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二尖瓣膜修复器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34286发布日期:2023-12-13 00:2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二尖瓣膜修复器械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二尖瓣膜修复器械系统。


背景技术:

1、二尖瓣反流(mr)是最常见的瓣膜病变,欧美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75岁以上人群中,mr罹患率达10%,明显超过主动脉瓣膜病变。同样,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病变进程的加重,二尖瓣反流病变也将导致沉重的医疗负担。二尖瓣修复术或置换术是mr治疗方法的金标准,但一些研究表明多达一半的症状严重的mr患者未选择手术治疗,其原因很大一定程度上与其手术风险相关。这一大部分对外科手术耐受性较差的患者迫切需要一种创伤较小的治疗方法作为替代方案,介入二尖瓣治疗技术应势而生。

2、目前临床中仅有雅培的缘对缘瓣叶修复(mitralclip)获得了nmpa的批准,然而缘对缘修复对于原发性二尖瓣关闭不全(dmr)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继发性二尖瓣关闭不全(fmr)的效果比较有限;而且缘对缘修复往往也会造成瓣叶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减轻对瓣叶的损伤,并且改善对继发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作用效果的可调节二尖瓣膜修复器械系统。本发明通过间接环缩的方式减少二尖瓣返流,相对于缘对缘修复而言不与二尖瓣直接接触,不损伤二尖瓣结构。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可调节二尖瓣膜修复器械系统,包括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置于第一导管或第二导管内的导丝、置于第一导管或第二导管头端部的导丝定位或捕捉工具、以及用于固定导丝的固定植入物。

4、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节二尖瓣膜修复器械系统还包括双腔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置于所述双腔导管内。

5、优选的,所述导丝定位或捕捉工具为磁铁。

6、优选的,所述导丝定位或捕捉工具为捕捉网篮或者机械手。

7、进一步的,所述修复器械系统还包括置于第一导管或第二导管头端部背面的支持设施。

8、优选的,所述支持设施为球囊。

9、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0、1、本发明通过间接环缩的方式减少二尖瓣返流,相对于缘对缘修复而言不与二尖瓣直接接触,不损伤二尖瓣结构。

11、2、本发明通路的建立包含双通道和单通道两种路径方式,为临床上的使用提供了更多选择。

12、3、本发明通过磁铁/捕捉网篮或机械手的方式实现导管精准定位/导丝捕捉,以及通过增加球囊等措施进行支持从而避免心肌的回弹,提高了该修复器械系统的可操作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二尖瓣膜修复器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管(7)、第一导管(8)、置于第一导管(7)或第一导管(8)内的导丝(10)、置于第一导管(7)或第一导管(8)头端部的导丝定位或捕捉工具、以及用于固定导丝(10)的固定植入物(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二尖瓣膜修复器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腔导管(9),所述第一导管(7)和第一导管(8)置于所述双腔导管(9)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二尖瓣膜修复器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定位或捕捉工具为磁铁(11)。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二尖瓣膜修复器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定位或捕捉工具为捕捉网篮(12)或者机械手。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二尖瓣膜修复器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第一导管(7)或第一导管(8)头端部背面的支持设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二尖瓣膜修复器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设施为球囊(14)。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二尖瓣膜修复器械系统,包括: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置于第一导管或第二导管内的导丝、置于第一导管或第二导管头端部的导丝定位或捕捉工具、以及用于固定导丝的固定植入物。本发明通过间接环缩的方式减少二尖瓣返流,相对于缘对缘修复而言不与二尖瓣直接接触,不损伤二尖瓣结构;此外,本发明通过磁铁或捕捉网篮的方式实现导管精准定位或导丝捕捉,以及通过增加球囊等措施进行支持从而避免心肌的回弹,提高了该修复器械系统的可操作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蒋奇,刘蔚,李建民,王超,宁健凯,钟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骊霄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