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救用负压骨折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50289发布日期:2023-11-23 02:19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救用负压骨折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具体为一种急救用负压骨折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现瘀斑,肢体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完全性骨质尚可出现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骨折应与单纯的关节扭伤鉴别,因为二者治疗原则不同。

2、骨折病人的典型表现是伤后出现局部变形、肢体等出现异常运动、移动肢体时可听到骨擦音。此外,伤口剧痛,局部肿胀、瘀血,伤后出现运动障碍。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肢体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因此,在骨折治疗中,其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这三个基本原则十分重要。

3、在对骨折患者进行急救时往往需要找寻外部硬物将患者骨折位置先固定住,但是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患者的骨折处往往没有被固定的很牢固,当患者得到救援后,躺在急救床上被送往就医的过程中,很有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4、于是我们提出一种急诊急救用负压骨折固定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急救用负压骨折固定装置,具备负压固定装置,通过负压的方式来驱动两个l形固定板往相对方向移动,将患者的骨折处夹持固定住,解决了当患者得到救援后,躺在急救床上被送往就医的过程中,很有可能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诊急救用负压骨折固定装置包括急救床,以及固定在急救床下表面的支撑腿,所述急救床上方设置有用于对患者身上骨折位置进行固定的负压固定装置,以及用于对负压固定装置的整体位置进行多方位调节的水平调节组件和上下调节组件。

3、优选的,所述负压固定装置包括位于急救床上方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矩形盒,两个所述矩形盒相对的一侧均为开口状,所述矩形盒内设置有矩形活塞板,两个所述矩形活塞板表面均固定有l形固定板,其中一个所述l形固定板表面开设有供另外一个l形固定板滑动的矩形槽,两个所述矩形盒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相互连通的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一端设置有用于将其堵住的塞子。

4、优选的,所述负压固定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两个l形固定板往相对方向移动将患者的骨折处夹持固定住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架之间且与两个支架相互连通的u形管道,所述u形管道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相互连通的管道一,所述管道一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相互连通的管道二,所述管道一上固定安装有单向阀一,所述管道二上固定安装有单向阀二,所述急救床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管道三,所述急救床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立板,两个所述立板之间共同伸缩插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自由端延伸至管道三内且固定连接有圆形活塞板,所述管道一和管道三之间固定安装有软管。

5、优选的,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套接在驱动轴上的齿轮一,两个所述立板之间转动连接有齿轮二,以及与齿轮二同轴固定的螺纹杆一,所述螺纹杆一上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套一,所述内螺纹套一横向限位滑动连接于急救床下表面,所述内螺纹套一上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一端伸缩插接有l形杆体,所述l形杆体上端伸缩插接有折弯杆,所述折弯杆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架上。

6、优选的,所述上下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两个立板之间的齿轮三,以及与齿轮三同轴固定的螺纹杆二,所述螺纹杆二上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内螺纹套二,所述内螺纹套二横向限位滑动连接于急救床下表面,所述内螺纹套二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条形框一,所述条形框一从远离齿轮三一侧到靠近齿轮三一侧自上而下倾斜,所述急救床上表面垂直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条形框二,所述折弯杆滑动连接于条形框二内,且所述条形框二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于条形框一内。

7、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

8、s1、选择位置:

9、让患者躺在急救床上,并且使患者的骨折处靠近负压固定装置一侧,以便于后续的固定工作;

10、s2、调节位置:

11、根据患者的骨折位置,对负压固定装置进行调节,驱动负压固定装置沿着水平方向移动至患者骨折处的正上方;

12、s3、向下定位:

13、驱动两个l形固定板向下移动至患者骨折处的左右两侧,以便于后续对其进行夹持固定;

14、s4、负压固定:

15、通过负压的方式来驱动两个l形固定板往相对方向移动,将患者的骨折处夹持固定住。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本发明通过设置负压固定装置,通过负压的方式来驱动两个l形固定板往相对方向移动,将患者的骨折处夹持固定住。

18、2、本发明通过设置水平调节组件,能够根据患者的骨折位置,对负压固定装置进行调节,驱动负压固定装置沿着水平方向移动至患者骨折处的正上方。

19、3、本发明通过设置上下调节组件,以便于驱动两个l形固定板向下移动至患者骨折处的左右两侧,以便于后续对其进行夹持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急诊急救用负压骨折固定装置,包括急救床(1),以及固定在急救床(1)下表面的支撑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床(1)上方设置有用于对患者身上骨折位置进行固定的负压固定装置(3),以及用于对负压固定装置(3)的整体位置进行多方位调节的水平调节组件(41)和上下调节组件(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急救用负压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固定装置(3)包括位于急救床(1)上方的支架(31),所述支架(3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矩形盒(32),两个所述矩形盒(32)相对的一侧均为开口状,所述矩形盒(32)内设置有矩形活塞板(33),两个所述矩形活塞板(33)表面均固定有l形固定板(34),其中一个所述l形固定板(34)表面开设有供另外一个l形固定板(34)滑动的矩形槽,两个所述矩形盒(32)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相互连通的出气管道(35),所述出气管道(35)一端设置有用于将其堵住的塞子(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诊急救用负压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固定装置(3)还包括用于驱动两个l形固定板(34)往相对方向移动将患者的骨折处夹持固定住的驱动装置(37),所述驱动装置(37)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架(31)之间且与两个支架(31)相互连通的u形管道(371),所述u形管道(371)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相互连通的管道一(372),所述管道一(372)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相互连通的管道二(374),所述管道一(372)上固定安装有单向阀一(375),所述管道二(374)上固定安装有单向阀二(377),所述急救床(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管道三(378),所述急救床(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立板(11),两个所述立板(11)之间共同伸缩插接有驱动轴(379),所述驱动轴(379)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塞杆(370),所述活塞杆(370)的自由端延伸至管道三(378)内且固定连接有圆形活塞板(3711),所述管道一(372)和管道三(378)之间固定安装有软管(37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急诊急救用负压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41)包括套接在驱动轴(379)上的齿轮一(411),两个所述立板(11)之间转动连接有齿轮二(412),以及与齿轮二(412)同轴固定的螺纹杆一(413),所述螺纹杆一(413)上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套一(414),所述内螺纹套一(414)横向限位滑动连接于急救床(1)下表面,所述内螺纹套一(414)上固定连接有横杆(415),所述横杆(415)一端伸缩插接有l形杆体(416),所述l形杆体(416)上端伸缩插接有折弯杆(417),所述折弯杆(417)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架(3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急诊急救用负压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调节组件(42)包括转动连接于两个立板(11)之间的齿轮三(421),以及与齿轮三(421)同轴固定的螺纹杆二(422),所述螺纹杆二(422)上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内螺纹套二(423),所述内螺纹套二(423)横向限位滑动连接于急救床(1)下表面,所述内螺纹套二(423)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24),所述连接杆(424)下端固定连接有条形框一(425),所述条形框一(425)从远离齿轮三(421)一侧到靠近齿轮三(421)一侧自上而下倾斜,所述急救床(1)上表面垂直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伸缩杆(426),两个所述伸缩杆(426)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条形框二(427),所述折弯杆(417)滑动连接于条形框二(427)内,且所述条形框二(427)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联动杆(428),所述联动杆(428)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429),所述滑杆(429)滑动连接于条形框一(425)内。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急诊急救用负压骨折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救用负压骨折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急救床,以及固定在急救床下表面的支撑腿,所述急救床上方设置有用于对患者身上骨折位置进行固定的负压固定装置,以及用于对负压固定装置的整体位置进行多方位调节的水平调节组件和上下调节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负压固定装置,通过负压的方式来驱动两个L形固定板往相对方向移动,将患者的骨折处夹持固定住;通过设置水平调节组件,能够根据患者的骨折位置,对负压固定装置进行调节,驱动负压固定装置沿着水平方向移动至患者骨折处的正上方;通过设置上下调节组件,以便于驱动两个L形固定板向下移动至患者骨折处的左右两侧,以便于后续对其进行夹持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朱帅炜,孙熔谦,刘苏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