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融合器的确定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电子设备

文档序号:34122001发布日期:2023-05-11 05:09阅读:86来源:国知局
椎间融合器的确定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医疗,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的确定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手术操作中一般需要切除病变的椎间盘,通过植入椎间融合器填充椎间盘被切除后留下的空隙,从而在术后起到支撑作用,避免空隙的塌陷和不稳定,由于椎间融合器主要是在上下椎体骨之间起到纵向支撑作用,因此,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特征至关重要。

2、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标准化生产的钛合金材料或者聚醚醚酮材料(peek)等材质的椎间融合器,然而,由于标准生产的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特征与大部分病患的椎体骨不同,尤其是会远高于骨量丢失的病患。因此,仍存在椎间融合器与目标椎体骨的适配度低的技术问题。

3、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椎间融合器与目标椎体骨的适配度低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的确定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椎间融合器与目标椎体骨的适配度低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获取目标椎体骨的上终板与下终板之间的骨骼对象的目标医疗影像数据;基于目标医疗影像数据,确定目标椎体骨的第一弹性模量,其中,第一弹性模量用于表征目标椎体骨的抗压强度;基于第一弹性模量,确定待适配的椎间融合器的第二弹性模量,其中,第二弹性模量用于表征待适配的椎间融合器的抗压强度,椎间融合器的抗压强度大于对应的目标椎体骨的抗压强度;基于第二弹性模量,对待适配的所述椎间融合器的模量结构适配层部署多孔单元结构,得到与目标椎体骨适配的椎间融合器。

3、进一步地,获取目标椎体骨的上终板与下终板之间的骨骼对象的目标医疗影像数据,包括:获取上终板与下终板之间的所述骨骼对象在目标范围内的医疗影像数据;对所述医疗影像数据进行平面拟合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医疗影像数据。

4、进一步地,基于目标医疗影像数据,确定目标椎体骨的第一弹性模量,包括:基于历史医疗影像数据建立目标医疗影像数据和第一弹性模量之间的关联关系;按照所述关联关系,确定出与目标医疗影像数据对应的第一弹性模量。

5、进一步地,基于第一弹性模量,确定待适配的椎间融合器的第二弹性模量,包括:确定椎间融合器的弹性模量系数所处区间,其中,区间为预先设定的弹性模量系数的范围,弹性模量系数用于增强椎间融合器的抗压强度;根据椎间融合器的抗压强度和疲劳性能,从区间内选定合适的弹性模量系数;基于弹性模量系数与第一弹性模量,确定第二弹性模量。

6、进一步地,基于第二弹性模量,对待适配的椎间融合器的模量结构适配层部署多孔单元结构,得到与目标椎体骨适配的椎间融合器,包括:确定模量结构适配层内部待填充的多孔单元结构的孔隙密度,其中,不同的第二弹性模量对应不同的孔隙密度;基于孔隙密度和第二弹性模量,对模量结构适配层部署对应的多孔单元结构,得到与目标椎体骨适配的椎间融合器。

7、进一步地,基于孔隙密度和第二弹性模量,对模量结构适配层部署对应的多孔单元结构,得到与目标椎体骨适配的椎间融合器,包括:基于第二弹性模量,在数据库中匹配出与第二弹性模量对应的抗压强度和孔隙密度,其中,数据库包括第二弹性模量、模量结构适配层的抗压强度和孔隙密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孔隙密度和第二弹性模量,确定出基础多孔单元结构,其中,基础多孔单元结构的孔隙密度均匀分布;调整基础多孔单元结构的单元参数,确定出多孔单元结构,其中,单元参数为多孔单元结构的相对密度矩阵,用于确定孔隙密度非均匀分布的多孔单元结构,所述多孔单元结构的抗压强度大于所述目标椎体骨的抗压强度,且所述多孔单元结构孔隙率和孔径大小满足促进骨生长的孔隙率范围和孔径范围;对模量结构适配层部署调整后的多孔单元结构,得到与目标椎体骨适配的椎间融合器。

8、进一步地,椎间融合器至少包括上终板层、下终板层和夹持结构,其中,上终板层和下终板层包括微孔结构和实体封闭结构,所述微孔结构和实体封闭结构用于提高椎间融合器与目标椎体骨固定后的稳定性,夹持结构附着于模量结构适配层。

9、进一步地,模量结构适配层至少包括可变径网格支架,其中,可变径网格支架的内部用于填充多孔单元结构,且在保证对椎间融合器进行支撑的前提下,用于提高椎间融合器与目标椎体骨的适配程度,并用于促进骨生长。

10、进一步地,基于第二弹性模量,对待适配的椎间融合器的模量结构适配层部署多孔单元结构,得到与目标椎体骨适配的椎间融合器:将多孔单元结构部署于模量结构适配层之后,将上终板层、下终板层和模量结构适配层进行组合,得到与目标椎体骨适配的椎间融合器。

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的确定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椎体骨的上终板与下终板之间的骨骼对象的目标医疗影像数据;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目标医疗影像数据,确定目标椎体骨的第一弹性模量,其中,第一弹性模量用于表征目标椎体骨的抗压强度;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一弹性模量,确定待适配的椎间融合器的第二弹性模量,其中,第二弹性模量用于表征待适配的椎间融合器的抗压强度,椎间融合器的抗压强度大于对应的目标椎体骨的抗压强度;处理单元,用于基于第二弹性模量,对待适配的所述椎间融合器的模量结构适配层部署多孔单元结构,得到与目标椎体骨适配的椎间融合器。

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椎间融合器的确定方法。

1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椎间融合器的确定方法。

1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获取目标椎体骨的上终板与下终板之间的骨骼对象的目标医疗影像数据;基于目标医疗影像数据,确定目标椎体骨的第一弹性模量,其中,第一弹性模量用于表征目标椎体骨的抗压强度;基于第一弹性模量,确定待适配的椎间融合器的第二弹性模量,其中,第二弹性模量用于表征待适配的椎间融合器的抗压强度,椎间融合器的抗压强度大于对应的目标椎体骨的抗压强度;基于第二弹性模量,对待适配的所述椎间融合器的模量结构适配层部署多孔单元结构,得到与目标椎体骨适配的椎间融合器。也就是说,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基于目标椎体骨上下终板之间的骨骼对象的目标医疗影像数据对目标椎体骨的抗压强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目标椎体骨对应的第一弹性模量。对第一弹性模量进行适当地增强,得到与目标椎体骨待适配的椎间融合器的第二弹性模量。基于得到的弹性模量,可以对椎间融合器的模量结构适配层进行填充,从而得到最终适配的椎间融合器,由于考虑到对不同椎体骨适配符合各自生物力学特征的椎间融合器,达到了提高确定椎间融合器的准确性的目的,进而解决了椎间融合器与目标椎体骨的适配度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椎间融合器与目标椎体骨适配度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