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床的床框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59640发布日期:2024-03-28 18:43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床的床框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床,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床的床框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医疗床上的床板包括固定安装于床架上的中间床板,该中间床板的一端铰接有背板,该中间床板的另一端铰接有大腿板,大腿板上铰接有小腿板,为了使背板和大腿板翻转、并实现病人背部和腿部抬起的效果,床架上设有与背板和大腿板相连的顶升元件或其他机构来提供驱动力

2、例如申请人在之前申请的公开号为cn108938250a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减压医疗床,这个医疗床可以在背板、大腿板翻转时对病人的腹部进行减压,但是这个减压医疗床还是存在一下问题:目前的这个减压医疗床的床框驱动采用的是两端的两根升降的立柱和倾斜偏转总成支撑着床框,每套倾斜偏转总成均包括连接座、外框和内框,三者通过各种铰接轴进行连接实现翻转和倾斜,但是这种支撑并不是十分的稳定,整个床框只有两点支撑,所以支撑稳定性比较差,并且内框和外框之间还需要额外的第二气动元件驱动。另外目前的这个减压医疗床没有称重功能,而病人的体重变化是需要经常称量的,因此需要病人额外去称重,但是对于一些腿脚不便的病人称重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疗床的床框驱动装置,该床框驱动装置可以更好更稳定的支撑床框,使医疗床整体更稳定可靠。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疗床的床框驱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升降立柱,所述底座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升降立柱和第三升降立柱,所述第一升降立柱由第一升降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第二升降立柱和第三升降立柱分别由第二升降动力装置和第三升降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升降立柱、第二升降立柱和第三升降立柱构成了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所述第一升降立柱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床框安装架,所述第一床框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一固定外框,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升降立柱的上端,所述第一固定外框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外部,所述第一固定外框上设置有纵向延伸的纵向条孔,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约束于所述纵向条孔内的第一横向铰接杆与第一固定外框连接;

3、所述第二升降立柱和第三升降立柱的上端安装有第二床框安装架,所述第二床框安装架包括固定于第二升降立柱上的第二安装板和固定于第三升降立柱上的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的外围设置有第二固定外框,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第一纵向铰接杆与所述第二固定外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固定外框上还设置有横向延伸的横向条孔,第三安装板通过第二纵向铰接杆与第二固定外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纵向铰接杆约束于所述横向条孔内;

4、所述第一固定外框的纵向两端还安装有第三纵向铰接杆和第四纵向铰接杆,所述第三纵向铰接杆和第四纵向铰接杆处于医疗床的床框的纵向对称中线上;所述第二固定外框的横向两端还安装有第二横向铰接杆和第三横向铰接杆,所述第一固定外框和第二固定外框设置于医疗床的床框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外框通过第三纵向铰接杆和第四纵向铰接杆与医疗床的床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固定外框通过第二横向铰接杆和第三横向铰接杆与医疗床的床框的另一端铰接。

5、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床框包括两根平行的纵梁和连接纵梁两端的端部横梁,所述两根平行的纵梁之间还有固定有中间横梁,所述中间横梁与临近的端部横梁之间构成了安装区域,所述第一固定外框设置于安装区域内,所述第三纵向铰接杆和第四纵向铰接杆分别连接在端部横梁和中间横梁上。

6、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底座包括行走框,所述行走框的下方安装有万向轮,所述行走框的上方安装有支撑框,所述第一升降动力装置、第二升降动力装置和第三升降动力装置的结构相同且均为直线电机,所述第一升降动力装置与第一升降立柱构成了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升降立柱的下端固定有所述直线电机,所述支撑框上固定有电机固定框架,所述直线电机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电机固定框架上。

7、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电机固定框架包括焊接在所述支撑框上的u字形的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的相对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安装孔;所述直线电机的主体外部固定有套箍,所述套箍安装于所述框架本体内部,所述套箍上安装有若干个固定螺母,所述固定安装孔内安装有与所述固定螺母螺纹配合的固定螺栓。

8、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套箍包括一个筒状的套箍本体,所述套箍本体上设置有轴向的条状开口,所述条状开口的两个口沿上均设置有连接板部,所述连接板部之间通过锁紧螺栓锁紧,所述套箍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个轴向安装筋,所述轴向安装筋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开口的螺母嵌槽,所述螺母嵌槽内嵌入有所述的固定螺母,所述开口的口径小于固定螺母的外径。

9、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框上还设置有辅助连接板,所述辅助连接板上设置有与其中两个螺母嵌槽位置对应的固定孔,所述辅助连接板的固定孔内安装有与对应的固定螺母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

10、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框通过称重传感器安装于所述行走框上。

11、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框的下方设置有底壳,所述底壳内安装有电控装置,所述底壳的侧壁上安装有插线排和网线接口。

12、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效果是:1、该床框由第一升降立柱、第二升降立柱和第三升降立柱支撑,从而形成了三点支撑,床框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2、该床框驱动装置可以实现床框的倾斜和偏转,其中当需要床框倾斜时,第一升降立柱上升而第二升降立柱和第三升降立柱下降,而此时由于纵向条孔的存在,因此第一固定外框和第一安装板之间就可以发生偏转的同时第一横向铰接杆还可以再纵向条孔的范围内移动,而床框的另一端也会绕第二横向铰接杆和第三横向铰接杆偏转,从而实现整体的床框的倾斜;同理,也可以第一升降立柱下降和第二升降立柱和第三升降立柱同时上升,也可以实现另一个方向的倾斜。而当需要床框偏转时,此时第二升降立柱和第三升降立柱高度不相等,在此过程中床框会绕第三纵向铰接杆和第四纵向铰接杆相对于第一固定外框偏转,而同时,床框的另一端的第二安装板可以绕第一纵向铰接杆与第二固定外框发生偏转,而第三安装板可以通过第二纵向铰接杆绕第二固定外框偏转,并且在偏转的过程中,第二纵向铰接杆会在横向条孔内滑动,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床框驱动装置可以通过三点支撑床框的同时还能实现床框的倾斜和偏转。

13、又由于所述电机固定框架包括焊接在所述支撑框上的u字形的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的相对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安装孔;所述直线电机的主体外部固定有套箍,所述套箍安装于所述框架本体内部,所述套箍上安装有若干个固定螺母,所述固定安装孔内安装有与所述固定螺母螺纹配合的固定螺栓,因此,该直线电机通过套箍固定,这样无需对直线电机焊接连接座,固定更简单。

14、又由于所述套箍包括一个筒状的套箍本体,所述套箍本体上设置有轴向的条状开口,所述条状开口的两个口沿上均设置有连接板部,所述连接板部之间通过锁紧螺栓锁紧,所述套箍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个轴向安装筋,所述轴向安装筋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开口的螺母嵌槽,所述螺母嵌槽内嵌入有所述的固定螺母,所述开口的口径小于固定螺母的外径,通过该结构可以方便固定螺母与固定安装孔位置快速匹配,装配更简单方便。

15、又由于所述支撑框上还设置有辅助连接板,所述辅助连接板上设置有与其中两个螺母嵌槽位置对应的固定孔,所述辅助连接板的固定孔内安装有与对应的固定螺母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该辅助连接板可以辅助连接在套箍上,使直线电机的固定更牢固,受力也更均匀。

16、又由于所述支撑框通过称重传感器安装于所述行走框上,这样支撑框上的重量就会被称重传感器检测,那么当病人在床上时就可以实时监测重量。

17、又由于所述支撑框的下方设置有底壳,所述底壳内安装有电控装置,所述底壳的侧壁上安装有插线排和网线接口,利用网线接口可以将该医疗床联网并入到医院的管理系统中,监控管理更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