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部畸形矫正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5053242发布日期:2023-08-06 06:3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部畸形矫正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耳郭畸形矫正,具体涉及一种耳部畸形矫正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耳郭畸形属于先天性小耳畸形,一般有隐耳、招风耳、猿耳、耳郭脚横凸、耳郭畸形、杯状耳、垂耳和环缩耳,耳郭畸形程度从轻到重不等,但均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产生烦恼;以往大部分耳畸形患者在六岁后进行相应的矫正手术,而近年研究表明,有的耳畸形如果在早期及时的佩戴矫正器进行非手术治疗是可以得到矫正从而避免后期手术。

2、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1852689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告了一种用于矫正外耳的夹子,该夹子用于通过拉力或压力非侵入地作用例如外耳上的软骨折叠。夹子的形状为v形,v形的腿之间的角α在使用前小于等于90°,在使用中安装在软骨折叠上的v形腿之间的角β小于角α。

3、又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369385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了一种外耳矫正支架,包括固定底座、塑形盖、塑形条、塑形扣,所述塑形盖通过其底部的若干个支脚插入固定底座上的沟槽,使塑形盖与固定底座连接,所述塑形扣位于固定底座的底部中央部位,所述塑形条插在固定底座与塑形盖之间。

4、现有的外耳矫正器往往是根据患者当前的外耳形状所设置的固定形状,需要患者频繁的去医院复查,并更换外耳固定器;会耗费患者的时间,而且也会消耗较多的医疗资源,亟待提供一种更好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表述,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耳部畸形矫正方法,以解决需要患者频繁的去医院复查,并更换外耳固定器的问题。

2、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耳部畸形矫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定义患者的耳郭在健康状态下的形状为正常耳形,患者有缺陷的耳郭形状为缺陷耳形;

4、s01获取患者的正常耳形和缺陷耳形;

5、s02根据患者目前的缺陷耳形和正常耳形,推导出由缺陷耳形变化为正常耳形的变化过程;

6、s03将变化过程划分成n个阶段,每个阶段包括一个中间耳形状,从缺陷耳形变化到正常耳形之间包括:第一中间耳形、第二中间耳形、第三中间耳形、……、第n中间耳形;

7、s04针对每一个中间耳形制作一款对应的矫正装置。

8、应理解,正常耳形是假定患者的耳郭在健康发育的情况下所生长成的形态;针对每一个中间耳形制作一款对应的矫正装置,可一次将每个阶段的矫正装置均制作出来;也可将变化过程分为几个大的阶段,一次制作多个矫正装置,观察矫正效果后再有针对的制作矫正装置,尽可能的减少了患者前往医院复查的次数。

9、进一步的,当患者一只耳朵为缺陷耳形时,获取患者的正常耳形包括以下步骤:

10、s0111采集非缺陷耳形耳朵的耳郭的三维数据,构成三维模型,再将三维模型水平镜像;

11、当患者两只耳朵均为缺陷耳形时,获取患者的正常耳形包括以下步骤:

12、s0121采集患者缺陷耳形耳朵的耳郭的三维数据,构成三维模型;

13、s0122采集患者母亲健康耳朵的耳郭的三维数据,构成三维模型,称为母系耳形;

14、s0123采集患者父亲健康耳朵的耳郭的三维数据,构成三维模型,称为父系耳形;

15、s0124根据缺陷耳形、母系耳形和父系耳形的三维模型综合分析,获得正常耳形的三维模型。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17、进一步的,根据患者目前的缺陷耳形和正常耳形,推导出由缺陷耳形变化为正常耳形的变化过程包括以下骤:

18、s0201将缺陷耳形和正常耳形分为以下具体的部分:耳郭、耳郭结节、三角窝、耳舟、耳甲艇、耳甲腔、对耳郭、耳垂、耳郭脚、对耳郭脚、耳屏和对耳屏;

19、s0202逐一分析以上部分在缺陷耳形中的形态变化为正常耳形中的形态,所发生的形状、尺寸和位置的变化。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21、进一步的,分析耳部各部分在缺陷耳形中的形态变化为正常耳形中的形态的具体步骤包括:

22、确定缺陷耳形的软骨与头部的衔接位置,并标记为第一衔接部;

23、确定正常耳形的软骨与头部的衔接位置,并标记为第二衔接部;

24、在三维建模软件中,将第一衔接部与第二衔接部重合;

25、测量缺陷耳形各部分与正常耳形各部分的距离l;

26、定义在外力作用下耳形软骨的形变每24个小时朝向正常耳形的偏移量为β,耳形软骨每24个小时的生长量为α,需要的矫正天数为t,可得(β+α)*t=l;

27、定义每个阶段的可矫正量为m,可得m*n=l。

28、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耳部畸形矫正系统,以实现第一方面中所提供的一种耳部畸形矫正方法。

29、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耳部畸形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耳部形态数据采集模块、耳部形态分析模块、正常耳形生成模块,以及耳形变化模拟模块和矫正装置生成模块;

30、所述耳部形态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患者的正常耳形和缺陷耳形的数据,以及患者的母亲的正常耳形和父亲的正常耳形,并将采集的数据发送给耳部形态分析模块;

31、所述耳部形态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患者的缺陷耳形与正常耳形、母亲的正常耳形和父亲的正常耳形的区别之处和相同之处,并将分析结果发送给正常耳形生成模块;

32、所述正常耳形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多种可能通过矫正获得的正常耳形,并通过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患者选择其中一种正常耳形后,耳形变化模拟模块获取该正常耳形的数据;

33、所述耳形变化模拟模块用于模拟缺陷耳形变化为正常耳形的变化过程,并将该变化过程分割成多段,

34、第一段变化过程的最终耳形为第一耳形,第二段变化过程的最终耳形为第二耳形,第三段变化过程的最终耳形为第三耳形,……,第n段变化过程的最终耳形为第n耳形;并将第一耳形、第二耳形、第三耳形、……、第n耳形的耳形数据发送给矫正装置生成模块;

35、所述矫正装置生成模块根据第一耳形、第二耳形、第三耳形、……、第n耳形分别生成对应的矫正装置。

36、进一步的,所述耳部形态数据采集模块包括三维扫描设备和数据采集软件,所述三维扫描设备用于扫描耳部的形状,所述数据采集软件用于收集通过精确测量的耳部各部分的尺寸数据。

37、应理解,数据采集软件是将耳部分为多个具体部分后,将各部分的尺寸参数化;三维扫描设备可以采集耳部形状的点云数据,但是对于具体的尺寸不够精准;特别是对于耳部软骨的尺寸,由于有皮肉的包裹,通过精确的测量,再利用数据采集软件后,对三维模型进行参数驱动,能够更加准确的建立耳部的三维模型。

38、进一步的,所述矫正装置生成模块包括矫正装置建模软件和3d打印设备,所述矫正装置建模软件利用耳形数据生成矫正装置的三维模型,3d打印设备用于将矫正装置的三维模型打印成实物。

3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40、1、本方案通过利用患者本身的正常耳形,或者采用母亲或父亲耳部的遗传特性,推导出患者可能的正常耳形;再利用三维建模软件或图像识别软件,可以快速的分析出由缺陷耳形变化为正常耳形的过程,并针对变化过程中的多个阶段制作对应的矫正装置;从而可以一次性的将矫正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所有矫正装置或者多个矫正装置制作出来;

41、2、采用建模软件和3d打印设备的配合,可以快速的制作出矫正装置,而且是完全适配于患者的耳朵形状,能够更好的提高矫正效果和矫正过程中的舒适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