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用穴位贴敷、制备方法及应用

文档序号:37018134发布日期:2024-02-09 13:10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用穴位贴敷、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穴位贴敷、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1、膝骨关节炎(koa)在中医属“膝痹、骨痹”等范畴,古代医家均认为改变与患者年龄、体质、季节等相关,病因病机有风寒湿邪、肝脾肾等脏腑亏虚、经络瘀滞、痰饮湿阻等,而临床中,肾虚血瘀证是该病的证型之一,与这类人群肾精亏虚,肾精虚久多血瘀,虚实夹杂是该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主要病机有关。

2、肝肾亏虚型、痰瘀交阻型作为《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三大证型之一,符合临床上koa虚实夹杂的常见病机表现。《黄帝内经》云“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其发生是原本的肾虚和继发性的血瘀,则外感淫邪则为诱因。在虚与实的关系中,中老年患者由于肝肾不足导致筋骨失养,初病在经络,后深入筋骨,而气血不足,运行不畅。

3、血脉瘀阻,流注于关节,加之在外感淫邪等诱因下,容易导致膝发而为骨痹,该痹证为临床上常见的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临床上的症状主要表现患者多见患处红肿,局部胀痛拒按,痛有定处、活动能力欠佳,关节屈伸不利,可伴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失眠健忘,舌质紫黯,有瘀斑,苔少薄白,脉弦细涩等。肾虚血瘀证为虚实夹杂,治疗该病证的根本在于补肾益精,辅以活血化瘀,精足则筋骨可养,瘀化则血脉通畅。

4、膝骨关节炎的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骨性肥大和行走功能障碍。本病以中老年人居多,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膝骨关节炎的西医治疗以非甾体抗炎药、软骨保护剂、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等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为主,到目前为止,尚无哪种药物能明显逆转骨关节炎的病理进展,而手术治疗医疗费用昂贵、并发症较多。

5、穴位贴敷是一种重要的中医外治疗法,属于经皮给药的重要治疗手段,其融合了传统的针灸治疗和药物治疗,本质是一种将药物、穴位、经络融合为一体的疗法。经络为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串联上下、沟通表里,将脏腑和体表相联络而形成一个整体,使机体功能维持相对平衡、协调的状态。穴位贴敷疗法将自拟组方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上,可通过经络效应、有效成分刺激,经皮肤吸收而发挥多重功效。

6、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采用穴位贴敷的给药方式用来治疗膝骨关节炎,尤其是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外用穴位贴敷、制备方法及应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外用穴位贴敷,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

3、菟丝子45~55质量份、补骨脂45~55质量份、槲寄生45~55质量份、五加皮45~55质量份、川芎45~55质量份、伸筋草45~55质量份、花椒15~25质量份。

4、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用穴位贴敷,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

5、菟丝子50质量份、补骨脂50质量份、槲寄生50质量份、五加皮50质量份、川芎50质量份、伸筋草50质量份、花椒20质量份。

6、更进一步的改进,一种外用穴位贴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将菟丝子、补骨脂、槲寄生、五加皮、川芎、伸筋草和花椒共同打粉并混合均匀,得到药粉;

8、将药粉加蜂蜜及水,调至糊状即得。

9、更进一步的改进,药粉、水、蜂蜜的质量比为100:(30~100):(10~50)。

10、更进一步的改进,一种外用穴位贴敷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应用。

11、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膝骨关节炎为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

12、更进一步的改进,将所述外用穴位贴敷贴敷于膝关节局部。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4、1、本发明所述外用穴位贴敷是由天然药用原料制成,涂敷在人体膝关节局部,对局部穴位或皮肤有渗透作用,对膝骨关节炎有治疗作用,尤其是对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有特别的疗效。

15、2、本发明所述外用穴位贴敷无医源性感染,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

16、3、本发明所述外用穴位贴敷的制备和使用都十分方便,应用范围广。

17、4、菟丝子、补骨脂、槲寄生、五加皮、川芎、伸筋草和花椒相互配伍,具有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外用穴位贴敷,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用穴位贴敷,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用穴位贴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用穴位贴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粉、水、蜂蜜的质量比为100:(30~100):(10~5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用穴位贴敷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用穴位贴敷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膝骨关节炎为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用穴位贴敷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外用穴位贴敷贴敷于膝关节局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穴位贴敷、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菟丝子45~55质量份、补骨脂45~55质量份、槲寄生45~55质量份、五加皮45~55质量份、川芎45~55质量份、伸筋草45~55质量份、花椒15~25质量份。本发明所述外用穴位贴敷对膝骨关节炎有治疗作用,尤其是对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有特别的疗效。

技术研发人员:栾国瑞,杨永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