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穴位贴敷组方

文档序号:34239936发布日期:2023-05-25 00:3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具体涉及一种失眠穴位贴敷组方。


背景技术:

1、失眠是由于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其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深度不深、时寐时醒、寐而不酣、醒后不能再寐或彻夜不寐。这些表现最终导致睡眠时间不足,从而不能消除疲劳,不能使机体恢复体力和精力。长此下去,常常会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诱发或加重心慌、气短、胸闷、眩晕、头痛、神疲乏力、健忘等。严重者会出现心率加快、体温升高、周围血管收缩等症状。

2、目前,治疗失眠的药物,有中药、西药,其中较为常用的且能很快见效的是西药中的安眠类药物。长期服用这类安眠药,不仅会形成对它们的依赖,而且还会引发多种医源性疾病,如肝脏、肾脏的损害;消化道功能的损害等,其副作用是人所共知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失眠穴位贴敷组方。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失眠穴位贴敷组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血压穴位贴敷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柴胡10-15份、黄芩10-15份、升麻6-8份、茯神10-12份、炒栀子6-8份、远志10-12份、合欢皮15-20份、夜交藤20-30份、清半夏10-15份、苏叶10-15份、生龙骨20-30份、生牡蛎20-30份。

4、本发明失眠穴位贴敷组方制成贴敷,敷在双侧照海穴+、涌泉穴。

5、具体制备方法:用超细磨粉机将相应等份的中药饮片磨成细粉,将研磨好的药粉混合均匀,用米醋将适量药粉混合,再取直径为一元硬币大小,厚度为0.5厘米的药团,放入穴位贴敷空白贴内,然后做好密封。

6、使用方法:取4片做好的穴位贴敷在两侧照海穴及涌泉穴处,每次贴敷8小时,每日一次,14天为一个疗程。

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疏肝理气、化痰安神,有效治疗失眠。

8、以下结合本发明中的主要成分的功效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9、柴胡:【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归肝经、胆经、肺经。【功用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10、黄芩:【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肺经、胆经、脾经、大肠经、小肠经。【功用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11、升麻:【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辛,微甘。归肺经、脾经、胃经、大肠经。【功用主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12、茯神:【性味归经】性平,味甘、淡。归心经、脾经。【功用主治】宁心,安神,利水。属安神药下分类养心安神药。

13、栀子:【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心经、肺经、三焦经。【功用主治】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泻火药。

14、远志:【性味归经】苦、辛,微温。归心、肾、肺经。【功用主治】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15、合欢皮:【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心经、肝经。【功用主治】安神解郁,活血消痈。主心神不安;忧郁,不眠,内外痈疡,跌打损伤。

16、夜交藤:【性味归经】性平,味甘、苦。归心经、肝经,无毒。【功用主治】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风疹瘙痒。

17、半夏:【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功用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18、苏叶:【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入肺、脾经。【功用主治】发表,散寒,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

19、龙骨:【性味】性平,味甘、涩。【功用主治】敛气逐湿,止盗汗,安神,涩精止血。治夜卧盗汗,梦遗,滑精,肠风下血,泻痢,吐衄血,崩带。外用可敛疮口。煎剂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敷患处。

20、生牡蛎:【性味归经】性微寒,味咸。归肝、胆、肾经。【功用主治】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徵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煅牡蛎收敛固涩。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



技术特征:

1.失眠穴位贴敷组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血压穴位贴敷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柴胡10-15份、黄芩10-15份、升麻6-8份、茯神10-12份、炒栀子6-8份、远志10-12份、合欢皮15-20份、夜交藤20-30份、清半夏10-15份、苏叶10-15份、生龙骨20-30份、生牡蛎20-30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失眠穴位贴敷组方,属于药物技术领域,所述降血压穴位贴敷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柴胡10‑15份、黄芩10‑15份、升麻6‑8份、茯神10‑12份、炒栀子6‑8份、远志10‑12份、合欢皮15‑20份、夜交藤20‑30份、清半夏10‑15份、苏叶10‑15份、生龙骨20‑30份、生牡蛎20‑30份。本便秘穴位贴敷能够疏肝理气、化痰安神,有效治疗失眠。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飞,何萍,于瀚,崔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