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导盲车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37190341发布日期:2024-03-01 12:59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导盲车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适用于导盲,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导盲车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上的自动导盲小车大多体积较大,使用不便,且功能单一,不能全面地满足盲人日常出行的需求;其次,目前的导盲小车,均是采用传统的充电方式,能耗高,且不环保;

2、现有的导盲小车方案中包括:基于stm32的牵引式导盲小车,其主要特点是腰带设计,通过腰带让导盲小车牵引使用者;电子导盲犬及其导盲绳,主要特点是通过牵引绳来进行导航定位;上述两种方案采用牵引绳的方式,灵活方便,但耐磨耐腐蚀性较差;基于红外传感几何特征识别的导盲小车,依靠红外传感器,并有路径记忆功能的导盲装置,此产品的突出特点是红外扫描,这些产品均无法十分准确的提供实时路况,在一定程度上给使用者的日常出行造成不便。

3、因此,需要一种新型自动导盲小车,具有更为全面、实用的功能,使盲人出行更加方便、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导盲车及其使用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导盲车功能单一、体积大不便于使用、能耗高、不环保等问题。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导盲车,包括伸缩杆、抓握部、移动采集装置以及座椅;

3、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抓握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采集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座椅可拆卸固定于所述伸缩杆的中部位置;

4、所述抓握部包括手柄以及语音提示模块,所述语音提示模块设于所述手柄上方,所述语音提示模块用于语音播报;

5、所述移动采集装置包括小车主体;固定于所述小车主体上方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以及视觉模块,所述视觉模块用于识别通行情况;与所述小车主体固定连接并驱动所述小车主体移动的多个转向轮;设置于所述小车主体侧面的红外测距模块,所述红外测距模块用于测量所述小车主体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6、优选的,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板、电机、光线传感器以及底座,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小车主体上方,所述太阳能板通过可旋转轴承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光线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方。

7、优选的,所述座椅包括座椅主体、连接杆以及支撑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座椅主体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旋钮,所述旋钮通过卡扣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杆,使所述座椅可通过所述旋钮可进行折叠,所述支撑杆固定于所述座椅主体下方。

8、优选的,所述抓握部还包括防误触翻盖以及远程通信模块,所述远程通信模块设于所述手柄上方,所述远程通信模块用于通知紧急联系人,所述防误触翻盖盖设于所述语音提示模块和所述远程通信模块。

9、优选的,所述抓握部还包括设于所述手柄靠近所述伸缩杆一侧的灯光开关按钮,所述灯光开关按钮用于控制设于所述小车主体四周的灯带。

10、优选的,所述智能导盲小车还包括设于所述小车主体内的智能路径规划模块,所述智能路径规划模块用于根据实时交通情况提供最佳的行进路径。

11、优选的,所述智能导盲小车还包括设于所述抓握部的健康监测模块,所述健康监测模块用于实时采集使用者的健康情况。

12、优选的,所述视觉模块包括openmv摄像头,所述openmv摄像头固定于所述小车主体上方。

13、优选的,所述移动采集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小车主体上方的天线。

14、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导盲小车的使用方法,包括:

15、通过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为所述智能导盲小车提供电能;

16、通过所述红外测距模块测量所述小车主体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当检测到所述小车主体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小于0.5米时,通过所述语音提示模块自动进行语音播报提醒使用者进行转向避障,同时所述抓握部会进行震动提醒;

17、通过视觉模块识别通行情况进行路况判断,并根据所述通行情况通过所述语音提示模块自动进行语音播报提醒;其中,所述通行情况包括行人、红绿灯以及斑马线。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导盲小车小巧的外观设计,方便携带和使用;多项实用功能,可以全面满足盲人日常出行需求,提高生活质量;通过红外测距模块和视觉模块,提高了智能导盲小车自动导航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夜晚自动点亮周围灯带的设计,提高了用户的出行安全性;采用太阳能板光伏自动追光系统,绿色环保,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多传感器的健康监测系统与远程通信模块系统的联合搭载多维度保障了盲人的出行安全;智能路径规划与实时交通反馈的结合应用将会是盲人出行新的刚需,这一功能的添加让导盲小车不再局限于避障,更注重于主动引导,让盲人可以准确无误的到达目的地;设计了一个可折叠的板凳,为盲人的长距离行走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可以作为置物架,为使用者减轻行走负担。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导盲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杆、抓握部、移动采集装置以及座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导盲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板、电机、光线传感器以及底座,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小车主体上方,所述太阳能板通过可旋转轴承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光线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导盲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座椅主体、连接杆以及支撑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座椅主体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旋钮,所述旋钮通过卡扣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杆,使所述座椅可通过所述旋钮可进行折叠,所述支撑杆固定于所述座椅主体下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导盲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握部还包括防误触翻盖以及远程通信模块,所述远程通信模块设于所述手柄上方,所述远程通信模块用于通知紧急联系人,所述防误触翻盖盖设于所述语音提示模块和所述远程通信模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导盲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握部还包括设于所述手柄靠近所述伸缩杆一侧的灯光开关按钮,所述灯光开关按钮用于控制设于所述小车主体四周的灯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导盲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导盲小车还包括设于所述小车主体内的智能路径规划模块,所述智能路径规划模块用于根据实时交通情况提供最佳的行进路径。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导盲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导盲小车还包括设于所述抓握部的健康监测模块,所述健康监测模块用于实时采集使用者的健康情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导盲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模块包括openmv摄像头,所述openmv摄像头固定于所述小车主体上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导盲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采集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小车主体上方的天线。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导盲小车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适用于导盲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智能导盲小车及其使用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导盲小车小巧的外观设计,方便携带和使用;通过红外测距模块和视觉模块,提高了智能导盲小车自动导航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夜晚自动点亮周围灯带的设计,提高了用户的出行安全性;采用太阳能板光伏自动追光系统,绿色环保,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多传感器的健康监测系统与远程通信模块系统的联合搭载多维度保障了盲人的出行安全;智能路径规划与实时交通反馈的结合应用将会是盲人出行新的刚需,这一功能的添加让导盲小车不再局限于避障,更注重于主动引导,让盲人可以准确无误的到达目的地。

技术研发人员:邹大鹏,李冰茹,李伊茗,李嘉胜,程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