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37468479发布日期:2024-03-28 18:51阅读: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复合物,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1、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主要特征是患者的动脉血压升高,表现为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升高。西药的降压药具有降压的功能,并有预防控制靶器官损伤的效果。高血压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而且是脑卒中、冠心病等发病主要诱因,治疗预防高血压能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临床上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提高患者血压控制管理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高血压在传统中医中属于“眩晕”、“头痛”等疾病的范畴,随着对高血压研究的深入,目前仍以从肝肾论治为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方向(景雅婷,王凤荣.高血压病从肝肾论治,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4):49-50)。其病理机制与肝、肾相关,多表现为肝肾阴虚,这一点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的成书时代(周仲英.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03-420)。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肝肾阴虚证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更为多见,接近77.78%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表现为肝肾阴虚引起的(周芳.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评价,2019,7(19),7-8)。《景岳全书·眩晕》:“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蒲辅周医疗经验·眩晕》曰:“眩晕总不离肝肾,其病在肝,其本在肾。”。肝肾阴虚既是引起眩晕病的直接病理因素,又可作为间接因素而使亢阳上扰、瘀血内停、痰湿内生致病。

3、钙离子拮抗剂是目前降压的首选药物之一,然而在国际上大多数学者曾认为其在高血压治疗中弊大于利,一度予以否定以硝苯地平为代表的钙离子拮抗剂。但是临床上钙离子拮抗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硝苯地平应用较多,西药药物的双重性(治疗作用和副作用),决定了西药伴随的副作用,还有个体耐受差异等问题,限制了西药的治疗。患者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引发血压不稳定。首先,高血压的患者需要坚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时常忘记服药、服用者又担心药物的副作用,不喜欢长期服用降压药;其次,最应该注意的副作用就是过度降压,所谓过度降压是指因降压作用的过度引起的脑、心、肾等重要脏器循环障碍,进而影响生命预后,对于高龄、动脉硬化患者在治疗时尤应注意。众所周知过度降压与心肌缺血的关系,血压下降可引起冠脉狭窄处血流量的下降,从而加重心肌缺血程度。第三,降压药的合用虽通过相加作用而提高疗效,但有时反而易诱发副作用。第四,撤药(中断)或出现反跳症候群。长期应用降压剂形成并维持的血压“稳定状态”,药物一旦中断,血压则急剧升高,或出现交感神经亢进症状。由于上述的原因造成了血压的不稳定,血压的升高,导致靶器官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复合物具有滋补肝肾、化痰散瘀、疏通脉络、熄风止痉的功效,达到标本同治,经临床实践证实具有良好的降压、稳压的作用。

2、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3、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复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旱莲草9~20份、女贞子9~20份、当归6~15份、菟丝子9~15份、熟地黄6~20份、豨莶草9~20份、臭梧桐9~20份、夏枯草6~12份、地龙干9~12份、桃仁6~15份、赤芍9~15份、白术9~30份、黄芪9~30份。

4、优选的,所述中药复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旱莲草10~18份、女贞子10~18份、当归9~12份、菟丝子10~12份、熟地黄8~18份、豨莶草10~18份、臭梧桐10~18份、夏枯草7~10份、地龙干10~11份、桃仁9~12份、赤芍10~12份、白术10~20份、黄芪12~20份。

5、优选的,所述中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1)将中药原料与水混合浸泡后,煎煮,得到第一煎煮液和第一药渣;

7、2)将第一药渣与水混合,煎煮至药液体积为原体积的30~63%,得到第二煎煮液和第二药渣;

8、3)将第二药渣与水混合,煎煮至药液体积为原体积的30~64%,得到第三次煎煮液;

9、步骤1)中所述中药原料与水的用量比为1g:2~6ml,所述浸泡的时间为15~35min,所述煎煮的时间为10~30min;

10、步骤2)和3)中所述中药原料与水的用量比为1g:1~5ml,煎煮10~25min。

11、优选的,取所述第一次煎煮液、第二次煎煮液和/或第三次煎煮液,浓缩清膏,加糖或蜜,收膏,分装,制得煎膏剂。

12、优选的,将所述第一煎煮液、第二煎煮液和/或第三次煎煮液浓缩成浸膏,干燥获得干浸膏。

13、优选的,取所述干浸膏、糊精,用乙醇润湿制粒,80℃以下干燥,制得颗粒剂。

14、优选的,取所述干浸膏加热至60~70℃,搅拌熔化,将轻质氧化镁、滑石粉及淀粉依次加入混匀,在60℃以下干燥至含水量3%以下,然后粉碎成14目以下的颗粒,最后加入硬脂酸镁、滑石粉混匀,过12目筛整粒、压片、包衣。

15、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复合物在制备降高血压药物中应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本发明所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复合物建立了治疗以滋补肝肾、化痰散瘀、疏通脉络、熄风止痉为主、佐以降血压的治疗方法。其中,女贞子、旱莲草滋补肝肾、柔肝养肝、益精,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利血脉为主药。配菟丝子温肾助阳,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行阳退阴。夏枯草袪肝风、散结气而解内热。桃仁和当归活血化瘀,桃仁消瘀药,瘀血去则新血清而易生,当归生血药,新血生则瘀血滑而易去。地龙干清热解痉、通经活络,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相配软化血管以防迫血妄行。白术健脾利湿、祛除痰饮之邪、治痰饮眩晕。黄芪有补气之功,补气行滞、补气摄血、补气生津,与血相辅维持血脉功能的正常。佐以豨莶草、臭梧桐降压治其标。君、臣、佐相互配合以加强功效,起到了降压和稳压作用。

18、以上诸药共奏滋补肝肾、化痰散瘀、疏通脉络、熄风止痉的功效,达到标本同治,具有良好的降压稳压作用。本发明所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复合物经长期临床实践证实具有良好的治疗高血压作用,并有安定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应用中无副作用的反映。

19、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降压、改善症状、改善情绪、改善代谢、提高生活质量、增效减毒、靶器官保护、减撤西药等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旱莲草9~20份、女贞子9~20份、当归6~15份、菟丝子9~15份、熟地黄6~20份、豨莶草9~20份、臭梧桐9~20份、夏枯草6~12份、地龙干9~12份、桃仁6~15份、赤芍9~15份、白术9~30份、黄芪9~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旱莲草10~18份、女贞子10~18份、当归9~12份、菟丝子10~12份、熟地黄8~18份、豨莶草10~18份、臭梧桐10~18份、夏枯草7~10份、地龙干10~11份、桃仁9~12份、赤芍10~12份、白术10~20份、黄芪12~20份。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所述第一次煎煮液、第二次煎煮液和/或第三次煎煮液,浓缩清膏,加糖或蜜,收膏,分装,制得煎膏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煎煮液、第二煎煮液和/或第三次煎煮液浓缩成浸膏,干燥获得干浸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所述干浸膏、糊精,用乙醇润湿制粒,80℃以下干燥,制得颗粒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所述干浸膏加热至60~70℃,搅拌熔化,将轻质氧化镁、滑石粉及淀粉依次加入混匀,在60℃以下干燥至含水量3%以下,然后粉碎成14目以下的颗粒,最后加入硬脂酸镁、滑石粉混匀,过12目筛整粒、压片、包衣,成片剂。

8.权利要求1或2所述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复合物在制备降高血压药物中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复合物,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所述中药复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旱莲草9~20份、女贞子9~20份、当归6~15份、菟丝子9~15份、熟地黄6~20份、豨莶草9~20份、臭梧桐9~20份、夏枯草6~12份、地龙干9~12份、桃仁6~15份、赤芍9~15份、白术9~30份、黄芪9~30份。本发明的中药复合物为纯中草药制成,通过各中药之间君、臣、佐相互配合以加强功效,起到了降压和稳压作用,对于高血压的疗效较高,标本兼治,无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小,临床症状消失迅速,治愈后无反弹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林贤宗,王辰峙,陈锦秀,刘鑫逸,李沛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理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