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药膏的框架敷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68453发布日期:2023-10-07 13:0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合药膏的框架敷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用敷料贴领域,特别是一种结合药膏的框架敷料。


背景技术:

1、医用敷料,是用以覆盖疮、伤口或其他损害的医用材料。医用敷料使用时候,将敷料贴于伤口处,不仅保护伤口避免被细菌感染,同时还可以吸收渗液,避免渗液溢出引起其他问题。

2、烧伤膏为一种粘稠性油性软膏,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若涂抹量太少,无法保障疗效,需将涂抹厚度达到1-2mm,烧伤膏的膏体结构中植物油和蜂蜡分布成立体网格状(即由蜂蜡组成网状框架结构,该网状框架结构中含有若干槽,每个槽中包裹一些油滴,其他药物成分则包裹于油滴中),可形成生理性湿润性透气性屏障环境,缓慢释放药膏,同时渗液可喷出,保障疗效;但在受到衣物摩擦或外界摩擦的影响,这种涂抹厚度的烧伤膏容易流失掉,从而导致烧伤膏无法长时间保留在创面上。为此,我们需要辅助于医用敷料这种固定装置。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硅胶泡沫敷料(授权公告号:cn205729614u),该硅胶泡沫敷料包括以下结构:包括薄膜层、硅凝胶层和敷料芯层;薄膜层与硅凝胶层的边沿粘合后,将敷料芯层置于薄膜层和硅凝胶层之间;敷料芯层依次包括吸液层、导流层和聚氨酯泡沫层;吸液层位于薄膜层的一侧,聚氨酯泡沫层位于硅凝胶层的一侧。上述硅胶泡沫敷料具有良好的吸收渗液性和良好的贴合性,但同时也对创面上所涂的烧伤膏有良好的吸收性。如使用上述硅胶泡沫敷料作为烧伤膏的固定装置,由于聚氨酯泡沫一般为泡孔结构,硅胶泡沫敷料与烧伤膏接触后,烧伤膏会随渗液很快被吸入到敷料芯层中并被紧锁于敷料芯层中;由于烧伤膏相对粘稠且具有油性,被紧锁于敷料芯层中的烧伤膏将不易向创面再次持续释放,这将影响烧伤膏对伤口的作用时间和治疗效果。

4、又比如,目前市场上有的医用敷料,还采用打孔泡棉作为敷料芯层。而无论是聚氨酯泡沫还是打孔泡棉,一般都为致密的泡孔结构,这种结构中,泡孔较多且致密排布,泡孔与泡孔之间多以孔壁相隔,并且含有一定数量的与外部相连通的开口泡孔。当敷料芯层覆盖于涂抹有烧伤膏的创面后,致密的泡孔结构会对烧伤膏产生一定吸附力,将烧伤膏吸入敷料芯层中。当烧伤膏被吸入这种非线状的结构中后将会被吸附紧锁其中,被锁住于泡孔中的烧伤膏将不能轻易向创面再次充分持续释放,从而影响了对创面的治疗效果。同时,泡棉孔隙也会吸附大量烧伤膏导致烧伤膏无法充分释放于创面。

5、又比如,市场上还有的医用敷料会采用无纺棉芯作为敷料芯层;无纺棉芯中虽没有泡孔结构,但存在无纺棉纤维的孔隙,烧伤膏会被吸附入无纺棉纤维中进而无法释放。

6、同时,烧伤膏中植物油和蜂蜡的这种立体网状结构相对脆弱,稍微受到挤压就非常容易坍塌或出现破损,而一旦这种结构被破坏,便会对形成生理性湿润性透气性屏障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最终影响烧伤膏对创面的治疗效果。然而,无论致密的泡孔结构还是无纺棉纤维的孔隙都会在与烧伤膏接触后对烧伤膏产生一定的吸附力,该吸附力作用于烧伤膏时,还可能会导致植物油和蜂蜡形成的结构被破坏,比如蜂蜡的框架结构出现破损或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药膏的框架敷料,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使用药膏对创面进行给药治疗过程中,因采用以聚氨酯泡沫、打孔泡棉、无纺棉等材料作为敷料芯层的医用敷料对创面进行覆盖,会导致药膏容易被紧锁于敷料芯层中不易释放并且药膏(如烧伤膏)的膏体结构也容易被破坏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结合药膏的框架敷料,包括上下分布的背衬层和敷料芯层;所述背衬层覆盖于所述敷料芯层的上表面和周侧;

6、所述敷料芯层包括吸水层、导流层和框架型基材层;所述吸水层、导流层和框架型基材层自上而下依次分布;

7、所述框架型基材层由框架表层、框架中层和框架底层组成;所述框架中层位于所述框架表层和所述框架底层之间,为具有纵向支撑力的呈线状结构的线状框架结构体,用于连接框架表层与框架底层;所述框架表层为设有网格孔的网格形状;所述框架底层靠近导流层一侧,可供渗液通过;

8、所述框架中层当中还设有若干彼此相互连通的用于容纳药膏的大网格空间,且该大网格空间与框架表层的网格孔相通;药膏从框架表层的网格孔进入到大网格空间中。

9、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型基材层为采用纤维由经编针织机一次性织造的织造网布;所述框架中层采用具有回弹支撑力的纤维制成;所述框架底层为设有网格孔的网格形状或密织平版面。

10、进一步地,所述大网格空间靠近框架表层的一侧呈开口状;所述大网格空间的开口与框架表层的网格孔纵向正对且相通,药膏可通过框架表层上的网格孔快速准确进入到大网格空间中。

11、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层采用透气的天然或合成高分子纤维经过经度纬度挤出叠加热压复合于微孔膜制备而成,具有透气、引流和拒油作用。

12、进一步地,所述微孔膜上微孔的孔径范围为0.01um-5um。

13、进一步地,所述吸水层为采用聚氨酯、聚乙烯醇海绵、壳聚糖海绵、丝蛋白海绵、超吸水棉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14、进一步地,所述背衬层为聚氨酯薄膜、聚乙烯、水刺布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而成。

15、进一步地,所述大网格空间的深度为1-2mm。

16、进一步地,还包括离型膜层,所述离型膜层覆盖于所述框架表层一侧。

17、进一步地,还包括凝胶层和离型膜层;将背衬层与凝胶层边沿粘合后,敷料芯层置于所述背衬层与凝胶层之间;所述离型膜层覆盖于所述凝胶层上。

18、进一步地,所述凝胶层为网格状凝胶层。

19、(三)有益效果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一种结合药膏的框架敷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1、(1)、所述框架型基材层由框架表层、框架中层和框架底层组成;所述框架中层为具有纵向支撑力的呈线状结构的线状框架结构体,用于连接框架表层与框架底层;框架表层为设有网格孔的网格形状;框架底层靠近导流层一侧,可供渗液通过。框架中层为具有纵向支撑力的呈线状结构的线状框架结构体,形成了结构上的支撑,同时使得框架表层与框架底层之间的空间被线状框架结构体分割且整体为连通结构。在框架中层的线状框架结构体当中还设有若干彼此相互连通的用于容纳药膏的大网格空间。

22、框架敷料覆盖于创面上后,涂覆在创面上的药膏会通过框架表层的网格孔进入大网格空间内;同时,大网格空间的周侧为线状结构,各大网格空间通过线状结构实现彼此连通;相比致密的泡孔结构,呈线状结构的框架中层对药膏的吸附效果相对较小,进入到大网格空间内的药膏不会像在致密的泡孔结构中一样被紧锁于敷料芯层中难以释放;当药膏(如烧伤膏)受到皮肤温度的影响软化后可从框架表层与框架底层之间再次向创面充分释放。

23、同时,由于框架中层为具有纵向支撑力的线状框架结构体;药膏进入到大网格空间中后,大网格空间的周侧被线状框架结构体在纵向支撑住,可更好地防止大网格空间的坍塌,为容纳药膏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空间,从而有效避免大网格空间内的药膏的膏体结构受到过度破坏或坍塌。

24、(2)同时,与致密的泡孔结构不同,因呈线状结构的框架中层对药膏的吸附力相对较少,为此,药膏(如烧伤膏)的膏体结构因吸附力作用而所受到的破坏也将会更少。

25、在使用框架敷料覆盖按压涂抹有药膏的创面过程中,进入到框架中层中的药膏将处于线状结构当中,不会受到类似来自于致密的泡孔结构中孔壁的阻挡力。

26、(3)、本发明中,敷料芯层中的吸水层具有良好的吸收渗液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锁液功能,可将吸收的渗液固定于吸水层中,防止渗液。

27、(4)、本发明中,导流层采用透气的天然或合成高分子纤维经过经度纬度挤出叠加热压复合于微孔膜制备而成,具有透气、引流和拒油作用。导流层位于吸水层与框架型基材层之间,可以防止框架型基材层内的药膏被吸水层吸收,尤其是当框架底层为设有网格孔的网格形状时;如此,可防止填充于框架型基材层内的药膏在快速下压下与吸水层接触后被吸水层快速吸收而减少,从而保障后续有相对足量的药膏软化后持续向创面方向释放并停留在创面表面,确保使药膏长时间对创面持续发挥作用。

28、同时,导流层中包含透气纤维,渗液可沿着透气纤维轻松被引流至吸水层中,从而可加快渗液从创面排除。而微孔膜的微孔结构也能保障优异的透气性能,可保障油膏不渗透的同时能快速透过渗液,为创面愈合提供了生理性愈合环境。

29、(5)、本发明中,敷料芯层中的框架型基材层和具有透气引流拒油功能的导流层以及吸水层三者的组合,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创面治疗方案,为临床中治疗创面保留药膏结构且全层接触于创面、引流渗液、锁住渗液、保障透气提供了整体可行性方案,可减少反复给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