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外展中立位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43163发布日期:2023-03-29 02:41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外展中立位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髋关节术后护理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外展中立位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2.髋关节置换又称作人工髋关节置换,是将人工假体,包含股骨部分和髋臼部分,利用骨水泥和螺丝钉固定在正常的骨质上,以取代病变的关节,重建患者髋关节的正常功能,是一种较成熟、可靠的治疗手段,患者在手术以后,人工假体替换了原有的患处髋关节,术后患者卧床时一般需要利用外展中立位的姿势,即在一条腿与身体平行的情况下,另一腿部外展一定角度,原因是外翻肌群在手术过程中受到剥离损伤,其修复时间需要6周,因此6周内保持此种体位,该姿势不易造成患者二次受伤的同时,方便医护人员护理,患者不易产生压疮,利于术后恢复。
3.目前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保持外展中立位时,只是采用两腿之间以三角形气垫隔开,避免发生术后关节脱位,并且其中一条腿用枕部垫高,但是三角气垫角度是固定的,不能够根据不同身高、腿长等个体差异来调节角度,而枕头垫高时,患者足部没有其他的支撑限位,不能保持足尖始终朝上,容易造成足部内旋或外翻,形成足下垂等并发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外展中立位护理装置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外展中立位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外展中立位护理装置,包括底部支撑垫、腿部支撑垫及腿部限位板,所述腿部限位板与底部支撑垫侧壁的后部相连,且腿部限位板与底部支撑垫侧壁呈锐角设置,所述腿部支撑垫设置于底部支撑垫的顶部。
6.进一步的,所述腿部支撑垫的前端设置有足部支撑结构,所述腿部支撑垫包括支撑垫垫体、定位插孔及锁紧螺栓,所述定位插孔设置于支撑垫垫体的前端,所述锁紧螺栓设置于支撑垫垫体的侧壁,所述足部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踏板、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前端与支撑踏板固定垂直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后端插入定位插孔,所述锁紧螺栓与滑动杆相卡合,且支撑踏板后端面开设有贴合足部的凹槽。
7.进一步的,所述足部支撑结构还包括滑动布环、弹力支撑带与弹力带,所述滑动杆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滑动杆上均套设有滑动布环,弹力支撑带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动布环相连,所述弹力带固定于支撑踏板上。
8.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支撑垫侧壁的前部与腿部限位板之间铰接有用于调节腿部限位板张开角度的外展中立位角度调节件;所述腿部限位板与底部支撑垫侧壁的后部铰接。
9.进一步的,所述外展中立位角度调节件包括连接块、定位块、螺纹套筒与丝杆,所
述连接块的左端与底部支撑垫铰接,所述丝杆的右端与腿部限位板铰接,所述螺纹套筒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左侧与连接块相连,所述螺纹套筒的右端与丝杆螺纹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支撑垫与腿部支撑垫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高度调节的腿部升降调节结构,所述腿部支撑垫底部的后侧与底部支撑垫铰接,所述腿部支撑垫底部的前侧与腿部升降调节结构贴合。
11.进一步的,所述腿部升降调节结构包括微型气泵、连通管与顶升气囊,所述连通管的底部与微型气泵气流输出端连通,所述连通管的左右两端均与顶升气囊连通,所述顶升气囊设置于底部支撑垫与腿部支撑垫之间。
12.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支撑垫的后端设置有缓冲斜垫,所述底部支撑垫的后端开设有定位插槽,所述缓冲斜垫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插块,所述定位插块与定位插槽相卡合。
13.进一步的,所述腿部限位板上设置有腿部约束带。
14.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支撑垫的底部设置有橡胶防滑层。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髋关节置换术后外展中立位护理装置,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利用腿部支撑垫配合足部支撑结构固定患者足部,防止足部内旋、足部外翻与足跟压疮,腿部升降调节结构可以调节腿部支撑垫倾斜角度与患者足部前端高度,可以避免下肢循环不良,可改善腿部的水肿、疼痛等不适,也可预防小腿上的静脉曲张,可以增加回心血量,也可以预防下肢血栓的形成,还可以抬高双腿可以防止肌肉的萎缩,腿部限位板与外展中立位角度调节件实现双腿之间打开角度的调节并固定,减少术后二次损伤的可能性,为医护人员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护理提供的有效的辅助作用,增加患者卧床舒适性,减少甚至避免压疮的出现。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部支撑垫、腿部支撑垫及腿部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i;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部支撑垫、腿部支撑垫及腿部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ii;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足部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缓冲斜垫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外展中立位角度调节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及外展中立位角度调节件与底部支撑垫及腿部限位板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腿部升降调节结构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及安装位置示意图。
23.图中:1、底部支撑垫;11、定位插槽;2、腿部支撑垫;21、支撑垫垫体;22、定位插孔;23、锁紧螺栓;3、腿部限位板;4、足部支撑结构;41、支撑踏板;42、滑动杆;43、滑动布环;44、弹力支撑带;45、弹力带;5、外展中立位角度调节件;51、连接块;52、定位块;53、螺纹套筒;54、丝杆;6、腿部升降调节结构;61、微型气泵;62、连通管;63、顶升气囊;7、缓冲斜垫;71、定位插块。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1
26.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外展中立位护理装置,参阅图1,包括底部支撑垫1、腿部支撑垫2及腿部限位板3,腿部限位板3与底部支撑垫1侧壁的后部相连,且腿部限位板3与底部支撑垫1侧壁呈锐角设置,腿部支撑垫2设置于底部支撑垫1的顶部。
27.设置有底部支撑垫1、腿部支撑垫2与腿部限位板3,形成术后良好的外展中立位姿势,避免发生术后关节脱位,利用底部支撑垫1、腿部限位板3所展开的角度对应着将两条腿展开;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部支撑垫1、腿部限位板3所展开的角度为固定的。
2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阅图1、3,腿部支撑垫2的前端设置有足部支撑结构4,腿部支撑垫2包括支撑垫垫体21、定位插孔22及锁紧螺栓23,定位插孔22设置于支撑垫垫体21的前端,锁紧螺栓23设置于支撑垫垫体21的侧壁,足部支撑结构4包括支撑踏板41、滑动杆42,滑动杆42的前端与支撑踏板41固定连接,滑动杆42的后端插入定位插孔22,锁紧螺栓23与滑动杆42相卡合,具体的,所述锁紧螺栓23上设有的螺纹轴与支撑垫垫体21螺纹连接,当往支撑垫垫体21内侧旋进螺纹轴时,螺纹轴前端与滑动杆42紧密贴合,使滑动杆42位置固定,当往支撑垫垫体21外侧旋出螺纹轴时,螺纹轴前端与滑动杆42脱离,就可以将滑动杆42从定位插孔22拔出,且支撑踏板41后端面开设有贴合足部的凹槽。
29.设置有定位插孔22、锁紧螺栓23与滑动杆42形成一个可以伸缩的连接结构,通过该连接结构可以调节支撑踏板41与支撑垫垫体21之间的距离,以此来适应个体化差异的患者,并且调节支撑踏板41后端面的凹槽可以在与患者足部的贴合时,可以一定程度上限制足部的左右偏转,依据不同患者的实际需求调节后,利用锁紧螺栓23转动到与延伸入定位插孔22内部的滑动杆42表面贴合锁紧即可完成固定,并且支撑垫垫体21需要垫在膝盖的正下方,使支撑垫垫体21可以同时承载患者的小腿、大腿。
3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阅图4,足部支撑结构4还包括滑动布环43、弹力支撑带44与弹力带45,滑动杆42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滑动杆42上均套设有滑动布环43,弹力支撑带4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动布环43相连,弹力带45固定于支撑踏板41上。
31.进一步的,弹力支撑带44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采用医用弹力带,医用弹力带是一种作为创可贴基材的医用弹力带,它主要由经纱和纬纱通过织布机织造并整理而成,经纱和纬纱分别选用棉纱和氨纶的包芯纱、棉纱和氨纶的包覆纱、棉纱中的至少一种。
32.支撑踏板41的本身带有凹槽,加入弹力带45可以使支撑踏板41与患者脚底板形成固定,有效阻止患者在外展中立位的过程中足部外翻或内旋,其效果如目前医疗用具中所使用到的“丁字鞋”功能,与“丁字鞋”不同的是,加入了滑动布环43、弹力支撑带44,实现架空患者足跟的同时,对于患者足后跟后侧形成了一个软性支撑,保证患者舒适、防止足部内旋外翻的同时,架空足后跟防止足跟压疮。
3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底部支撑垫1侧壁的前部与腿部限位板3之间铰接有用于调节腿部限位板3张开角度的外展中立位角度调节件5;;所述腿部限位板3与底部支撑垫1侧壁的后部铰接。
3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阅图6,外展中立位角度调节件5包括连接块51、定位块52、螺纹套筒53与丝杆54,连接块51的左端与底部支撑垫1铰接,丝杆54的右端与腿部限位板3铰接,螺纹套筒53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定位块52,定位块52的左侧与连接块51相连,螺纹套筒53的右端与丝杆54螺纹连接。
35.随着丝杆54在螺纹套筒53内部伸缩的距离变化来调节底部支撑垫1、腿部限位板3之间的夹角,转动螺纹套筒53时,螺纹套筒53相对圆形的定位块52旋转,且丝杆54与腿部限位板3的铰接关系,自身的转动被腿部限位板3限制,此时丝杆54逐渐向右移动远离螺纹套筒53,因此整个外展中立位角度调节件5的长度增加,在底部支撑垫1、腿部限位板3后端铰接的情况下,外展中立位角度调节件5与底部支撑垫1、腿部限位板3的铰接关系所形成的三角形,会因为外展中立位角度调节件5这一条边加长且底部支撑垫1、腿部限位板3长度不变的情况,使底部支撑垫1、腿部限位板3之间的夹角变大,反之则为外展中立位角度调节件5变短,夹角变小,这样,医护人员通过转动螺纹套筒53即可完成角度调节。
3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阅图1,底部支撑垫1与腿部支撑垫2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高度调节的腿部升降调节结构6,腿部支撑垫2底部的后侧与底部支撑垫1铰接,腿部支撑垫2底部的前侧与腿部升降调节结构6贴合。
37.腿部升降调节结构6与腿部支撑垫2相连,腿部支撑垫2与底部支撑垫1铰接,且腿部升降调节结构6可以对于腿部支撑垫2的前端高度与整体腿部支撑垫2的倾斜程度调节,即可以调节腿部前端及足部的抬高距离,可以防止肌肉的萎缩,可以避免下肢血液循环不良,可改善腿部的水肿、疼痛等不适,也可预防小腿的静脉曲张,可以增加回心血量,也可以预防下肢血栓的形成。
3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阅图7,腿部升降调节结构6包括微型气泵61、连通管62与顶升气囊63,连通管62的底部与微型气泵61气流输出端连通,连通管62的左右两端均与顶升气囊63连通,顶升气囊63设置于底部支撑垫1与腿部支撑垫2之间。
39.微型气泵61安装在底部支撑垫1的顶部以后,微型气泵61通过连通管62对于两个顶升气囊63相连通,当微型气泵61通过连通管62向顶升气囊63内部输送气体,顶升气囊63胀起以后抬高腿部支撑垫2,微型气泵61通过连通管62抽出气体时,顶升气囊63缩小,腿部支撑垫2回落到水平位置,而顶升气囊63对比电动推杆一类,其升降的速率、幅度都较为平缓,更加适合髋关节术后患者外展中立位卧床时,腿部前端高度的微调。
4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阅图1、5,底部支撑垫1的后端设置有缓冲斜垫7,底部支撑垫1的后端开设有定位插槽11,缓冲斜垫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插块71,定位插块71与定位插槽11相卡合。
41.设置有缓冲斜垫7是为了在患者大腿根部垫入一个支撑,当患者腿部在腿部支撑垫2上方时,大腿根部不会因为架空而感到不适,缓冲斜垫7的斜面与大腿根部贴合提供支撑,设置定位插槽11配合定位插块71卡合结构,在日常不使用时,拔出定位插块71与定位插槽11的插接即可。
4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阅图1,腿部限位板3上设置有腿部约束带。
43.设置有腿部约束带能够固定患者另一条腿与腿部限位板3之间的固定关系,防止患者自身腿部偏移离开腿部限位板3扩张双腿预定夹角所造成术后关节损伤。
4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阅图7,底部支撑垫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防滑层,设置有橡胶
防滑层能够在该装置放入病床上以后,增加该装置地面与床面的摩擦力,定位的更加稳定。
45.进一步的,外展中立位角度调节件5、腿部限位板3与底部支撑垫1之间的连接关系,该设备拥有两套不同方向的结构,当左腿需要垫高时,则用外展中立位角度调节件5、腿部限位板3位于底部支撑垫1右侧的结构,当右腿需要垫高时,则用外展中立位角度调节件5、腿部限位板3位于底部支撑垫1左侧的结构,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更加人性化。
46.进一步的,腿部支撑垫2为包覆有医用棉垫的木质衬板,不仅当滑动杆42插入腿部支撑垫2时,腿部支撑垫2具有一定的支撑效果,而且加入医用棉垫在腿部支撑垫2与患者腿部接触的时候提供软性接触,具备一定的舒适性、透气性。
47.进一步的,底部支撑垫1上设置有控制微型气泵61气体流向、气体流速、气体流量的控制器,方便医护人员直接控制微型气泵61。
48.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首先根据患者术后需要垫高进行外展中立位的腿部选择对应的装置,选择好以后医护人员将设备放置在病床上,利用定位插块71插入定位插槽11,实现底部支撑垫1与缓冲斜垫7组装,将两根滑动杆42插入定位插孔22中,随后转动螺纹套筒53,调整底部支撑垫1、腿部限位板3之间的角度;
49.准备工作完成以后,患者躺卧在病床上,使需要垫高的腿部放置于缓冲斜垫7、腿部支撑垫2组成的垫高部位,伸缩滑动杆42,将支撑踏板41与患者足跟板贴合,利用弹力带45固定患者足面,滑动滑动布环43,使弹力支撑带44刚好支撑到患者的足跟后部位置处,调整完成以后,旋转锁紧螺栓23锁紧固定滑动杆42,调节微型气泵61对于顶升气囊63充放气,直到将腿部支撑垫2调整到适合患者术后需要保持的体位,关闭微型气泵61,旋转螺纹套筒53,调节整个外展中立位角度调节件5的长度,即改变底部支撑垫1、腿部限位板3的夹角,根据患者需要调节到合适位置即可完成本装置对于髋关节术后患者外展中立位的一个护理辅助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