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车载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31609发布日期:2023-12-21 06:50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诊车载病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载病床,尤其涉及一种急诊车载病床。


背景技术:

1、急诊车载病床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急救和救护车辆的移动医疗设备。这种病床旨在为急救人员提供一个稳定、安全、可调节和舒适的床位,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对病人进行初步治疗和监护。

2、专利号cn202210648155.0公开了一种带折叠看护椅的一体式车载病床,包括病床和看护椅,所述病床与看护椅为一体式固定结构,所述病床包括病床主体框架,病床主体框架的顶部前后两端分别竖直连接有床头屏和床尾屏,病床主体框架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洞,病床主体框架上设置有与矩形孔洞相适配的床板,病床主体框架上设置有床上安全带,床板通过床上安全带与病床主体框架活动相连,病床主体框架上的矩形孔洞内侧壁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置物凹槽,所述病床主体框架在床头的两条床腿间设置有一条横梁,所述床上安全带为四点式安全带,床上安全带包括两条肩部绑带和两条床用腰部绑带,肩部绑带与床用腰部绑带之间连接有飞机卡扣,病床主体框架的下方设置有与床板相连接的单摇系统,所述单摇系统包括支撑装置、伸缩杆和摇手装置,通过单摇系统将床板背部部分抬起0-75°的角度范围,所述病床主体框架底部连接有四个床腿固定件,床腿固定件上预留螺纹孔,可通过螺栓将病床固定于地面。

3、此专利解决病人中长途车载转运过程中转运效率低下、无法近距离护理病人、缺乏安全防护设施的问题;但无法避免患者在床上翻动的时跌落出床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急诊车载病床。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急诊车载病床,包括车载病床和辅助单元,所述车载病床的内腔穿插设置有辅助单元,所述车载病床包括床板及安装于床板上端面的床体,所述床体的上端面设置有床垫,两组所述床垫之间夹持设置辅助单元,急诊车载病床的结构设计紧凑,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车载空间,这有助于确保急救车内的其他医疗设备和人员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提高了救援效率;急诊车载病床的设计使其能够快速固定到车内并迅速释放,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应用医疗护理,这种特性对于急救工作非常重要,因为时间常常是关键,床体、床垫、和承载垫等组件构成了夹持机构,能够可靠地夹持患者床上,确保患者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对于在车辆行驶中的急救过程非常关键;床垫和配合机构之间的夹持机构是可调节的,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医疗人员的要求进行调整。这提供了灵活性,以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医疗护理。

4、优选的,所述床体包括承载片板垂直穿插设置于承载片板两端的支撑竖杆,两组所述支撑竖杆的内端面安装有第一弹轴,两组所述第一弹轴的正上方设置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正下方位置安装第一震动机,通过安装的支撑竖杆与承重板对整体装置进行一个向上的稳定支撑性,使车载病床保持在一个稳定状态,且通过外接电机带动第一震动机进行缓慢震动,且承重板与第一弹轴之间进行震动配合,使躺在床上的患者处于一个微按摩状态,从而缓解患者的整体疲劳性,放松患者的心态。

5、优选的,所述床垫包括垫板及安装于垫板正上方的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的侧端面通过衔接片与内凹垫活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辅助单元包括承载垫及安装于承载垫下端面的配合机构,所述承载垫的上端面边缘设置有枕头。

7、优选的,所述配合机构包括托起块及设置于托起块两侧端面的承载架,所述托起块的另一两端面设置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上方承载承载垫的下端面,通过设置的定位板向上托举设置的承载垫,使整体装置在具备一定缓冲弹力的同时,增加整体装置的稳定性。

8、优选的,所述承载架包括架体及安装于架体上端面中间位置的中凸片板,所述中凸片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开设槽,所述中凸片板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开设槽,通过设置的中凸片板将架体分隔为两组内凹的第一开设槽与第二开设槽,从而向上托举内凹垫,避免患者在床上翻动的时跌落出床体,提高了整体装置的患者使用安全性。

9、优选的,所述配合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托起块内腔壁顶部的加强架,所述加强架的下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穿插筒,上下两端垂直设置的所述加强架之间通过穿插筒夹持配合箱的上下两端面,通过加强架、配合箱与穿插筒之间的穿插配合,使加强架与配合箱成为一个可拆卸机构,且箱体能够向上给与托起块的内腔壁底部进行支撑,在箱体的上端面放置有熏蒸药包,在患者躺在床体上时,腰部与托起块的上端面直接接触,熏蒸药包的熏蒸时产生的药物气体能够直接接触患者的背部,对患者的背部进行熏蒸,从而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10、优选的,所述配合箱包括箱体及开设于箱体下端面四角位置的加强件,所述箱体的上下两端面开设有内凹槽,上下设置的两组所述加强架侧端面穿插设置于内凹槽的内腔,使加强架与配合箱成为一个整体。

11、优选的,所述枕头包括安装板及安装于安装板上端面两侧的第二弹轴,所述第二弹轴的顶部位置设置软垫,所述软垫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第二震动机,患者能够由上向下平躺在车载病床的正上方,通过设置的弹性板与倾斜内陷设置的内凹垫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托举,且能够通过设置的承载垫对患者的背部脊椎部位进行承托,通过突显出承载垫之间的托起块对患者的腰部进行托举,且患者的头部平整放置在枕头的正上方,通过设置的外接电机带动第二震动机进行缓慢升降,且软垫通过第二弹轴与安装板之间进行弹性配合,能够具备一定的缓冲能力,以用来适应患者不同高度的肩颈舒适度。

12、优选的,所述第一震动机与第二震动机均与外界电机电性连接,使车载病床与辅助单元成为一个整体,夹持机构的设计有助于确保患者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这有助于减少患者在车辆运动中的不稳定性和可能的损伤,通过第一震动机和第二震动机的电气连接,车载病床和辅助单元可以成为一个整体,这为医疗设备的电力供应提供了方便。这允许医护人员使用急救设备,如监护仪或呼吸机等,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护理,整个设计考虑到医疗人员的需要,以确保他们能够轻松地操作急诊车载病床,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这有助于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和患者护理的质量。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4、1、患者能够由上向下平躺在车载病床的正上方,通过设置的弹性板与倾斜内陷设置的内凹垫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托举,且能够通过设置的承载垫对患者的背部脊椎部位进行承托,通过突显出承载垫之间的托起块对患者的腰部进行托举,且患者的头部平整放置在枕头的正上方,通过设置的外接电机带动第二震动机进行缓慢升降,且软垫通过第二弹轴与安装板之间进行弹性配合,能够具备一定的缓冲能力,以用来适应患者不同高度的肩颈舒适度。

15、2、通过设置的中凸片板将架体分隔为两组内凹的第一开设槽与第二开设槽,从而向上托举内凹垫,避免患者在床上翻动的时跌落出床体,提高了整体装置的患者使用安全性。

16、3、通过设置的定位板向上托举设置的承载垫,使整体装置在具备一定缓冲弹力的同时,增加整体装置的稳定性,通过安装的支撑竖杆与承重板对整体装置进行一个向上的稳定支撑性,使车载病床保持在一个稳定状态,且通过外接电机带动第一震动机进行缓慢震动,且承重板与第一弹轴之间进行震动配合,使躺在床上的患者处于一个微按摩状态,从而缓解患者的整体疲劳性,放松患者的心态。

17、4、通过加强架、配合箱与穿插筒之间的穿插配合,使加强架与配合箱成为一个可拆卸机构,且箱体能够向上给与托起块的内腔壁底部进行支撑,在箱体的上端面放置有熏蒸药包,在患者躺在床体上时,腰部与托起块的上端面直接接触,熏蒸药包的熏蒸时产生的药物气体能够直接接触患者的背部,对患者的背部进行熏蒸,从而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18、5、急诊车载病床的结构设计紧凑,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车载空间,这有助于确保急救车内的其他医疗设备和人员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提高了救援效率;急诊车载病床的设计使其能够快速固定到车内并迅速释放,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应用医疗护理,这种特性对于急救工作非常重要,因为时间常常是关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