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科用治疗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26967发布日期:2023-12-09 17:13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鼻喉科用治疗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治疗辅助设备,具体是一种耳鼻喉科用治疗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1、耳鼻咽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各科相互渗透和促进,拓展了耳鼻咽喉科的范畴,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听力学及平衡科学,鼻内镜外科,鼻神经外科(鼻颅底外科),头颈外科,喉显微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科,小儿耳鼻咽喉科等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耳鼻咽喉科的内容。

2、在耳鼻咽喉科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将使用过的工具放入消毒液中进行消毒和存放,但是工具放入消毒液中会对消毒液造成污染,再次使用时,需要重新对消毒液进行更换,操作较为复杂,为了自动对使用完成的消毒液进行更换,因此提供了一种耳鼻喉科用治疗辅助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达到自动对使用完成的消毒液进行更换的目的,提供一种耳鼻喉科用治疗辅助设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喉科用治疗辅助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壁顶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壁连接有盖板,所述放置槽通过进液机构进行自动进液操作,所述放置槽通过出液机构进行自动排液操作;

3、所述进液机构包括存液槽,所述存液槽开设于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存液槽的内壁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放置槽相连通,所述存液槽的内壁顶端开设有延伸至所述底座的顶端的添加口,所述存液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底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延伸进入所述活动架内部的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棘轮,所述底座的内部位于所述棘轮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延伸出所述底座,所述卡块与所述底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丝杆的顶端位于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柱。

4、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液机构还包括有位移座,所述位移座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内部并位于所述棘轮的外壁,所述位移座与所述底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底座的内部位于所述位移座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延伸进入所述连接槽的内腔,所述位移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出所述位移座的齿板,所述齿板与所述位移座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

5、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液机构包括有废液槽,所述废液槽开设于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废液槽位于所述放置槽远离所述存液槽的一侧,所述废液槽的内壁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放置槽相连通,所述底座的外壁开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与所述废液槽相连通,所述出料口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底座的内部位于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外壁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内部并延伸进入所述连接槽的内腔,所述滑块与所述底座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

6、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槽的内壁与所述盖板的外壁相贴合,所述存液槽的内壁与所述推板的外壁相贴合。

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架的顶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第一丝杆相匹配,所述卡块的一端与所述棘轮相卡合。

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位移座的内部开设有供所述齿板进行移动的位移槽,所述齿板的外壁设置有棘齿,所述棘齿与所述棘轮相卡合。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动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推动杆位于所述连接槽内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位于所述连接槽内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斜面时,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啮合。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的外壁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丝杆相匹配的滚珠。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通过设置进液机构和出液机构,在打开放置槽时,自动打开出料口对内部的消毒液进行排出,放置槽内的消毒液通过出料口流入废液槽;在关闭放置槽时,自动对出料口进行关闭,同时消毒液自动通过进液口流入放置槽内,对器具进行浸泡,便于自动对使用完成的消毒液进行更换。



技术特征:

1.一种耳鼻喉科用治疗辅助设备,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端开设有放置槽(2),所述放置槽(2)的内壁顶端开设有连接槽(3),所述连接槽(3)的内壁连接有盖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2)通过进液机构(5)进行自动进液操作,所述放置槽(2)通过出液机构(6)进行自动排液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用治疗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机构(5)还包括有位移座(511),所述位移座(511)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并位于所述棘轮(507)的外壁,所述位移座(511)与所述底座(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512),所述底座(1)的内部位于所述位移座(511)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推动杆(513),所述推动杆(513)延伸进入所述连接槽(3)的内腔,所述位移座(5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出所述位移座(511)的齿板(514),所述齿板(514)与所述位移座(511)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5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用治疗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机构(6)包括有废液槽(601),所述废液槽(601)开设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所述废液槽(601)位于所述放置槽(2)远离所述存液槽(501)的一侧,所述废液槽(601)的内壁开设有出料口(602),所述出料口(602)与所述放置槽(2)相连通,所述底座(1)的外壁开设有排料口(603),所述排料口(603)与所述废液槽(601)相连通,所述出料口(60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挡板(604),所述挡板(60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605),所述连接轴(60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06),所述底座(1)的内部位于所述第一锥齿轮(606)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607),所述第二锥齿轮(6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608),所述第二丝杆(608)的外壁连接有滑块(609),所述滑块(609)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并延伸进入所述连接槽(3)的内腔,所述滑块(609)与所述底座(1)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6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用治疗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3)的内壁与所述盖板(4)的外壁相贴合,所述存液槽(501)的内壁与所述推板(504)的外壁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用治疗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505)的顶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第一丝杆(506)相匹配,所述卡块(508)的一端与所述棘轮(507)相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用治疗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座(511)的内部开设有供所述齿板(514)进行移动的位移槽,所述齿板(514)的外壁设置有棘齿,所述棘齿与所述棘轮(507)相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用治疗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51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推动杆(513)位于所述连接槽(3)内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用治疗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09)位于所述连接槽(3)内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斜面时,所述第一锥齿轮(606)与所述第二锥齿轮(607)相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用治疗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09)的外壁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丝杆(608)相匹配的滚珠。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用治疗辅助设备,涉及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壁顶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壁连接有盖板,所述放置槽通过进液机构进行自动进液操作,所述放置槽通过出液机构进行自动排液操作;所述进液机构包括存液槽,所述存液槽开设于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存液槽的内壁开设有进液口。本发明通过设置进液机构和出液机构,在打开放置槽时,自动打开出料口对内部的消毒液进行排出,放置槽内的消毒液通过出料口流入废液槽;在关闭放置槽时,自动对出料口进行关闭,同时消毒液自动通过进液口流入放置槽内,对器具进行浸泡,便于自动对使用完成的消毒液进行更换。

技术研发人员:刘岳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美淳医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