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器械管、远端可扩张插入部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29851发布日期:2023-12-10 03:28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窥镜器械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器械管、远端可扩张插入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内窥镜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其可直接进入人体自然管道检查,为医生提供充分的诊断信息。内窥镜通常包括:用于插入至人体内部的插入部、控制插入部前端进行弯曲的手柄、以及用于显示人体自然腔道内部环境的显示设备;内窥镜通过上述三个部分的配合可实现对人体内部的窥视、病灶探索以及治疗。

2、当插入人体内部的腔道狭小时,比如支气管,由于传统内窥镜插入部的远端尺寸较狭小腔道尺寸更大,导致插入部在插入过程存在较大的阻碍,如果强行插入,容易导致患者的体内腔道壁面出血,使得患者的应激反应较强,难以使手术进行下去,从而达不到诊断和/或治疗的效果。

3、传统内窥镜插入部的尺寸无限制缩小是不现实的,这是因为:在插入部插入人体后需要通过插入部内部的器械管道向人体内注入或抽吸液体,处置器械需从该器械管道送入至人体内部,若插入部的尺寸过小,必然导致器械管道的尺寸过小,难以保证液体的注入或抽吸,也无法保证处置器械能够送入至人体内部。因此插入部插入人体后,保障器械管道的合理尺寸是十分必要的。

4、综上所述,提供一种内窥镜器械管和远端可扩张插入部的制造方法,使得该插入部远端尺寸较小,以方便插入部顺利到达患者病灶,同时该插入部到达患者病灶后,器械管的通道尺寸可增加,使得器械管的通道具有适合处置器械通过以及注/吸液体的合理尺寸,目前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器械管、远端可扩张插入部及其制造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内窥镜难以保证插入部远端尺寸较小,以方便插入部顺利到达患者病灶,同时使插入部到达患者病灶后,器械管的通道具有适合处置器械通过以及注/吸液体的合理尺寸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3、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器械管的制造方法。

4、本发明内窥镜器械管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s11:将支撑环放置于模具中,在模具中注塑形成器械管本体,并使所述支撑环以支撑状态固定于所述器械管本体远端的预设管段内;

6、s12:向所述预设管段施加压力,并使所述支撑环倾斜,同时使所述预设管段沿轴向方向发生形变,所述器械管本体远端的端面由第一端面形态切换为第二端面形态,所述预设管段的截面由第一截面形态切换为第二截面形态,所述预设管段在第一截面形态下的第一截面面积大于所述预设管段在第二截面形态下的第二截面面积。

7、进一步的,步骤s11中,将所述支撑环竖直放置于模具中,所述支撑环与所述预设管段的底壁之间的夹角α满足:α=90°时,步骤s12中向所述预设管段施加压力的方向与所述预设管段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β满足:β<90°。

8、进一步的,步骤s11中,将所述支撑环倾斜放置于模具中,所述支撑环与所述预设管段的底壁之间的夹角α满足:γ<α<90°时,步骤s12中向所述预设管段施加压力的方向与所述预设管段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β满足:0<β≤90°,其中,γ为向所述预设管段施加压力后,所述支撑环与所述预设管段的底壁之间的夹角。

9、进一步的,步骤s12中,向所述预设管段施加压力时,所述支撑环向靠近所述器械管本体近端的一侧倾斜,并使所述预设管段靠近所述器械管本体远端的一侧沿轴向方向发生形变。

10、进一步的,在步骤s11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11、s10:将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环固定连接;并且当所述支撑环为一个时,将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环固定连接;当所述支撑环为多个时,将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每个支撑环固定连接。

12、进一步的,在步骤s12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13、s13:切割所述器械管本体远端的端面,并使所述器械管本体远端的端面为平面。

14、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器械管。

15、本发明的内窥镜器械管,是利用本发明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内窥镜器械管的制造方法制得的。

16、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远端可扩张插入部的制造方法。

17、本发明远端可扩张插入部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8、s21:利用本发明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内窥镜器械管的制造方法制备内窥镜器械管,并将所述内窥镜器械管放置于模具中;

19、s22:在安装座上安装光源和摄像模组,并将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内窥镜器械管的器械管本体的远端处;

20、s23:在所述内窥镜器械管表面注塑形成固定部。

21、进一步的,步骤s22中,将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器械管本体远离支撑环和牵引绳的连接点的一侧上。

22、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远端可扩张插入部。

23、本发明的远端可扩张插入部,是利用本发明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远端可扩张插入部的制造方法制得的。

2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25、本发明的内窥镜器械管的制造方法,注塑形成器械管本体时,使支撑环以支撑状态固定于器械管本体远端的预设管段内,而后通过向预设管段施加压力,可使支撑环倾斜,支撑环由支撑状态切换为压缩状态,同时器械管本体远端的端面由第一端面形态切换为第二端面形态,预设管段的截面由第一截面形态切换为第二截面形态,该种制造方法,通过使支撑环和预设管段在生产过程中即发生与使用过程中形变方向相反的形变,可使支撑环和预设管段获得与使用过程中形变方向相同的形变能力,相比于直接将支撑环生产为压缩状态的方式,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减小使用过程中支撑环和预设管段发生形变的驱动力。

26、进一步的,在使用过程中,支撑环和预设管段发生形变的驱动力减小,不仅有利于支撑环的状态切换和预设管段发生形变,使内窥镜器械管在使用过程中预设管段发生通道截面积增大的形变,而且由于施加的驱动力减小,还可减小器械管本体靠近近端侧发生弯折的可能性,从而可确保器械管本体的通道具有合理的尺寸。具体的,由于器械管本体的长度较长,预设管段位于器械管本体远端,而预设管段之后(或者说是支撑环之后,或者说是远离器械管本体远端的端面)还具有较长的器械管本体,加之器械管本体具有一定挠度,若施加的驱动力过大,支撑环在由压缩状态切换为支撑状态的过程中,支撑环旋转过程中对预设管段产生挤压作用,预设管段之后较长的器械管本体在支撑环旋转力的挤压下易于发生弯折,弯折部向器械管本体的通道凸出,导致弯折部处的通道截面积减小,从而无法确保器械管本体的通道具有合理的尺寸,影响处置器械通过以及注/吸液体。

27、采用本发明的内窥镜器械管的制造方法制得的内窥镜器械管,当内窥镜的插入部在插入腔道过程中,使支撑环处于压缩状态,此时预设管段的截面面积较小,内窥镜插入部在插入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较小,有利于内窥镜插入部插入较小的腔道内;当内窥镜的插入部到达目标位置时,使支撑环由压缩状态切换为支撑状态,此时器械管本体远端的预设管段沿轴向方向发生形变,同时预设管段的径向尺寸增大,也即是预设管段发生形变后的截面面积增大,使得内窥镜器械管的流通截面积增大,从而可满足液体注入和抽吸对内窥镜器械管通道尺寸的要求,也可满足处理器械对内窥镜器械管通道尺寸的要求。

28、即采用本发明的内窥镜器械管的制造方法制得的内窥镜器械管,当内窥镜的插入部在插入腔道过程中和到达目标位置后,通过使支撑环处于不同的状态,可解决如何缩小插入部远端尺寸,以方便插入部顺利到达患者病灶,同时使插入部到达患者病灶后,器械管的通道具有适合处置器械通过以及注/吸液体的合理尺寸的技术问题。

29、此外,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还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30、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器械管的制造方法,向预设管段施加压力时,支撑环向靠近器械管本体近端的一侧倾斜,并使预设管段靠近器械管本体远端的一侧沿轴向方向发生形变,可进一步减小器械管本体发生弯折的可能性,从而可进一步确保器械管本体的通道具有合理的尺寸。具体的,支撑环在由压缩状态切换为支撑状态时,支撑环旋转过程中对预设管段产生挤压作用,从而驱使预设管段沿轴向方向发生形变;由于器械管本体的长度较长,预设管段位于器械管本体远端,从而使得预设管段之前(或者说是支撑环之前,或者说是靠近器械管本体远端的端面)的器械管本体较短,预设管段之后(或者说是支撑环之后,或者说是远离器械管本体远端的端面)的器械管本体较长;通过控制施加压力的方向,使预设管段靠近器械管本体远端的一侧沿轴向方向发生形变,由于该段的长度较短,从而可减小该段发生弯折的可能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