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文档序号:36867789发布日期:2024-02-02 20:4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1、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正常人每日大约有9l液体进入胃肠道,通过肠道对水分的吸收,最终粪便中水分仅约100~200ml。若进入结肠的液体量超过结肠的吸收能力或(和)结肠的吸收容量减少,就会导致粪便中水分排出量增加,便产生腹泻。临床上按病程长短,将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周之内,大多系感染引起。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发病原因更为复杂,可为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所致。导致腹泻的病因比较复杂,如感染、中毒、药物、其它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急性坏死性肠炎、食物过敏等)可导致急性腹泻,肠道感染性疾病、肠道非感染性炎症、肿瘤、小肠吸收不良、肠动力疾病、胃部和肝胆胰疾病、全身疾病可导致慢性腹泻。

2、小儿腹泻属于腹泻中比较特殊的病种。小儿大便次数增多、性状发生变化,在未明确确切病因之前统称为小儿腹泻病。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小儿腹泻发病频繁,每个儿童一年内至少发生一次腹泻,腹泻发病率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急性腹泻对小儿消化系统功能影响较大,易导致小儿营养吸收不良,影响身体发育。西医治疗主要以止泻药、调整肠道菌群药物以及肠黏膜保护剂等治疗方法,代表性药物有洛哌丁胺、三联活菌素片、诺氟沙星、蒙脱石散等,但对于提升儿童肠胃功能不起根本作用。而且西药治疗副作用强,例如洛哌丁胺是一种常用的抗过敏药物,主要用于缓解过敏症状,如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然而,使用洛哌丁胺也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比如睡意和嗜睡、口干和口苦、头晕和乏力、消化不良、过敏反应。

3、目前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的中成药有肠炎宁片(口服药),丁桂儿脐贴(外用软膏剂),因此可供选用的中成药少。例如,专利申请号:cn20131047327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公开了一种中药,尤其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该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黄连、诃子、砂仁、焦山楂、厚朴、苍术、茯苓、吴茱萸、甘草、太子参、白芷、淮山、木香、枳壳、醋白芍和丁香16味中药组成。cn202010706779,发明名称:治疗儿科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治疗儿科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中药组合物由乌梅、陈皮、车前子、白芷、丁香、莲子、羌活、砂仁、木香、白头翁、苦参、厚朴、轮环藤、金钱草和荔枝核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乌梅3-10份;陈皮20-35份;车前子1-6份;白芷2-8份;丁香9-22份;莲子15-25份;羌活3-8份;砂仁4-12份;木香4-7份;白头翁2-6份;苦参1-4份;厚朴2-6份;轮环藤6-14份;金钱草8-15份;荔枝核30-45份。cn202010991643,发明名称:一种外用健脾胃消食贴膏的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外用健脾胃消食贴膏是由以下成分组成,鸡内金、丁香、砂仁、肉桂、茯苓、厚朴、白术、苍术、草豆蔻、木香及冰片、苯甲酸钠、月桂氮卓酮。目前报道治疗腹泻的中药原料药味较多,不便于临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和用途。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外用制剂:

3、木香14-26份、丁香14-26份、厚朴23.3-43.3份、花椒14-26份、砂仁7-13份、胡椒7-13份。

4、进一步优选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外用制剂:

5、木香20份、丁香20份、厚朴33份、花椒20份、砂仁10份、胡椒10份。

6、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由所述的原料的原生药粉、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和/或助剂和/或基质材料制备成外用制剂。

7、其中,所述的外用制剂是乳膏剂、软膏剂、凝胶剂、涂膜剂、酒剂、搽剂、酊剂、喷雾剂、气雾剂、贴膏剂、散剂。

8、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9、a、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

10、b、加水或有机溶剂提取,浓缩,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和/或助剂和/或基质材料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制剂。

11、进一步优选地,它包括如步骤:

12、a、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

13、b、取丁香、砂仁、花椒,加水煎煮,单独收集挥发油。水煎液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制备成浓缩液1;

14、c、称取木香、厚朴、胡椒,加入乙醇回流提取,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制备成浓缩液2;

15、d、将b步骤的浓缩液1和c步骤的浓缩液2合并,浓缩成稠膏,加入b步骤制备的挥发油,再加入其它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和/或助剂和/或基质材料,混合,制备成常用的外用制剂。

16、其中,药学上可接受的溶剂可以为水、醇(例如乙醇、丙二醇、丙三醇)、油(例如矿物油、植物油或动物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提取液也可先浓缩为稠膏,也可经过醇沉、滤膜、色谱柱、活性炭脱色等其他方式进行精制处理。

17、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具有行气、止痛、止泻的药物中的用途。

18、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腹泻的药物中的用途。

19、其中,所述的药物是治疗急性腹泻的药物。

20、其中,所述的药物是治疗慢性腹泻、肠道易激综合征的急性发作期的药物。

21、其中,所述的药物是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

2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以厚朴、丁香为君药,燥湿、化痰、温阳、行气四法并用,以温煦阳刚之气化解中焦湿、痰两大致病因素;木香醒脾、砂仁升脾气,共为臣药,断痰湿之源,且木香与丁香同用,增强理气调中、止痛止泻之功,砂仁与厚朴同用,增强化湿行气、温中止泻之效;以花椒、胡椒为佐药,增强全方温中、散寒、行气之功效。全方以温中理气以止泻,健脾和胃以祛痰湿,君臣相携,佐使得力,标本兼治。

2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温胃行气止泻、提升胃肠运化功能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成穴位、腹部皮肤给药,通过温胃散寒、行气止泻起到治疗小儿急性/慢性腹泻的作用。

2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止泻作用,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可用于急性腹泻、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的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用药选择。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外用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外用制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所述的原料的原生药粉、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和/或助剂和/或基质材料制备成外用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制剂是乳膏剂、软膏剂、凝胶剂、涂膜剂、酒剂、搽剂、酊剂、喷雾剂、气雾剂、贴膏剂、散剂。

5.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7.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具有行气、止痛、止泻的药物中的用途。

8.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腹泻的药物中的用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是治疗急性腹泻、慢性腹泻、肠道易激综合征的急性发作期的药物。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是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外用制剂:木香14‑26份、丁香14‑26份、厚朴23.3‑43.3份、花椒14‑26份、砂仁7‑13份、胡椒7‑13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止泻作用,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可用于急性腹泻、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的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用药选择。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潘晓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