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分泌科患者疼痛刺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96377发布日期:2023-07-18 17:33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分泌科患者疼痛刺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分泌科患者疼痛刺激装置。


背景技术:

1、内分泌病是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组织本身的分泌功能和(或)结构异常时发生的症候群,还包括激素来源异常、激素受体异常和由于激素或物质代谢失常引起的生理紊乱所发生的症候群。

2、内分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需要一定的疼痛来刺激激素分泌维持状态,如公开号为cn215994588u的一种内分泌科患者疼痛刺激装置,包括移动伸缩架和设置于移动伸缩架顶部的刺激机构;所述刺激机构包括与伸缩架顶部连接的连接架、设置于连接架内的外壳、滑动设置于外壳内的顶杆、安装于顶杆底部的刺激锥、滑动设置于外壳内的限位板、设置于外壳外用于调节限位板位置的调节组件。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通过调节调节组件的位置,快速调节与患者匹配的治疗的方案,并实现多次定距的治疗,保证了治疗的稳定性,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3、上述现有技术虽然可以针对内分泌科患者的治疗处进行疼痛刺激,但是依旧存在一些缺陷:

4、1.上述现有技术的刺激机构是安装在移动伸缩架上,通过改变刺激机构在移动伸缩架上的位置来配合患者不同的治疗位置,这种方式虽然可以针对患者的任何位置,但是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控制,还需要患者躺着病床上,并不方便简捷,无法实现患者独立完成,适用于医院等这种场合。

5、2.上述现有技术改变刺激力度是通过改变限位板的位置来限制刺激锥下移行程实现的,但是在按压时是需要人工按压顶杆以推动刺激锥按压患者治疗位置处,依旧是需要医护人员从旁辅助,患者无法独立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内分泌科患者疼痛刺激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一种内分泌科患者疼痛刺激装置,包括疼痛刺激框,所述疼痛刺激框整体为一端开口的空心壳体结构,且所述疼痛刺激框内设置有刺激器,作用于患者身上的治疗区,所述疼痛刺激框背离开口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便于患者自身掌握疼痛刺激框的控制把手,所述控制把手上通过可拆卸方式延伸有便于患者掌握疼痛刺激框的延伸机构,以使患者通过延伸机构驱使刺激器作用于患者背部的治疗区;

3、所述刺激器包括圆柱状刺激箱,多个所述刺激箱均匀分布在疼痛刺激框内位于开口处,所述刺激箱为空心壳体结构且其内设置有作用于患者身上的刺激机构,所述疼痛刺激框内设置有用于驱使刺激箱内的刺激机构刺激患者治疗区的刺激驱动件。

4、优选的,所述刺激机构包括刺激控制柱,所述刺激控制柱设置在刺激箱的轴线上,所述刺激控制柱底部通过延伸柱转动安装在刺激箱内底部,所述刺激箱顶部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转动设置有与刺激箱同轴心的定位圆盘,所述刺激控制柱顶部也通过延伸柱固定安装在定位圆盘的轴线上;

5、所述刺激箱外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与刺激控制柱相配合的刺激执行元件,以使刺激执行元件作用于患者身上的治疗区,进而达到疼痛刺激的目的;

6、所述刺激箱外底部设置有连接轴,定位圆盘顶部也设置有连接轴,所述刺激箱置于设置在疼痛刺激框内的匚型架内,所述刺激箱底部的连接轴转动设置在匚型架上,且所述定位圆盘上的连接轴固定安装在匚型架上。

7、优选的,所述刺激执行元件包括刺激执行柱,所述刺激箱外侧壁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与刺激箱内部连通的刺激执行孔,所述刺激执行柱滑动设置在刺激执行孔内,所述刺激执行柱朝向刺激箱内部的一侧连接有执行杆,且位于同一竖直面的若干所述执行杆背离刺激执行柱的一端连接在同一个竖直放置的执行板上,所述执行杆上套设有执行弹簧,且执行弹簧位于执行板和刺激箱内侧壁之间,用于驱使刺激执行柱向着刺激箱内移动。

8、优选的,所述刺激控制柱和执行板之间设置有抵触组件;所述执行板朝向刺激控制柱的一侧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抵触杆,所述刺激控制柱外沿设置有与其同轴心的控制环,且控制环位于刺激控制柱和执行板之间,所述控制环上开设有便于抵触杆滑动贯穿的抵触孔;

9、所述刺激控制柱朝向疼痛刺激框开口处的侧壁均匀设置有若干抵触条,若干所述抵触条以刺激控制柱轴心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且所述抵触条沿刺激控制柱轴线方向竖直布置,所述抵触杆与刺激控制柱外侧壁以及抵触条抵触配合,且所述抵触条两侧均设置有缓坡,以使抵触杆通过缓坡滑动至抵触条上。

10、优选的,所述抵触条和控制环之间设置有调节刺激执行端按压力度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控制环上端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上延伸有多个竖直分布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端滑动贯穿定位圆盘,且所述定位圆盘下端设置有导向框,所述延伸板滑动设置在导向框内;

11、所述刺激控制柱上端面转动设置有内齿圈,所述内齿圈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延伸板朝向内齿圈的一侧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用于驱使延伸板上下移动;所述内齿圈与调节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调节齿轮安装在刺激控制柱上端转动设置的调节轴上,且所述调节轴贯穿定位圆盘;

12、所述抵触杆沿竖直方向上滑动设置在执行板上;所述抵触条背离刺激控制柱的一侧到刺激控制柱外侧壁的间距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13、优选的,所述调节轴上且位于定位圆盘的上端安装有传动齿轮,相邻两个所述调节轴上的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链相连接;位于疼痛刺激框中部的所述刺激箱上的调节轴与调节电机相连接,且调节电机安装在匚型架上。

14、优选的,所述刺激驱动件包括联动齿轮,所述联动齿轮安装在刺激箱底部的连接轴上,且相邻两个联动齿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相连接;位于疼痛刺激框中部的所述刺激箱底部连接轴上安装有转动齿轮,且该所述刺激箱上的匚型架竖直段上安装有刺激电机,所述刺激电机输出端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和转动齿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连接。

15、优选的,所述疼痛刺激框内设置有弧形适配机构,用于调节除中部的刺激箱之外的所有刺激箱的弧形角度调节;

16、所述弧形适配机构包括弧形引导条,所述疼痛刺激框内除中部之外的所有匚型架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弧形引导条,且所述弧形引导条的圆心位于中部刺激箱的轴线上,所述疼痛刺激框内的上下端面均开设有与弧形引导条滑动配合的弧形引导槽,且弧形引导槽的圆心也位于中部刺激箱的轴线上;

17、设置有弧形引导条的所述匚型架背离刺激箱的一侧铰接有适配条,所述疼痛刺激框内侧壁上设置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上连接有与适配条背离匚型架一端铰接的调节块;位于疼痛刺激箱中部的所述匚型架上设置有适配电机,所述适配电机通过蜗轮蜗杆与双向丝杆传动配合,以使具有正方转功能的适配电机驱使双向丝杆转动。

18、优选的,所述延伸机构包括第一延伸件和第二延伸件,所述第一延伸件通过可拆卸方式转动安装在控制把手上,所述第二延伸件可拆卸方式转动安装在第一延伸件背离控制把手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延伸件和第二延伸件均为可伸缩结构。

1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本发明可以通过握持延伸机构或者控制把手来控制疼痛刺激框移动至患者的治疗区,且通过延伸机构和控制把手能够确保本发明的刺激器能够针对患者身上的任何区域,同时本发明也能够实现患者独自进行疼痛刺激,无需他人进行辅助。

21、2.本发明通过弧形适配机构可以调节除疼痛刺激框中部刺激箱之外的所有的刺激箱的位置,以使本发明疼痛刺激框的刺激器能够与患者颈部、腰部和腿部等弧形区域更好的贴合接触,进而达到更佳的疼痛刺激效果。

22、3.本发明通过调节轴的转动以实现延伸板的上下移动,进而通过控制环带动抵触杆进行上下移动,以改变抵触杆在刺激控制柱的高度位置,从而实现抵触杆与抵触条不同位置进行抵触来实现刺激执行柱的移动行程不同,以便达到不同的疼痛刺激力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