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中益气汤在防治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7436377发布日期:2024-03-25 19:34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补中益气汤在防治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中药,具体涉及一种补中益气汤在防治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是以妊娠妇女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妊娠期特异的参考范围上限,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在妊娠期特异的参考值范围内为特点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我国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高达16.7%,其中妊娠妇女患病率2%~5%。因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可导致胎儿神经智力发育损伤,而备受学者的关注,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是否妊娠亚临床甲减早期补充左甲状腺素(lt4),目前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指南从2012年a级推荐,到2019年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联合制定的指南b级推荐,显示出了对该病重视及目前西医治疗的存疑。

2、现代医学多认为其发病与外周组织甲状腺激素(th)缺乏导致的神经细胞分化、迁移、突触形成异常有关。th对神经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轻微th水平波动就可引起神经发育的异常,但目前对th影响脑发育确切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众所周知,th对线粒体功能有重要调节作用。有研究显示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母体线粒体功能损伤是造成妊娠亚临床甲减流产、早产、先兆子痫、胎盘早剥、后代阿氏评分低的重要影响因素。

3、对非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发病的病因认为以饮食水土失宜、情志不畅多见,也与先天禀赋、体质密切相关,各医家多从脾虚、肾虚或脾肾两虚论治。因为妊娠亚临床甲减可出现胎动不安、滑胎、后代认知功能减退等情况,加之妊娠的特殊生理特性是以气血为用,故我们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母体脾失健运,脾不升清,化源不足,而至胎失所养。《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我们提出,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后代脑发育异常发病的重要中心环节为母体“脾虚”致子代“元神失养”,治疗上以补后天、实先天“健脾益气”为治疗原则。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补中益气汤在防治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中的应用;经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填补了市场的空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补中益气汤在防治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中的应用。

4、进一步地,所述补中益气汤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黄芪9-36份,甘草5-18份,人参3-12份,升麻3-12份,柴胡3-12份,橘皮3-12份,当归2-6份,白术5-18份。

5、进一步地,所述补中益气汤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黄芪18份,甘草9份,人参6份,升麻6份,柴胡6份,橘皮6份,当归3份,白术9份。

6、进一步地,所述补中益气汤的煎煮方式具体为:按国家炮制标准进行炮制后,加水浸泡30分钟,煎煮20分钟,滤出药液,药渣中再加水,煎煮15分钟,滤出药液;合并两次的药液,即得。

7、本发明的防治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中药组合物,用于防治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从实验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大鼠灌胃处理,灌服剂量根据实验动物与人相同体表面积折算,即200 g大鼠所需剂量相当于成人药量×0.018。

8、所涉及的各原料药简介如下:

9、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主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水肿尿少,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肺气虚弱,咳喘气短,表虚自汗,内热消渴,血虚萎黄,气血两虚,气虚血滞,半身不遂,痹痛麻木,气血亏虚,病疽难溃,久溃不敛。

10、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账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痈肿疮毒,咽喉肿痛燥根和根茎。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气不足,心悸气短,脉结代,痈肿疮毒,咽喉肿痛,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11、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性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主治气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阳痿宫冷,气虚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羸,心气不足,惊悸失眠。

12、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性味:甘、苦,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主治脾气虚弱,食少倦怠,腹胀泄泻,痰饮病眩晕心悸,水肿,带下,气虚自汗,脾虚胎动不安。

13、橘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性:苦、辛,温。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湿阻之脘腹胜满、食少吐泻,呕吐,呃逆,湿痰寒痰,咳嗽痰多,胸痹。

14、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血虚、血瘀之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仆损伤,痈疽疮疡,血虚肠燥便秘。

15、升麻: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干燥根茎。性味: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发热头痛,麻疹不透,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阳毒发斑,气虚下陷,胃下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肾下垂,崩漏下血。

16、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性味:辛、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肝郁气滞,胸胁账痛,月经不调,气虚下陷,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久泻脱肛。

17、中医认为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病主要由于情志不畅,肝气乘脾,脾虚日久伤及脾阳。本发明重用黄芪为君,其性甘温,人脾、肺经,而补中气,固表气,且升阳举陷。臣以人参,大补元气。君臣相伍,如《医宗金鉴》谓“黄芪补表气,人参补里气”,可大补一身之气。李杲称此三味为〝除湿热、烦热之圣药也。佐以白术补气健脾,助脾运化,以资气血生化之源。其气既虛,营血易亏,故佐用当归以补养营血,且“血为气之宅”,可使所补之气有所依附:橘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更加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助益气之品升提下陷之中气。正如李杲所说“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黄芪、人参、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开”(《内外伤辦惑论》卷中),且二药又为“脾胃引经最要药也”(《本草纲目》),故为佐使。炙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诸药合用,既补益中焦脾胃之气,又升提下陷之中气,补中有升,以补为主。且全方多为甘温之品而用治气虚发热证,即所渭“甘温除大热”之法。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方中诸药合用,组成了一剂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良方。

20、本发明的防治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中药组合物,所采用的原料药来源广泛,安全性高,对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推广应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