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疲劳检测装置

文档序号:33097713发布日期:2023-02-01 00:12阅读:38来源:国知局
视疲劳检测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视疲劳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视疲劳是一个综合概念,是眼睛或全身器质性、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的综合征,包括各种眼部疲劳感知和视觉功能下降的综合性表现。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视疲劳也成了一种眼科常见病,它所引起的眼干、眼涩、眼酸胀,视物模糊甚至视力下降直接影响着人的工作与生活。表现为用眼后出现视觉障碍和眼部不适并伴有全身症状,无法正常视作业的症候群,临床症状是视物模糊且难以持久、眼部酸胀、眼睛干涩、畏光、流泪、异物感、烧灼感、眼睑痉挛、复视、文字跳跃,远近视相互交替转换耗时长。在学生、屈光不正者、中老年早期老化的患者和电子产品重度依赖者人群中,发病率日益增高。
3.但目前无专用的多功能视疲劳诊断检查设备,现有的是各个独立的检查设备,处于多个平台,占地面积大,需要的操作者多,占用资源较大。受试者需要频繁起身往返于各检查室、设备之间穿梭,检查花费时间长,增加了额外的身心负担。在视疲劳评价测试中,会给与受试者一定的观看、阅读任务,在观看前后分别对视疲劳相关参数进行检查。但视疲劳参数如调节功能等视疲劳参数很容易受到时间、环境影响,应在同一环境,同一时空尽快完成各项检查,避免环境及受试者自身活动干扰,引起不必要的采集数据失真。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视疲劳检测装置,以实现对受试者不同检测项目的检测。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视疲劳检测装置,所述视疲劳检测装置包括开设有观察窗的窗框以及安装于所述窗框上的标尺导轨,所述标尺导轨上滑动安装有观察面板,所述观察面板能够通过沿所述标尺导轨滑动以调整其相对于所述观察窗的距离,所述观察面板能够被受试者透过所述观察窗观察到。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7.上述的视疲劳检测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标尺导轨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窗框上。
8.上述的视疲劳检测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标尺导轨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观察面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标尺导轨配合的三角形悬挂孔。
9.上述的视疲劳检测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窗框上安装有用于增强所述观察面板亮度的照明光源。
10.上述的视疲劳检测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窗框上还安装有用于向受试者眼睛发射红外探测光线的红外发射器、用于接收受试者眼睛反射的红外探测光线的红外接收器以及与所述红外接收器相连的计数器,所述计数器用于根据所述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探测光线的强度变化情况计算受试者的眨眼频率。
11.上述的视疲劳检测装置,进一步地,所述观察窗的窗口设置有二向色镜片,所述窗
框上还安装有变频发光组件,所述变频发光组件发射的光线能够由所述二向色镜片反射至受试者的眼睛,所述观察面板能够被受试者透过所述二向色镜片观察到。
12.上述的视疲劳检测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变频发光组件包括发光模块以及用于调节所述发光模块频率的调节模块。
13.上述的视疲劳检测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发光模块可转动安装于所述窗框上,所述发光模块包括多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
14.上述的视疲劳检测装置,进一步地,所述视疲劳检测装置还包括上下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窗框上的镜片安装架,所述镜片安装架用于安装不同屈光度的凸透镜和凹透镜。
15.上述的视疲劳检测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窗框上设有卡槽,所述镜片安装架上下滑动地卡设于所述卡槽中。
16.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视疲劳检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有以下有益效果:当需要对受试者进行视疲劳检测时,受试者坐或站立于窗框背离观察面板的一侧,通过调整观察面板在标尺导轨上位置,以达到调节观察面板与受试者的距离,之后根据受试者透过观察窗观看观察面板的情况,确定受试者的调节力情况;另外,将观察面板从窗框的一侧移除,受试者可以透过观察窗观看电视、电脑、投影、标准视力表等,从而对受试者进行视疲劳其它参数的检测。使用该视疲劳检测装置对受试者进行视疲劳检测,减少了操作人员,可以实现受试者原地不起身完成多项视疲劳检测项目,从而减少避免由于时间、环境因素对视疲劳检测结果的影响,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1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0.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21.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视疲劳检测装置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视疲劳检测装置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23.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24.附图标记:
25.100-视疲劳检测装置,110-窗框,111-卡槽,120-标尺导轨,130-观察面板,140-照明光源,150-红外发射器,160-二向色镜片,170-发光模块,180-调节模块,190-镜片安装架,200-受试者。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疲劳检测装置100,以实现对受试者200不同检测项目的检测。
3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视疲劳检测装置100,该视疲劳检测装置100包括开设有观察窗的窗框110以及安装于窗框110上的标尺导轨120,标尺导轨120上滑动安装有观察面板130,观察面板130能够通过沿标尺导轨120滑动以调整其相对于观察窗的距离,受试者200能够透过观察窗观察到观察面板130。
34.当需要对受试者200进行视疲劳检测时,受试者200坐或站立于窗框110背离观察面板130的一侧,通过调整观察面板130在标尺导轨120上位置,以达到调节观察面板130与受试者200的距离,之后根据受试者200透过观察窗观看观察面板130的情况,确定受试者200的调节力情况;另外,将观察面板130从窗框110的一侧移除,受试者200可以透过观察窗观看电视、电脑、标准视力表等,从而对受试者200进行视疲劳其它参数的检测。
35.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视疲劳检测装置100对受试者200进行视疲劳检测,可以实现受试者200原地不起身完成多项视疲劳检测项目,从而减少避免时间、环境因素对视疲劳检测结果的影响,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同时可以减少操作人员,及设备占地面积。
3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视疲劳检测装置100,进一步地,标尺导轨120的一端铰接于窗框110上。当需要对受试者200进行视疲劳检测时,受试者200坐或站立于窗框110背离观察面板130的一侧,将标尺导轨120转动以使标尺导轨120水平放置,通过调整观察面板130在标尺导轨120上位置,以达到调节观察面板130与受试者200的距离,之后根据受试者200透过观察窗观看观察面板130的情况,确定受试者200的调节力情况;对受试者200进行视疲劳其它参数检测时,转动标尺导轨120,以使观察面板130从窗框110的一侧移除,受试者200可以透过观察窗观看电视、电脑、标准视力表等,从而对受试者200进行视疲劳其它参数视负荷的同时进行眨眼频率监测,也可以通过观察保准视力表对视力进行测试的检测。
37.具体的,标尺导轨120的横截面为三角形,观察面板130上开设有与标尺导轨120配合的三角形悬挂孔。该种结构可以提高观察面板130悬挂于标尺导轨120上时的稳定性。观察面板130底部带有卡槽111,可将视标板、阅读物品放置于其卡槽111内,通过在标尺导轨120上移动观察面板130,可调节受试者200观看距离。通过观察面板130的由远及近的移动,可测量受试者200的调节近点,测量方法是将放置有视标板的观察面板130由远及近缓慢移向受试者眼睛,直到看到视标模糊不清时,再稍微向后移动至能看清的位置,记录视标板到眼睛之间的距离,此位置即为调节近点。调节近点距离的倒数就为眼睛调节力,如0.1米时变得视标模糊不清,则眼睛的调节力为10.0d。观察面板130可以取下,用于观看更远处物体,如电视、投影,5米标准视力表测视力等。
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视疲劳检测装置100,进一步地,窗框110上安装有用于增强观察面板130亮度的照明光源140,照明光源140可以提高观察面板130的亮度,便于受试者200观察。
3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视疲劳检测装置100,进一步地,窗框110上还安装有用于向受试者200眼睛发射红外探测光线的红外发射器150、用于接收受试者200眼睛反射的红外探测光线的红外接收器以及与红外接收器相连的计数器,计数器用于根据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探测光线的强度变化情况计算受试者200的眨眼频率。红外发射器150向受试者200眼睛发射不可见近红外探测光线,典型波长为850nm、940nm不可见光,避免对受试者200造成干扰。红外探测光线照射眼表,经眼表反射后,进入红外接收器,根据人眼睁眼闭眼的红外反射光强度不同,红外接收器输出高低电平的脉冲电信号,该电脉冲信号,经过电路处理后输入计数器,记录测试者一定时间内眨眼次数,计数器计数值在一次测量后,可清零重新计数。
4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视疲劳检测装置100,进一步地,窗框110上还安装有变频发光组件以及用于将变频发光组件发射的光线反射至受试者200眼睛的二向色镜片160,受试者200能够透过二向色镜片160观察到观察面板130,也可观察到下方反射的变频光点,用于测量受试者闪光融合频率。具体的,变频发光组件包括发光模块170以及用于调节发光模块170频率的调节模块180。发光模块170可转动安装于窗框110上,发光模块170包括多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
41.本实施例中,发光模块170为led发光二极管模块,固定在五边形转盘上,五边形顶角上各放置一个颜色的led发光二极管,通过拨动转盘切换led发光二极管,实现红黄绿蓝白五种颜色切换。led发光二极管由直流脉冲电源模块供电,光脉冲频率通过供电脉冲频率直接控制,电源脉冲信号占空比25%,50%,75%可调。脉冲频率调节旋钮粗调精度为1hz,
细调精度0.1hz,调节范围1-70hz。由于大部分人群闪光融合频率在20-50hz范围内,上电发射脉冲频率初始10hz,上下可调,为节省调节时间,1-20hz及50-70hz范围内频率调节可粗调,可细调,而20-50hz之间为保证精度,限定只能细调。通过调节led发光二极管的闪烁频率,可以测定测试者的闪光融合频率。led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线,经过二向色镜片160反射后进入受试者200眼内。
4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视疲劳检测装置100,进一步地,视疲劳检测装置100还包括上下可调节安装于窗框110上的镜片安装架190,镜片安装架190用于安装不同屈光度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可用于测量受试者调节灵敏度。具体的,窗框110上设有卡槽111,镜片安装架190上下滑动于卡槽111中。
43.镜片安装架190上安装有左右两组四片镜片,置于镜片安装架190的镜片组框架内,上方镜片为凸透镜(屈光度1.0d,2.0d,3.0d可更换),下方为凹透镜(屈光度-1.0d,-2.0d,-3.0d可更换),标准配置为2.0d,-2.0d,每组镜片在镜片组框架内相对距离可调并可由底部螺丝固定相对位置,以适应不同受试者200瞳距。通过在窗框110上的卡槽111内上下移动镜片安装架190,使测试者交替反复通过凹凸镜片观看标准视标直至看清,记录单位时间内交替次数即调节灵敏度。镜片安装架190可以整体从窗框110的卡槽111上移除,以便通过观察窗窗口开展其他检查项目或阅读观看任务。
4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45.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