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控制的吸气致动定量吸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98343发布日期:2023-12-27 23:0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电控制的吸气致动定量吸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机电控制的吸气致动定量吸入器。


背景技术:

1、目前,哮喘主要通过吸入给药的方式来缓解症状,市场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给药装置为定量吸入器。传统的定量吸入器均为手动按压,患者在使用时很难达到吸气与按压的协同,从而导致药物颗粒较少地到达肺部,影响给药效果。为实现吸气与按压的协同,呼吸致动定量吸入器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已有的设计往往需要较大的吸气流量才可触发,同时此类装置由于需要真空腔来平衡弹簧力,所以真空腔的密封性就决定了其效果。且当吸嘴盖打开一段时间后会有意外致动的可能性。因此,可以说市面上现有的各类定量吸入器均存在着吸气与按压的协同问题,导致药物颗粒大量沉积在口腔。同时,患者对于自身的用药情况以及药物的剩余量均需有一个显著的数字化提示,以免造成过度用药或无药可用的窘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电控制的吸气致动定量吸入器,能够通过气流传感器检测到吸气气流,从而致动电磁铁释放联级释放及复位机构,进而使得被压缩的圆柱螺旋压缩弹簧致动罐体下移释放药物,在较低的吸气流量下实现吸气与按压的协同。同时挡风盖、联级释放及复位机构以及吸嘴盖均能够保证整体装置的稳定性,避免意外致动情况的出现。此外,遮光片、对射式红外传感器以及oled显示屏的配合使用使得吸入器的剩余揿数可视化。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机电控制的吸气致动定量吸入器,所述智能吸气致动定量吸入器包括:上外壳、下外壳、挡风盖、吸嘴盖、弹簧上盖、弹簧下盖、驱动罩壳、罐体、oled显示屏、驱动模块与控制模块。所述上外壳顶部有进气口;所述挡风盖的两圆柱对称置于上外壳的两圆孔中,两圆柱内侧设置有凸轮;所述上外壳的底部通过卡扣连接有下外壳;所述下外壳底端连接有吸嘴;所述吸嘴盖连接在下外壳中,吸嘴盖两内侧设置有凸轮;所述吸嘴盖能通过卡槽与下外壳的卡扣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上盖顶部与挡风盖凸轮接触;所述弹簧下盖底部与罐体相贴合,两翼底部与驱动罩壳顶部相贴合;所述驱动罩壳底部与吸嘴盖凸轮接触;所述罐体位于驱动罩壳内部;所述oled显示屏置于上外壳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磁铁、联级释放及复位机构,所述电磁铁为推拉式电磁铁,位于上外壳内部平台上;所述联级释放及复位机构包括电磁铁芯、l形柱、圆柱螺旋拉伸弹簧、直角柱、梯形柱;所述l形柱套设在电磁铁芯上;所述l形柱左端下部有一轮子;所述直角柱上端有供轮子滑动的轨道,直角柱交叉处套设于上外壳圆柱上,使得直角柱可沿周向旋转;所述圆柱螺旋拉伸弹簧上端套设在上外壳内部圆柱上,下端套设在直角柱一侧圆柱上;所述梯形柱左端通过圆柱套设在直角柱下部,所述梯形柱右端直角三角形插入在驱动罩壳三角体开口中;所述oled显示屏、驱动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气流传感器、对射式红外传感器、遮光片,所述控制模块能够通过气流传感器检测到吸气气流致动电磁铁芯,所述气流传感器套设于上外壳内部圆柱内;所述对射式红外传感器位于下外壳左端凸出部。

3、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挡风盖左右两端均有开口,当挡风盖闭合时,左端平台保持水平;当挡风盖打开时,右端平台保持水平,与此同时挡风盖右端通过卡扣与上外壳连接,保证挡风盖不发生周向运动。

4、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簧上盖与弹簧下盖之间设置有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当所述挡风盖闭合且吸嘴盖闭合时,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处于自由高度;当所述挡风盖打开且吸嘴盖闭合时,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此时装置处于待触发状态。

5、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外壳顶部与电磁铁所在平台均开设有进气口;所述上外壳内壁两端开设有滑槽,所述弹簧上盖在上外壳内壁滑槽内上下移动,从而保证弹簧上盖移动的稳定性。

6、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外壳内壁四角均设置有导叶,所述导叶与驱动罩壳相贴合,从而保证致动时驱动罩壳移动的稳定性。

7、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外壳内部,对射式红外传感器右侧设置有遮光片,所述遮光片套设在下外壳圆柱杆上;当驱动罩壳被致动时,所述遮光片被驱动罩壳推动从而绕圆柱杆作周向运动。

8、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遮光片遮住对射式红外传感器时,则会引起所述oled显示屏上罐体剩余揿数减一,从而可视化罐体余量,达到提醒用户的目的。

9、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外壳与下外壳通过卡扣连接,以便当罐体内无药物时,用户可拆卸外壳,更换罐体,重复使用该装置,以节省成本;同时,在遇突发情况,罐体致动失败时,用户可以拆卸外壳手动致动罐体。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户使用本装置时,通过上外壳的卡扣与下外壳相连接,此时挡风盖闭合,吸嘴盖闭合,弹簧处于自由高度;当用户需要使用时,转动挡风盖,此时挡风盖两端的凸轮将推动弹簧上盖下移,待挡风盖上的卡槽与上外壳卡扣连接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整体装置处于预触发状态。此时旋转吸嘴盖,吸嘴盖转动约90°,吸嘴盖两端的凸轮也随之旋转,从而给驱动罩壳留下向下致动的空间。由于联级释放及复位机构的梯形柱卡住了驱动罩壳,此时罐体仍未致动。当用户通过吸嘴吸气时,置于进气口的气流传感器检测到气流,从而使得电磁铁通电,电磁铁芯向下致动,直角柱由于压力而发生旋转,使得梯形柱从驱动罩壳中抽离出来,圆柱螺旋拉伸弹簧被拉伸。此时驱动罩壳及罐体不再被限制,在压缩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下致动,罐体内的药物通过喷嘴喷出。同时驱动罩壳在向下致动时推动遮光片遮挡对射式红外传感器,从而引起oled显示屏上吸入器剩余揿数减一。此时,一次致动完成,电磁铁断电。待使用后,用户旋转挡风盖至左端平台水平,再旋转吸嘴盖与下外壳扣合,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恢复自由高度,避免了意外致动情况的出现。与此同时驱动罩壳开口处与梯形柱平齐,驱动罩壳不再限制联级释放及复位机构的运动,因此被拉伸的圆柱螺旋拉伸弹簧要恢复自由高度,从而带动梯形柱、直角柱、电磁铁芯复位至初始位置。用户若需再次使用,重复上述操作即可。本装置采用机电控制,在吸气时产生致动,从而、在较低吸气流量下实现吸气与按压的协同,让更多的药物进入肺部,提高给药效率,提升治疗效果;同时挡风盖、吸嘴盖、联级释放及复位机构均能避免意外致动情况的出现,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此外,遮光片、对射式红外传感器以及oled显示屏的配合使用使得吸入器剩余量可视化,避免了罐体内仍有药物而丢弃的浪费情况及罐内已无药物而用户不知仍使用的危险情况的出现。本机电控制的吸气致动定量吸入器是一款易携带且高稳定性的智能化定量吸入器。



技术特征:

1.一种机电控制的吸气致动定量吸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吸气致动定量吸入器包括:上外壳、下外壳、挡风盖、吸嘴盖、弹簧上盖、弹簧下盖、驱动罩壳、罐体、oled显示屏、驱动模块与控制模块。

2.所述上外壳顶部有进气口;所述挡风盖的两圆柱对称置于上外壳的两圆孔中,两圆柱内侧设置有凸轮;所述上外壳的底部通过卡扣连接有下外壳;所述下外壳底端连接有吸嘴;所述吸嘴盖连接在下外壳中,吸嘴盖两内侧设置有凸轮;所述吸嘴盖能通过卡槽与下外壳的卡扣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上盖顶部与挡风盖凸轮接触;所述弹簧下盖底部与罐体相贴合,两翼底部与驱动罩壳顶部相贴合;所述驱动罩壳底部与吸嘴盖凸轮接触;所述罐体位于驱动罩壳内部;所述oled显示屏置于上外壳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控制的吸气致动定量吸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盖左右两端均有开口,当挡风盖闭合时,挡风盖左端平台保持水平;当挡风盖打开时,右端平台保持水平,于此同时挡风盖右端通过卡扣与上外壳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控制的吸气致动定量吸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上盖与弹簧下盖之间设有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控制的吸气致动定量吸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壳顶部与电磁铁所在平台均开设有进气口;所述上外壳内壁两端开设有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3和4所述的机电控制的吸气致动定量吸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上盖在上外壳内壁滑槽内上下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控制的吸气致动定量吸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壳内壁四角均设置有导叶,所述导叶与驱动罩壳相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控制的吸气致动定量吸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壳内部,对射红外传感器右侧设置有遮光片,所述遮光片可绕下外壳内部圆柱杆作周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控制的吸气致动定量吸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屏用于指示定量吸入器的剩余揿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控制的吸气致动定量吸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壳与下外壳通过卡扣连接,以便于罐体内无药物时,拆卸外壳,更换罐体,重复使用该装置;同时,在遇突发情况,罐体致动失败时,可以拆卸外壳手动致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电控制的吸气致动定量吸入器,所述吸入器包括:上外壳、下外壳、挡风盖、吸嘴盖、弹簧上盖、弹簧下盖、驱动罩壳、罐体、驱动模块与控制模块;所述上外壳与下外壳通过卡扣连接;所述挡风盖两端设置有凸轮;所述吸嘴盖两端设置有凸轮;所述弹簧上盖与弹簧下盖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驱动罩壳与弹簧下盖两翼底部接触;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磁铁、联级释放及复位结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气流传感器、对射式红外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气流传感器检测吸气气流致动电磁铁,进而致动罐体,同时驱动遮光片遮挡对射红外传感器,记录吸入器剩余揿数。通过该装置,在较低吸气流量下实现吸气按压协同,可视化罐体余量,同时避免意外致动。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国,左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海熙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