。通过手持部2上的标识可获知该垫块测量部1的α值和中间厚度。
[0030]
实施例2一种屈曲间隙角度测量垫块组
[0031]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由多个不同规格的垫块构成,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种组合形式:
[0032]
a、包括一组0
°
垫块、2
°
垫块、3
°
垫块、5
°
垫块和7
°
垫块,并且该组中每个垫块测量部1的中间厚度均为15mm;
[0033]
b、包括一组0
°
垫块、2
°
垫块、3
°
垫块、5
°
垫块和7
°
垫块,并且该组中每个垫块测量部1的中间厚度均为17mm;
[0034]
c、包括三组0
°
垫块、2
°
垫块和3
°
垫块,其中,第一组中的每个垫块测量部中间厚度均为15mm,第二组中的每个垫块测量部中间厚度均为17mm;第三组中的每个垫块测量部中间厚度均为19mm。
[0035]
需要说明的,“0
°
垫块”是实施例1中公开的测量部1接触面a和接触面b之间夹角α=0
°
的垫块;“2
°
垫块”是实施例1中公开的测量部1接触面a和接触面b之间夹角α=2
°
的垫块;以此类推
……
[0036]
当然,本实施例还可以是由至少一个实施例1所公开的垫块构成的其它任意一种组合形式。
[0037]
本实施例具体为c种组合形式。借助它对患者膝关节屈曲90
°
位胫骨接骨面和截骨导向器下缘面之间角度测量时,首先常规外旋3
°
安装股骨远端四合一截骨导向器,助手抱住大腿远端,术者握住踝关节在膝关节屈曲90
°
位反向牵引,判断截骨导向器下缘面与胫骨近端截骨面之间的距离和形状;然后拿取相应厚度的垫块,并借助手持部2将测量部1置入截骨导向器下缘面和胫骨近端截骨面之间,行膝关节内、外应力试验,若屈曲间隙角度测量垫块在二者之间严丝合缝,无张开,则可以得出胫骨近端截骨面和导向器下缘面之间的角度,从而精准调整外旋截骨角度。最后,根据该测量结果增大或减少截骨导向器的外旋角度,即可进行后续的截骨操作。
[0038]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