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ING激动剂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37520940发布日期:2024-04-01 14:37阅读:20来源:国知局
STING激动剂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药生物领域,涉及sting激动剂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药物本身缺点:(1)天然cdn类sting激动剂具有亲水性且带负电导致入胞困难,细胞摄取差;(2)耐药性、低稳定性、半衰期差、脱靶效应和毒性,大大降低了它们的治疗效果。

2、既往药物递送系统缺点:(1)载药量与包封率低;(2)选择性差,易导致药物的脱靶效应,产生全身免疫系统毒性;(3)注射不便,多为瘤内注射,临床转化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sting激动剂仿生纳米递送系统,也称为sting激动剂仿生纳米颗粒。

2、本发明解决现有天然cdn类sting激动剂药物递送系统选择性差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具有同源粘附结构域的癌细胞膜包覆载药纳米粒,使药物具有同源靶向性,实现肿瘤部位的特异性聚集,提高疗效的同时降低全身毒性反应;

3、本发明所述含有sting激动剂的仿生纳米颗粒,包括:外壳、药物载体、活性组分,其中,外壳包裹药物载体,药物载体装载活性组分,其中,外壳为肿瘤细胞膜;其中,药物载体为碳酸锰,采用反向微乳法制备得到;其中,活性组分为sting激动剂,包括天然cdn类sting激动剂。优选的,sting激动剂为2’3’-cgamp。

4、sting激动剂为2’3’-cgamp为已知成分,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

5、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sting激动剂仿生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6、该方法解决现有药物递送系统载药量与包封率低的问题,通过采用反相微乳法制备碳酸锰载药纳米粒实现。

7、仿生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1)超声法或反复冻融法制备癌细胞膜外壳;

9、(2)反相微乳法制备碳酸锰载药纳米粒:

10、(3)超声-共挤出法制备仿生载药纳米粒。

11、其中,步骤(1)癌细胞膜外壳,采用超声法制备。

12、优选的,癌细胞膜外壳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3、1)收集细胞:用细胞橡胶刮刀轻轻取细胞,用4℃冷pbs洗涤2次后,4℃离心获得癌细胞;

14、2)冰浴:将pmsf加至膜蛋白提取液(市售产品)中,重悬癌细胞,然后,将悬浮液在冰浴中冷却;

15、3)超声破碎:在冰浴中探头超声,将所得溶液在4℃下1000g离心10min,以去除未破碎的细胞或细胞碎片;

16、4)离心收集:小心吸液取出上层,离心收集,即得。

17、其中,步骤(2)反相微乳法制备碳酸锰载药纳米粒,包括以下步骤:

18、1)mncl2·4h2o、(nh4)2c03溶液及2’3’-cgamp母液的配制;

19、2)量取环己烷、正戊醇、mncl2·4h2o混合均匀,加入2’3’-cgamp,搅拌;

20、3)称取ctab于上述溶液中,超声溶解;

21、4)边搅拌边滴加入(nh4)2c03溶液,搅拌;

22、5)离心,无水乙醇,水交替洗,去除有机溶剂,即得。

23、优选的,

24、步骤1)中mncl2·4h2o和(nh4)2c03母液的摩尔浓度为0.01m~1m,

25、2’3’-cgamp母液的摩尔浓度为1~50mm;

26、步骤2)、4)中环己烷、正戊醇、mncl2·4h2o、2’3’-cgamp的给药体积分别为0.1~20ml、10~1500μl、2~200μl、1~100μl和2~200μl;

27、步骤3)中ctab的量为10~200mg;

28、步骤中2)、4)中的搅拌时间为0.5~3小时;

29、步骤5)中的离心条件为10000rpm*5~10min,洗涤次数为5~6次。

30、其中,(3)超声-共挤出法制备仿生载药纳米粒:

31、1)将制备好的癌细胞膜与碳酸锰载药纳米粒混匀,超声;

32、2)将上步的混合物用聚碳酸酯膜机械反复挤压,即得。

33、根据实施例之一,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4、(1)超声法制备癌细胞膜外壳:

35、1)收集细胞:用细胞橡胶刮刀轻轻取细胞,用4℃pbs洗涤后,离心获得癌细胞;

36、2)冰浴冷却:将pmsf(1~10mm,10~100μl)加至膜蛋白提取液(市售)中,随后重悬癌细胞,并将悬浮液在冰浴中冷却30~60分钟;

37、3)超声破碎:在冰浴中探头超声,超声的功率40~80w,超声时间2~5分钟,将所得溶液在4℃下1000g离心10min;

38、(4)离心收集:小心吸液取出上层,4℃离心0.5h;

39、(2)反向微乳法制备载药碳酸锰纳米粒

40、1)配制mncl2·4h2o和(nh4)2c03溶液及2’3’-cgamp母液;

41、2)量取适量环己烷、正戊醇、mncl2·4h2o混合均匀,加入2’3’-cgamp母液,搅拌0.5~3小时;

42、3)称取适量ctab于上述溶液中,超声溶解;

43、4)边搅拌边滴加入(nh4)2c03溶液,搅拌0.5~3个小时;

44、5)10000rpm*5min离心;

45、6)无水乙醇,水交替洗5~6次,去除有机试剂即得。

46、(3)超声-共挤出法制备仿生载药纳米粒

47、1)将制备好的癌细胞膜与碳酸锰载药纳米粒混匀,超声5~10min;

48、2)将上步中的混合物用孔径为400nm的聚碳酸酯膜机械反复挤压10~20次,然后用200nm的聚碳酸酯膜进行反复挤压10~20次,即得。

49、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sting激动剂仿生纳米颗粒的药物应用。

50、sting激动剂仿生纳米颗粒应用于肿瘤治疗,同时解决现有药物注射不便,临床转化困难的问题,通过细胞膜包被,增加药物的循环稳定性,实现了药物静脉可注射性,易于临床转化。

51、本发明的仿生纳米颗粒在制备治疗肿瘤中的应用。

52、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53、(1)药物高包封:采用反相微乳法制备的碳酸锰纳米粒,电镜下具有典型的介孔结构,可以实现药物60%以上的高包封;

54、(2)载药材料生物可降解,安全性高:介孔碳酸锰纳米粒具有优异的肿瘤微环境(tme)响应特性,即在低ph值、高浓度谷胱甘肽与h2o2的肿瘤微环境中,碳酸锰可与h2o2发生反应,实现生物降解,同时释放氧气和二氧化碳,改善乏氧环境;

55、(3)肿瘤靶向性强:癌细胞表达具有同源粘附结构域的表面粘附分子,癌细胞膜涂层可增强纳米颗粒的同源靶向能力,实现肿瘤部位的特异性聚集,降低全身毒副反应,增强治疗效果;

56、(4)可静脉注射,生物安全性高,易于临床转化:生物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保护药物不被降解,提高药物稳定性,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将癌细胞膜包覆在载药纳米颗粒表面,突破性的实现了天然cdn类药物可静脉注射的能力,摆脱了瘤内注射这一给药方式的限制,更加贴近临床,易于临床转化。

57、对于文中出现的一些技术术语或缩写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58、pbs:磷酸盐缓冲液

59、pmsf:苯甲基磺酰氟

60、2’3’-cgamp:2’3’-环鸟苷酸-腺苷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