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术后患者用进食辅助杯

文档序号:33233694发布日期:2023-02-17 19:5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腔术后患者用进食辅助杯

1.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食辅助杯,尤其是一种口腔术后患者用进食辅助杯。


背景技术:

2.对于口腔癌等口腔疾病术后患者由于口腔咀嚼或舌头搅拌功能受损或为减少伤口感染需要,无法正常经口进食,常常需要使用辅助进食工具经口进食或管饲帮助患者改善营养状态。碗筷、勺子、刀叉、吸管、婴儿奶瓶等辅助进食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家庭必备之需。但这些辅助进食工具仅适用于口腔咀嚼或搅拌功能正常者。
3.对于可经口进食,但受颌面部功能限制或疾病治疗需要,如舌癌术后缺乏舌头搅拌功能的患者、正颌手术早期患者等,使用如勺子、吸管等现有辅助进食工具存在以下问题:
4.其一,食物造成口腔磨损,或口腔形成较强吸吮负压,增加局部出血风险;
5.其二,普通工具只能将食物送至口腔前部,食物容易残留口腔,造成口腔创口感染;
6.其三,舌头推送功能降低,食物滞留口腔,造成误吸风险;
7.其四,由于口腔术后口腔局部会出现麻木和局部感觉丧失等情况,进食过烫食物容易使患者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容易造成烫伤。
8.对于无法正常经口进食者,如脑卒中后、食管肿瘤术后、部分口腔肿瘤术后的患者,目前经胃管的管饲是常用的途径,常用方法为使用专用注射器将食物注入管道内经胃管直接进入胃内。该工具类似大型注射器,非医疗人员操作存在一定困难,患者和家属操作有误吸风险。使用注射器进行管饲,注射速度难以控制,且注射液温度只能通过手感判断,容易出现烫伤。由于一端要固定胃管接头、一端要推注射器,患者给自己管饲存在困难,通常需要另一个人帮助,占用另一个人时间。患者每次进食都需要别人帮忙,无法独立完成该项简单的日常自理活动,会增加患者病重感、降低其自尊感。


技术实现要素:

9.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进食辅助杯。
10.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11.一种进食辅助杯,包含杯体、杯盖、鼓气装置、排气装置和注食连接装置;
12.所述杯体内部中空,杯体上部侧边设置一大一小两个穿出杯体的孔,大孔18供注食连接装置通过,小孔2与排气装置3连接;
13.所述杯盖下缘4为螺纹状结构,与杯体吻合;杯盖内设有弹性密封膜12 和带有单向阀门14的抗压力材料5,将杯盖分成上、中、下3个空间;弹性密封膜12与杯盖顶部11形成上部空间,弹性密封膜12与带有单向阀门14 的抗压力材料5一起构成中层空间,带有单向阀门14的抗压力材料5与杯盖底部形成下部空间;其中中层空间的两侧分别设置单向进气
孔6、单向进气孔13,通向杯盖外面;
14.所述鼓气装置由鼓气缸8和送气管道7组成,送气管道7与杯盖上部空间10相连接,形成杯盖上层、鼓气装置为一体的密闭结构;鼓气缸8内设置弹簧9。
15.所述鼓气装置为柔软的抗压力硅胶材料制成。
16.所述排气装置由顶盖41、弹簧42、排气管43组成,顶盖41上设有一个排气孔46,与外界相通;排气管43管体设有放气孔45,截面呈梯形,靠近杯体外侧面偏窄,靠近杯体内侧面偏宽,排气管入口44为单向阀门,结构与单向阀门14相似;
17.所述注食连接装置包含硅胶管20、吸盘19和注食接头17;所述硅胶管 20一端置于杯体内的底部,一端通过杯体的大孔18穿出杯体作为注食接头 17,大孔18的杯体内侧端设置吸盘19,套在硅胶管20上,吸附在杯体内侧壁上。
18.优选的,所述杯体为带手柄1的双层抗压玻璃杯。
19.优选的,所述杯体为可微波炉加热材料。
20.优选的,所述杯体内部为直径上宽下窄的圆锥体,带有刻度线21。
21.优选的,所述单向阀门14为瓣膜状,由进气口141和出气口142组成;进气口141为中空结构,朝向杯盖顶部;出气口142朝向杯体,为软硅胶薄片。
22.优选的,所述排气装置的放气孔45设置危险度标识条,分别对应较宽部分的边框设置为代表危险的红色、中等宽度边框为代表警惕的黄色、较窄部分设置边框为代表安全的绿色,边框颜色设置为渐进色。
23.优选的,所述注食连接装置的硅胶管20为抗压感温硅胶管。
24.优选的,所述注食连接装置的注食接头为奶嘴状注食接头,由圆弧端 173、吸吮端172和前端开口171组成;前端开口171横截面为横椭圆形,与吞咽时人体口腔内压力着力点吻合。
25.优选的,所述注食连接装置的注食接头由前端开口的螺纹接头174和卡子16组成。
26.优选的,所述前端开口的螺纹接头174与管饲的连接管道15对接紧紧相连;所述卡子16由四片抗牵拉硬硅胶片161组成,通过螺丝162固定,一端套过螺纹接头174、一端套过管饲的连接管道15,胶片中间开放中空,形状与两条管相合,通过卡扣163卡住。
27.优选的,所述鼓气缸8为手动鼓气缸或电动鼓气缸。
28.优选的,所述鼓气缸8连接人工智能系统。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下述一种有益效果:
30.1)本发明所述进食辅助杯形状适合与口腔内部结构相合,柔软舒适,可以用于正颌术后或舌癌术后等舌头缺乏搅拌功能的患者,将食物运送至口腔后部,便于将口腔食物推送至咽部,帮助口腔期和咽期吞咽推送障碍患者吞咽,减少口腔食物残留,减少口腔创口出血和感染风险,降低误吸风险。
31.2)本发明所述进食辅助杯可与管饲的连接管紧密连接,使管饲操作简便,进食速度可控,大大减轻管饲工作难度。
32.3)其外形似家庭餐具而非医疗器械,让患者可以像使用碗筷一样独立使用该工具进行进餐,可减轻病患其病重感、增强自尊自信。
33.4)使用者可轻松识别食物温度,避免烫伤。
34.5)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可有效控制一口量进食量,记录进食时间和总进食量,分析
进食热卡,从而将辅助进食过程更加精准化。
附图说明
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36.图1为本发明所述进食辅助杯的结构示意图;
37.图2为本发明所述进食辅助杯的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8.图3为本发明所述进食辅助杯的单向阀门14的结构示意图;
39.图4为本发明所述进食辅助杯用于经口进食的注食连接装置的奶嘴状注食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40.图5为本发明所述进食辅助杯用于管饲的注食连接装置的注食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41.图6为本发明所述进食辅助杯用于管饲的注食连接装置的注食接头与管饲的连接管道对接的结构示意图;
42.附图标记分别为:1、手柄;2、穿出杯体的小孔;3、排气装置;4、杯盖下缘;5、抗压力材料;6、单向进气孔;7、送气管道;8、鼓气缸;9、鼓气缸内弹簧;10、杯盖上部空间;11、杯盖顶部;12、弹性密封膜;13、单向进气孔;14、杯盖内单向阀门;15、管饲的连接管道;16、卡子;17、注食接头;18、穿出杯体的大孔;19、吸盘;20、硅胶管;21、刻度线;41、排气装置顶盖;42、排气装置内弹簧;43、排气管;44排气管入口;45、放气孔;46、排气孔;141、单向阀门14的进气口;142、单向阀门14的出气口; 171、注食接头前端开口;172、注食接头吸吮端;173、注食接头圆弧端; 174、螺纹接头;161、抗牵拉硬硅胶片;162、螺丝;163、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4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腔术后患者进食辅助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产品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44.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5.实施例1、
46.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进食辅助杯包含杯体、杯盖、鼓气装置、排气装置和注食连接装置。
47.所述杯体为外形似家庭餐具,杯子,而非医疗器械,可减轻病患其病重感、增强其自尊感。
48.杯体的上部侧边设有两个穿出杯体的孔(一大一小),大孔18供注食连接装置通过,小孔2与排气装置3连接。
49.所述杯盖下缘4为螺纹状结构,与杯体吻合,配胶垫,确保拧紧时不会从该处漏气。杯盖内设有弹性密封膜12和带有单向阀门14的抗压力材料5 两层结构,将杯盖分成上、中、下3个空间。弹性密封膜12与杯盖顶部11 形成上部空间;弹性密封膜12与带有单向阀门14的抗压力材料5一起构成中层空间;带有单向阀门14的抗压力材料5与杯盖底部形成下部空间。其中中层空间的两侧分别设置单向进气孔6、单向进气孔13,通向杯盖外面,气体只进不出。如图3所示,单向阀门14为瓣膜状,由进气口141和出气口 142组成;进气口141为中空结构,朝向杯盖顶部;出气口142朝向杯体,为软硅胶薄片。螺纹状杯盖与胶垫密封杯体,以及杯盖中间层两个单项进气孔确保加压过程顺利进行。
50.所述鼓气装置由鼓气缸8和送气管道7组成,送气管道7与杯盖上部空间10相连接,形成杯盖上层、鼓气装置为一体的密闭结构。鼓气缸8内设置弹簧9,往下压是鼓气,放开为吸气,从而使杯盖上层弹性密封膜12来回摆动,从而挤压杯盖中层空间的气体进入杯盖下层空间(即杯体)。如同给气球打气的动作,简单便捷,即使丧失行动能力,学习能力差,也能像使用碗筷一样独立使用本发明进食。所述鼓气装置为柔软的抗压力硅胶材料,送气管道7为抗压塑料管道。鼓气缸8可以为电动的,亦可以为手动的。
51.如图2所示,所述排气装置3由顶盖41、弹簧42、排气管43组成。顶盖41上设有排气孔46,与外界相通,若与排气管46对齐,则可放出气体减压。排气管43管体设有放气孔45,截面呈梯形,靠近杯体外侧面偏窄,放气速度慢,靠近杯体内侧面偏宽,经过顶盖排气孔46时可以排气,未到达则不排气,处于密封状态。排气管入口44为单向阀门,结构与单向阀门14相似,气体只能从杯体内向杯体外单向流动。当杯体内压力过高时,杯内气体进入排气管43,推动弹簧42收紧靠近顶盖41,放气孔45逐渐靠近排气孔 46,进行排气。杯体内压力小则排气少,杯体内压力大则排气多,具体可根据需要设置。所述排气装置用于保障杯体内压力不超过杯体的最大承受能力。
52.根据弹簧压力和杯体承受能力,放气孔45设置危险度标识条,分别对应较宽部分的边框设置为红色(代表危险),中等宽度边框为黄色(代表警惕)、较窄部分设置边框为绿色(代表安全),该孔的边框颜色设置为渐进色,体现连续性,以便能给操作者起到提示作用。所述排气装置为独立镶嵌于杯体上,可取下清洗后重新安装。危险度标识条可以用于测量压力,将压力可视化。
53.所述注食连接装置包含硅胶管20、吸盘19和注食接头17。硅胶管20一端置于杯体内的底部,一端作为注食接头17,通过杯体的大孔18穿出杯体。大孔18的杯体内侧端设置吸盘19,吸盘19是有弹性的软体硅胶,可以套在硅胶管20上,并吸附在杯体内侧壁上,从而起到密封的作用。硅胶管20可以取出清洗。
54.实施例2
5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杯体设置为带手柄1的双层透明抗压玻璃杯,杯体为可微波炉加热材料,玻璃杯内部为圆锥体,直径上宽下窄,带有刻度线21,能将体积较小的食物测量准确,适合准确记录进食量。
56.实施例3
57.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硅胶管20设置为抗压感温硅胶管,可以根据食物的温度改变颜色,温度小于42℃不改变颜色,当温度大于42℃为红色,对操作者起到温度警示作用,避免进食过烫食物,有效减少进食烫伤。
58.实施例4
5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为了方便经口进食,用于经口进食的注食连接装置的注食接头为奶嘴状注食接头。所述奶嘴状注食接头由圆弧端173、吸吮端172和前端开口171组成。前端开口171,横截面为横椭圆形,与咽峡部结构吻合,吸吮端172和圆弧端173与吞咽时人体口腔内压力着力点吻合。前端开口171最宽处直径约2cm,最窄处直径约1cm。进食辅助杯可直接放于口中,将食物送至口腔后部,让上腭、舌面、颊部一起辅助用力,可形成适合吞咽的食团,协助推送,帮助吞咽,柔软舒适,适用于正颌术后或舌癌术后舌头缺乏搅拌功能的患者,将食物运送至口腔后部,帮助口腔期和咽期推送障碍的患者吞咽,减少口腔食物残留,从而减轻口腔创口感染风险。
60.实施例5
6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用于管饲的注食连接装置中的注食接头由前端开口的螺纹接头174和卡子16组成。
62.如图6所示,前端开口的螺纹接头174与管饲的连接管道15对接紧紧相连;卡子16由四片抗牵拉硬硅胶片161组成,通过螺丝162固定,一端套过螺纹接头17、一端套过管饲的连接管道15,胶片中间开放中空,形状与两条管相合,通过卡扣163卡住,起到加固作用,从而可以将硅胶管螺纹接头17 和管饲的连接管道15两个管头紧紧的连接在一起,防止管饲时接口爆破,连接管道与被接管道脱落。
63.实施例6:
6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鼓气缸8连接人工智能系统,进而有效控制进食量,记录进食时间和总进食量,分析进食热卡及营养,从而将辅助进食过程更加精准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