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35488发布日期:2023-02-03 18:06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领域,特别是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带。


背景技术:

2.胸腔引流是将引流管的一端放入人体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或袋内,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有效实用的治疗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3.传统固定的一种方法是用别针、夹子将引流管固定于床单上,按要求在别针或夹子固定处与皮肤固定引流管处留有一定长度,以方便患者翻身活动,但实际工作中,由于使用者的个体差异,变换体位幅度不同,预留长度很难恰到好处,活动时容易引起折叠及牵拉,而导致引流不畅或脱管,另一种方法是通过胶布直接固定在病人身体上,而胶布会给人体造成刺激,使病人皮肤发痒,病人抓挠的话会破坏固定;另一方面胶布的固定方式容易在病人的活动过程中松脱,并不便于重新固定,从而影响到引流管的固定效果,进而亟需一种能够方便将胸腔引流管固定到患者腰部的固定带,以满足患者固定引流管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带,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带,包括带体,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配置于所述带体上的连接部和固定部;
7.连接部,用以将带体进行闭合连接;
8.固定部,其至少包括一个用以将胸腔引流管固定在所述带体上的固定单元。
9.优选为,所述连接部包括:
10.松紧带,其一端所述带体相连接;
11.第一魔术贴,设于所述松紧带上;
12.第二魔术贴,设于所述带体上,且能够与所述第一魔术贴配合粘合;
13.其中,所述第一魔术贴的背面为刺毛面,所述第二魔术贴的正面为圆毛面。
14.优选为,所述固定单元包括:
15.第三魔术贴,设于所述带体上;
16.第四魔术贴,一侧与所述带体连接,另一侧为自由端,且其与所述第三魔术贴配合粘合;
17.限制机构,设于所述第三魔术贴、第四魔术贴上,且用以限制胸腔引流管滑移;
18.其中,所述第四魔术贴的背面为刺毛面,所述第三魔术贴的正面为圆毛面。
19.优选为,所述限制机构包括:
20.限位块,固定配置于所述第三魔术贴的正面上,其上具有可供胸腔引流管的管体部分嵌入的限位槽;
21.防滑条,配置于所述第四魔术贴的背面上。
22.优选为,所述限位槽的槽壁上具有交错分布的防滑纹。
23.优选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表层、中心面层、吸汗层以及网眼面层。
24.优选为,所述吸汗层为一种吸水纤维布,由海藻碳纤维、芦荟纤维交错编织而成。
25.优选为,所述中心面层上分布有透气孔。
26.优选为,所述网眼面层远离吸汗层的表面上分布有若干条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硅胶条。
27.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连接部能够在带体环设到人体腰部上后,进行闭合连接,进而将带体牢固的绑设在人体的腰部,同时,设置的固定部可以将胸腔引流管固定在带体上,进而有效的减少病人正在活动过程中胸腔引流管的松脱,便于重新固定,进一步,带体作为胸腔引流管的载体,其与人体贴合后的舒适度更高,透气性好,有效的减少患者穿戴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图1中a-a部分的剖视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限位块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5.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带,包括带体1,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
37.配置于所述带体1上的连接部11和固定部12;
38.连接部11,用以将带体1进行闭合连接;
39.固定部12,其至少包括一个用以将胸腔引流管2固定在所述带体1上的固定单元121。
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连接部能够在带体环设到人体腰部上后,进行闭合连接,进而将带体牢固的绑设在人体的腰部,同时,设置的固定部可以将胸腔引流管固定在带体上,进而有效的减少病人正在活动过程中胸腔引流管的松脱,便于重新固定。
41.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1包括:
42.松紧带111,其一端所述带体1相连接;
43.第一魔术贴112,设于所述松紧带111上;
44.第二魔术贴113,设于所述带体1上,且能够与所述第一魔术贴112配合粘合;
45.其中,所述第一魔术贴112的背面为刺毛面,所述第二魔术贴113的正面为圆毛面。
4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带体捆绑在人体腰部上时,只需要将带体环绕贴合人体的腰部,拉动松紧带件上的第一魔术贴,且将第一魔术贴与带体上的第二魔术贴粘合,进一步,第二魔术贴的正面为圆毛面,减少患者在触碰到第二魔术贴的正面产生的不适感。
47.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单元121包括:
48.第三魔术贴1211,设于所述带体1上;
49.第四魔术贴1212,一侧与所述带体1连接,另一侧为自由端,且其与所述第三魔术贴1211配合粘合;
50.限制机构1213,设于所述第三魔术贴1211、第四魔术贴1212上,且用以限制胸腔引流管2滑移;
51.其中,所述第四魔术贴1212的背面为刺毛面,所述第三魔术贴1211的正面为圆毛面。
5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胸腔引流管进行固定时,将胸腔引流管置于第三魔术贴与第四魔术贴之间,再将第三魔术贴一侧的自由端与第四魔术贴粘合,进而将胸腔引流管固定在第三魔术贴与第四魔术贴之间,同时设置的限制机构限制胸腔引流管在第三魔术贴与第四魔术贴之间滑移,提高对胸腔引流管的固定效果。
53.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限制机构1213包括:
54.限位块100,固定配置于所述第三魔术贴1211的正面上,其上具有可供胸腔引流管2的管体部分嵌入的限位槽101;
55.防滑条200,配置于所述第四魔术贴1212的背面上。
5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胸腔引流管嵌入到限位块的限位槽内,可以有效的避免胸腔引流管侧移,同时在第四魔术贴的背面配置有防滑条,在第三魔术贴与第四魔术贴粘合后,防滑条与胸腔引流管的管壁接触,限制胸腔引流管上下偏移,需要注明的是,限位
块和防滑条的材质可以选用橡胶材料。
57.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101的槽壁上具有交错分布的防滑纹。
5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的槽壁上设置的防滑纹,提高限位槽的胸腔引流管限位防滑。
59.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表层10、中心面层11、吸汗层12以及网眼面层13。
60.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吸汗层12为一种吸水纤维布,由海藻碳纤维、芦荟纤维交错编织而成。
6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吸汗层能够对患者使用后产生的汗液进行吸附,提高使用时的舒适度。
62.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中心面层11上分布有透气孔110。
6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心面层上分布有透气孔与网眼面层配合,提高了带体的透气性。
64.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网眼面层13远离吸汗层12的表面上分布有若干条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硅胶条131。
6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硅胶条可以减少带体与人体表面产生打滑,导致捆绑松动的现象。
6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效果好,使用时舒适度高且操作方便的胸腔引流管固定带。
6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