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伏阻生尖牙助萌辅助装置及助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59808发布日期:2024-03-28 18:43阅读:12来源:国知局
埋伏阻生尖牙助萌辅助装置及助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埋伏阻生尖牙助萌辅助装置及助萌方法。


背景技术:

1、尖牙埋伏阻生在正畸临床中较为常见,其发生率仅次于第三磨牙,在正畸门诊患者中约占2.05%,甚至更高。可致乳牙滞留、牙齿排列异常、咬合功能紊乱、邻牙牙根吸收或发育异常等系列问题,甚至引起囊性病变,对患者身心健康危害较大。

2、目前治疗选择为外科手术开窗结合正畸牵引助萌使其排列到牙弓理想位置。主要有以下3个要点环节:外科手术开窗,辅助装置粘接,正畸加力牵引助萌。具体的,首先,借助x线、cbct等辅助检查确定其位置,设计牵引助萌路径、外科手术开窗入路,然后手术开窗;牙面粘接牵引助萌辅助装置;采用正畸加力附件将辅助装置与口内支抗装置连接,最后正畸手段牵引助萌,使其排列到目标位置。

3、外科角度最适宜的手术路径、牢固粘接可靠牵引助萌装置(减少创伤的重要因素)、助萌过程中对目标牙的可靠控制是埋伏阻生尖牙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目前常采用的牵引助萌装置有带链舌侧扣、正畸托槽等。但存在缺陷如下:

4、(一)对粘接位置、粘接强度要求及外科手术要求均相对较高。外科手术开窗的目的为暴露牙齿,为粘接牵引助萌装置提供条件,其手术路径选择受埋伏阻生牙齿位置、牙冠形态及其与邻牙牙根空间关系限制,例如,由于尖牙牙冠解剖形态的特点,传统采用的成品正畸托槽或舌侧扣无法牢靠粘接到尖牙牙冠的任意位置,粘接位置较局限,因此以往在对埋伏阻生尖牙进行外科手术开窗时需首先考虑为助萌辅助装置提供良好的粘接位置和足够的粘接面积,导致外科医生无法从手术最简单、损伤最小的角度去设计手术入路,可能因为达到满足传统辅助装置粘接需求而需改变手术入径位置、扩大术区面积等,同时牙齿出龈路径长,出龈路径越长则治疗疗程越长,治疗中发生目标牙牙根吸收、根骨粘连等导致助萌失败的概率越高,产生邻牙损伤、术区感染、助萌装置脱落等并发症的概率也越高。还可能造成损伤增大、去骨量增加、手术探查深度增加、邻牙牙根损伤风险加大、患者术后感染风险提高、术后愈合时间延长等问题。

5、因此提高助萌辅助装置粘接面对牙冠解剖外形的适合度,即为辅助装置设计能与牙冠任意位置吻合的个性化底板,可提高埋伏阻生尖牙助萌成功率,有效降低埋伏尖牙开窗助萌的手术风险、减少患者痛苦及术后、术中并发症。

6、(二)对正畸力施加也存在限制,无法完全有效满足临床治疗和患者需求。

7、成品正畸托槽或舌侧扣在成功粘接后需与口内支抗部件形成力学连接后方可移动牙齿,对于埋伏阻生尖牙托槽或舌侧扣多数情况会被完全包裹在牙龈甚至牙槽骨内,临床多采用结扎丝、拉簧或直接采用带链舌侧扣的链状结构伸出组织与支抗结构连接,因此只能为牙齿助萌提供单一方向的拉力,且力量大小、方向不可控,同时结扎丝、拉簧使用过程中也易发生松动、折断等故障,增加了安全隐患。

8、因此辅助装置的耐用性、抗折性与支抗装置连接方式的灵活性和连接的牢靠程度有必要提高。

9、综上可见,设计一种粘接位置灵活、自身强度高、耐用性好、可匹配任意外科手术开窗暴露牙冠位置、可与开口内支抗装置形成牢靠连接并匹配任意方向、角度、大小的正畸加力需求,同时提高治疗中患者安全性的辅助装置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难以满足粘接位置要求、外科手术要求、正畸加力需求,手术入路无法做到损伤最小、安全性较低等问题,提供一种埋伏阻生尖牙助萌辅助装置及助萌方法。

2、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3、埋伏阻生尖牙助萌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具有与患者牙冠形态匹配的粘接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埋伏阻生尖牙助萌辅助装置还包括穿骨龈部2以及连接部3,底板1通过穿骨龈部2与连接部3固定连接。

4、优选的,穿骨龈部2具有一柱状本体。

5、优选的,柱状本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隧道穿孔201。

6、优选的,隧道穿孔201穿透柱状本体,所述隧道穿孔201的截面呈圆形或者菱形或者三角形或者椭圆形。

7、优选的,连接部3包括圆润不伤人的卡头,卡头上设置有一字型槽沟或者十字型槽沟301。

8、优选的,卡头颈部有环形槽沟302或者穿骨龈部2上设置有环形槽沟302。

9、优选的,底板1、穿骨龈部2以及连接部3为3d打印一体成型。

10、优选的,3d打印材料为钴铬合金或者钛合金。

11、埋伏阻生尖牙助萌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2、1】通过三维重建技术获取患者埋伏阻生尖牙位置与邻牙位置关系;

13、2】根据步骤1】来确定外科手术入口、牙面暴露位置、面积大小;cbct牙齿位置三维分析、口内检查、咬合关系分析,以确定埋伏尖牙牵引助萌路径;

14、3】提取三维重建数据,重建埋伏阻生尖牙的牙冠形态和牙龈形态,根据牙冠形态设计助萌辅助装置的个性化底板,根据牙齿助萌路径及穿龈、骨深度设计助萌辅助装置的穿骨龈部和连接部;

15、4】3d打印底板、穿骨龈部和连接部,将底板、穿骨龈部和连接部一体打印成型。

16、本发明的优点是:

17、(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个性化底板设计,降低了辅助装置粘接对牙冠解剖外形的要求,可满足各种牙冠外形、术区暴露面积的粘接位置需求,粘接强度可靠。

18、(2)降低粘接位置需求后,手术路径选择也不受埋伏阻生牙齿位置、牙冠形态及其与邻牙牙根空间关系影响,可以从最简单、损伤最小的角度去设计手术入路,有效降低外科手术开窗难度、减小外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降低二次手术概率,减少患者痛苦及术后、术中并发症。

19、(3)随着阻生尖牙的位置变化,穿骨龈部会伸出牙龈组织,在穿骨龈部根据施力位置、角度开设隧道穿孔,可以通过结扎丝、拉簧等将隧道穿孔与口内支抗结构连接,便于调整矫治力的施力角度,矫治力大小、方向可控性高。

20、(4)连接部分设计为半球形或椭球形外形等圆润不伤人的卡头,避免了对口腔黏膜刺激,易于口腔卫生维护,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并且采用带开放式一字或者十字槽沟的设计,便于以各种形式与口内牵引支抗装置、正畸弓丝、矫治辅弓等形成连接,具体说,既可以采用弹力线、拉簧、橡皮圈等弹性装置与口内支抗装置形成软弹性连接,必要时又可利用槽沟卡抱与矫治弓丝、矫治辅弓形成紧密连接,实现牙齿移动方向更精准的控制,可对目标牙施加更适宜牵引力,从而提高矫治效率。且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松动、折断等故障,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伏阻生尖牙助萌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具有与患者牙冠形态匹配的粘接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埋伏阻生尖牙助萌辅助装置还包括穿骨龈部(2)以及连接部(3),底板(1)通过穿骨龈部(2)与连接部(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伏阻生尖牙助萌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穿骨龈部(2)具有一柱状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埋伏阻生尖牙助萌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本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隧道穿孔(2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埋伏阻生尖牙助萌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穿孔(201)穿透柱状本体,所述隧道穿孔(201)的截面呈圆形或者菱形或者三角形或者椭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埋伏阻生尖牙助萌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部(3)包括圆润不伤人的卡头,卡头上设置有一字型槽沟或者十字型槽沟(3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埋伏阻生尖牙助萌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卡头颈部有环形槽沟(302)或者穿骨龈部(2)上设置有环形槽沟(3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埋伏阻生尖牙助萌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1)、穿骨龈部(2)以及连接部(3)为3d打印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埋伏阻生尖牙助萌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材料为钴铬合金或者钛合金。

9.埋伏阻生尖牙助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埋伏阻生尖牙助萌辅助装置及助萌方法,解决现有技术难以满足粘接强度、粘接位置要求、外科手术要求、正畸加力需求、手术入路无法做到损伤最小、安全性较低等问题。该装置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底板、穿骨龈部以及连接部,采用三维重建技术设计制作,通过3D打印而成。助萌方法:通过三维重建技术获取患者埋伏阻生尖牙位置与邻牙位置关系;确定外科手术入口、牙面暴露位置、面积大小;口内检查、咬合关系分析,以确定埋伏尖牙牵引助萌路径;重建埋伏阻生尖牙的牙冠形态和牙龈形态,根据牙冠形态设计助萌辅助装置的个性化底板,根据牙龈形态设计助萌辅助装置的穿骨龈部和连接部;3D打印底板、穿骨龈部和连接部。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市口腔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