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内光纤辅助治疗装置

文档序号:37167440发布日期:2024-03-01 12:09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管内光纤辅助治疗装置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血管内光纤辅助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1、微创介入治疗是在影像导引下进行的,以最小的创伤(不用切皮,仅有穿刺针眼)将器具或药物置入到病变组织,对其进行物理、机械或化学治疗的微创技术。其应用深入到如眼科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及肿瘤治疗多个领域,微创介入治疗以其疗效确切,创伤小,靶向性强而逐步发展成为精准个性化治疗领域重要的方向。

2、导丝及导管在介入治疗中使用十分频繁,其配合使用可以在介入治疗中起到精准释药、造影定位、定点血栓消融、肿瘤栓塞等治疗效果。导丝与导管在材质及工艺上多方面匹配可以为微创治疗提供更多的手术方式,比如在一些特殊导管中可通过导管达到机械抓手,球囊或支架机械支撑的效果。光辅助治疗在临床疾病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结合光进行介入治疗的新方式也在逐步发展过程中,其对介入治疗使用的导管及导丝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传统的导丝主要考虑导丝的顺应性,操作性、安全性以及药物释放效果等,对于外界光源的有效传导性极其与导管的匹配性并未过多考虑,当药物成分具有一定粘性时,药物会堵塞灌注孔,降低光的传导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管内光纤辅助治疗装置,该装置可将液体药物均匀的喷涂于血管或组织表面,同时在激光作用下促进喷涂的药物发挥作用,提高药物的喷涂效果,该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的灌注装置存在的光源传导效果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血管内光纤辅助治疗装置,包括:

4、外管体,外管体导入血管一端设置有多个灌注孔,灌注孔环向分布于外管体侧壁上,灌注孔至少包括两种形状,两种形状的灌注孔于外管体上交替和/或交错排列;

5、光纤导丝,光纤导丝设置于外管体内部,光纤导丝与外管体之间形成灌注腔。

6、上述方案中,外管体作为伸入血管的组件之一,其导入血管一端环向分布的多个灌注孔用于将灌注腔内的药剂以喷射状均匀的覆盖至血管内壁,使得药剂落在血管内壁后呈连续状态,在血管内壁形成一层均匀的药剂层;将灌注孔设置为两种形状,适合于液态、凝胶态等不同状态药物的喷射释放,避免药物将灌注孔堵塞,影响后续光纤照射作用的发挥;在光纤的照射作用下,血管内壁上的药剂层发挥作用,实现治疗的目的。

7、进一步地,两种不同形状的灌注孔于外管体上的排列方式包括纵向交替排列、横向交替排列、纵向和横向均交替排列以及纵向交错排列中的一种。

8、上述方案中,将不同形状的灌注孔以纵向交替、横向交替、纵向和横向均交替、纵向交错等方式均匀的分散于外管体管壁上,可充分提高药剂喷射效果,避免由于某一灌注孔堵塞,造成药剂喷射不均匀的问题发生。

9、进一步地,两种不同形状的灌注孔包括圆形孔和条形孔。

10、进一步地,圆形孔的直径为80-120um,条形孔的长度为300-400um,宽度为80-120um,条形孔四角设置为弧形。

11、进一步地,圆形孔和条形孔之间的距离为150-200um。

12、进一步地,还包括柔性探头,外管体导入血管一端设置为封闭式或敞开式两种形式;

13、当外管体导入血管一端设置为封闭式时,柔性探头设置于外管体自由端;

14、当外管体导入血管一端设置为敞开式时,外管体自由端设置有端孔,柔性探头设置于光纤导丝自由端,柔性探头贯穿端孔设置于外管体外部。

15、上述方案中,柔性探头的主要是作为外管体顺利置入血管患处的探索部件,其为双螺旋结构,柔性探头具有一定的柔性,可随着血管的弧度发生弯曲,减少对血管内壁的损伤,带动外管体顺利的置入血管内部。当外管体导入血管一端设置为封闭式时,柔性探头设置于外管体自由端,柔性探头与外管体为固定连接,柔性探头和外管体上均设置有显影标识,外管体上的显影标识设置于灌注孔的边界处,使用时,在外界显影装置的辅助下,将柔性探头先插入血管内部,通过柔性探头带动外管体沿着血管不断深入,直达患处,使得外管体的灌注孔与血管内的患处对齐,然后通过外界灌注装置向灌注腔内灌注药剂,并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灌注腔内的药剂以喷射状从灌注孔内喷出。

16、当外管体导入血管一端设置为敞开式时,外管体自由端设置有端孔,柔性探头设置于光纤导丝自由端,柔性探头贯穿端孔设置于外管体外部,此时,外管体以及柔性探头的相同位置上也设置有显影标识,柔性探头与光纤导丝固定连接,使用时,使用目前临床上现有的导丝装置插入外管体内,从外管体前端的端孔处穿出,在导丝装置的牵引下,将外管体置入血管内,在外界显影装置的辅助观察下,确定外管体上的灌注孔与血管内的患处对齐,然后将导丝装置从外管体内抽出,再将柔性探头插入外管体内,在柔性探头的带动下,将光纤导丝置于外管体内,提高光纤导丝置入时的顺滑性;置入后,光纤导丝前端的柔性探头从外管体的端孔处伸出,将端孔进行封堵,此时通过外界灌注装置向灌注腔内灌注药剂,并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灌注腔内的药剂以喷射状从灌注孔内喷出,即可实现靶向给药、靶向治疗的目的。

17、进一步地,光纤导丝贯穿外管体时,光纤导丝与柔性探头之间设置有封堵件,封堵件用于封堵端孔。

18、上述方案中,封堵件分别与光纤导丝和柔性探头固定连接,封堵件的直径大于端孔的直径,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对端孔的封堵效果,避免在外界压力下药剂从端孔溢出,进而提高药剂的喷射状态和喷射效果。

19、进一步地,柔性探头设置为螺旋形。

20、上述方案中,柔性探头设置为双螺旋形结构,其具有弯曲性能,可根据弧度在血管或外管体内顺滑的移动,降低对血管或外管体内壁造成机械损伤,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21、进一步地,柔性探头和外管体前端均设置为弧形面。

22、上述方案中,弧形面可提高器件的顺滑性,降低与血管内壁的刚性接触,进而降低对血管内壁的损伤,提高器件的置入的效率和效果,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23、进一步地,光纤导丝包括套管和光纤纤维,光纤纤维设置于套管内部,套管上设置有透光区,透光区与灌注孔对应设置。

24、上述方案中,套管用于包裹光纤纤维,光纤纤维至少设置有一根,光纤纤维作为治疗的光源,用于激活或提高药剂的作用效果;套管为透明材质制成,套管内壁上设置有一层不透光的涂层,可以将光纤发射的光进行屏蔽,套管上与灌注孔相对应的位置未设置涂层,光纤纤维发射的光可透过套管照出后作用于血管内壁的药剂上,实现靶向辅助治疗。光纤导丝的末端与外界激光光源连接。套管上每间隔1-2cm设置有一环形显影标识,在外界显影装置的辅助下用于确定光纤导丝相对于外管体的位置。

25、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26、本发明中的装置可通过微创的方式伸入至血管患处,通过外管体和光纤导丝之间的灌注腔向血管内注入治疗药剂,药剂通过灌注孔均匀释放进入血管内,并在光纤导丝的辅助作用下促使药剂作用的发挥,提高药剂的治疗作用;使用的药剂可为光敏性液体药物,也可以为光敏性水凝胶类物质,药物在使用时,均匀分散至血管内壁可提高治疗作用,因此,将灌注孔设置为两种不同形态,不同形态的灌注孔使得药剂均匀喷出并分散于血管内壁,提高药物与血管内壁的接触,同时,不同形态的灌注孔也可增加光线对血管内壁药物的照射面积,提高药效发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