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体式微高压氧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99627发布日期:2023-01-13 01:2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体式微高压氧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软体氧舱领域,具体为一种软体式微高压氧舱。


背景技术:

2.目前,大家所熟知的高压氧舱,其舱体是一个密闭圆筒,通过管道及控制系统把纯氧或净化压缩空气输入。舱外医生通过观察窗和对讲器可与病人联系。高压氧舱,作为各种缺氧症的治疗设备,其原理即高压氧医学是一门新型的学科。现阶段数使用的是中、小型氧舱。少数医院建立了大型氧舱,大型氧舱可同时容纳治疗数十人。高压氧舱密闭耐压,通过向舱内输入高压氧或高压空气,使舱内形成一个高压环境,病人在舱内吸氧治疗,向缺氧机体提供有效、充足的氧,增加组织中的氧储量,还可抑制细菌生长,增强放疗和化疗对恶性肿瘤的疗效。高压氧可以治疗一氧化碳及有害气体中毒,治疗急性减压病、气性环疽、脑外伤、肺水肿、脑缺血性疾病、重度神经衰弱、偏头痛、药物中毒等100 种疾病,也可对老年人进行保健治疗,改善心脑功能。
3.目前的氧舱一般体积都较大,不便于安装和使用,拆装都较为复杂,无法进行收折,占用很多空间,运输收藏均不方便,具有很大的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体式微高压氧舱,便于安装和使用。
5.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体式微高压氧舱,包括:
6.支撑架,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撑杆、第二撑杆、第三撑杆、第四撑杆和四个三通管,所述第一撑杆、第二撑杆、第三撑杆和第四撑杆通过三通管连接;
7.两个上连接杆和两个下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通过三通管将两个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挂环;
8.软舱体,所述软舱体上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与挂环连接,所述软舱体上设置有拉链,软舱体上设置有可打开的密封条,密封条覆盖所述拉链外侧。
9.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支撑架对称设置,两个支撑架均为不锈钢材质。
10.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撑杆、第二撑杆、第三撑杆和第四撑杆形成方形。
11.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软舱体为tpu材质。
12.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软舱体上设置有泄气阀、可指示压力表、进气管和自动安全阀,所述进气管设置有进气阀,所述软舱体上设置有透明窗。
13.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密封条为tpu/pvc薄膜包裹硅胶气密条。
14.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备如下技术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便于进行拆装使用,适用于各种场景,使用时通过制氧机充气即可,收折方便,收折后不会占用太多空间,可以通过车辆便携至野外高原地带,运输时轻巧不占空间,便于移动运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快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16.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打开密封条和拉链进入软舱体内,通过进气管将制氧机的氧气及充入舱内,通过透明窗窗外的人可以观察舱内人员的状况,通过泄气阀和可指示压力表,可以实时调节舱内的氧气浓度及湿度和压力,通过自动安全阀保证内部不会超过安全健康的压力。
17.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18.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19.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制氧机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效果图。
24.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支撑架;101、第一撑杆;102、第二撑杆;103、第三撑杆;104、第四撑杆;105、三通管;2、软舱体;3、上连接杆; 4、下连接杆;5、挂环;6、挂钩;7、进气管;8、自动安全阀;9、透明窗; 10、拉链;11、泄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义在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26.一种软体式微高压氧舱,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架1对称设置,两个支撑架1均为不锈钢材质,支撑架1包括第一撑杆101、第二撑杆102、第三撑杆103、第四撑杆104和四个三通管105,第一撑杆101、第二撑杆102、第三撑杆103和第四撑杆104通过三通管105连接,第一撑杆 101、第二撑杆102、第三撑杆103和第四撑杆104形成方形;
27.两个上连接杆3和两个下连接杆4,上连接杆3和下连接杆4通过三通管 105将两个支撑架1连接,支撑架1上设置有挂环5。
28.软舱体2,软舱体2为tpu材质,软舱体2上固定连接有挂钩6,挂钩6与挂环5连接,软舱体2上设置有拉链10,软舱体2上设置有可打开的密封条,密封条覆盖拉链10外侧,密封条
为tpu/pvc薄膜包裹硅胶气密条。
29.本实施中,软舱体2上设置有泄气阀11、可指示压力表、进气管7和自动安全阀8,进气管7设置有进气阀,软舱体2上设置有透明窗9。
30.在使用时,通过第一撑杆101、第二撑杆102、第三撑杆103、第四撑杆104 和四个三通管105,能够便于拆卸,通过两个上连接杆3和两个下连接杆4将两个支撑架1连接起来即可,之后将软舱体2上的挂钩6与挂环5连接,即可完成软舱体2的安装,之后通过制氧机(如图3)进行充气即可,充气前,先通过打开密封条和拉链10进入软舱体2内(如图4,可以在软舱体2内放靠椅),通过进气管7将制氧机的氧气及充入舱内,通过透明窗窗外的人可以观察舱内人员的状况,通过泄气阀11和可指示压力表,可以实时调节舱内的氧气浓度及压力,通过自动安全阀8保证内部不会超过安全健康的压力。
31.本技术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技术文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技术文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32.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