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入式假肢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33794发布日期:2023-10-06 04:12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入式假肢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植入式假肢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1、连骨假肢的设想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瑞典的branemark教授受到种植牙原理的启发并借鉴人工关节技术发明了骨植入式假肢。连骨假肢是植入截肢患者肢体残端的骨髓腔内并经肌肉皮肤伸出体外的一种新型人工假肢,它解决了传统假肢与肢体残端端间接相连的缺陷,更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

2、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连骨假肢的相关研究在世界诸多国家相续开展。在瑞典,branemark 等对连骨假肢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了动物体内相关实验研究,并对植入体在狗的胫骨内的骨整合和应力分布情况做了相关报道; hagberg 等对连骨假肢的使用者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主要对假肢的舒适度、灵活性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观察研究,其结果显示使用连骨假肢的患者在上述各个方面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日本的研究方向则以骨内植入体的材料为主, kusakabe 等的研究表明在植入体的表面添加新型多层网状结构的羟基磷灰石(ha)涂层后,其在生物力学和骨整合能力上要明显优于传统的粒状结构涂层。我国早在十五期间,四川大学就联合清华大学开展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将钛表面生物活化与羟基磷灰石涂层相复合的新技术可明显提高植入体的骨整合强度。而在骨内植入体方面,四川大学国家生物材料工程中心针对以往一段式结构骨内植入体的应力遮挡问题,提出了多段式骨内植入体的设计,以减轻应力遮挡的程度。同时他们利用人体股骨 ct 数据进行建模,运用有限元分析与一段式结构相比较,对多段式骨内植入体进行评估。而在体外假肢方面,清华大学发明了假肢多重保护装置,当假肢受到超量载荷时可对骨内植入体及残端骨起到保护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技术的进步,下肢连骨假肢技术也日趋完善,然而其在临床应用方面还任重道远。

3、当前,连骨假肢的研究工作仍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经皮生物密封问题,这是直接制约连骨假肢推广的原因之一; ②骨内植入体力学相容性问题,这是植入体出现无菌性松动的原因,其与植入体的材料性质以及结构设计密切相关;③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以及与骨整合能力相关的研究。因此,对连骨假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其功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传统的植入式假肢连接装置为柱状结构,植入式假肢连接装置与残端接触位置容易造成由于皮肤端口皮缘内翻(由于皮下软组织萎缩坏死纤维化),皮缘内翻会造成残端感染,并且此处的分泌物易堆积导致发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植入式假肢连接装置。

2、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植入式假肢连接装置,包括用于植入肢体残端腔的假体连接器和连接杆,假体连接器通过连接杆将假肢连接到肢体残端的肢体残端上;

3、所述连接杆包括植入体穿皮的植入部和裸露在体穿皮之外的外露部,植入部与假体连接器连接,外露部与假肢连接,连接杆自骨末端至皮外减小的锥形结构,连接杆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多个台阶状结构,每个台阶状结构的直角处设有若干缝合孔;

4、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纵向条纹凸起。

5、进一步的,所述植入部的表面涂设有保护层。

6、进一步的,所述肢体残端的末端套设有梯度压力袜。

7、进一步的,所述梯度压力袜施加的压力范围为23-32mmhg,并且压力自肢体远端至近端逐步减小。

8、进一步的,所述植入部上的多个台阶状结构等间距间隔设置;相邻两所述台阶状结构的间距为5mm。

9、进一步的,若干所述缝合孔沿台阶状结构的周向等分间隔设置;相邻两所述缝合孔的夹角为30°。

10、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条纹凸起沿植入部的周向等分设置;相邻两纵向条纹凸起的夹角为60°。

11、进一步的,所述缝合孔的直径为1-1.5mm,深度为2mm。

12、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13、本申请在连接杆上设置多个台阶状结构阻挡皮下软组织萎缩坏死纤维化带来的皮肤端口皮缘内翻,降低感染风险;另外增加皮缘皮下软组织和植入体的生长接触面积,提高两者相互结合的概率,利于生物融合和整合,从而避免分泌物堆积发臭;

14、本申请在连接杆上设置纵向条纹凸起,防止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旋转,增强连接装置的稳定性;

15、本申请在连接杆上设置缝合孔,便于对手术中对组织缝合固定,使得本装置与肢体残端连接更牢固;

16、本申请在肢体残端末端套设有梯度压力袜,促进切口瘢痕软化;塑性肢体残端外观;增加皮缘和皮下对植入体的物理贴合,尤其是早期防止植入体和皮肤皮下组织积血积液带来的感染坏死和不融合。

17、本申请在植入部表面涂有保护层;保护层为类金刚石薄膜涂层(dlc),具有高耐磨性、高硬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作为碳素材料,在生理环境中较稳定,近于惰性,不会引起凝血和溶血反应。



技术特征:

1.一种植入式假肢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植入肢体残端腔的假体连接器(1)和连接杆(3),假体连接器(1)通过连接杆(3)将假肢连接到肢体残端的肢体残端(2)上;所述连接杆(3)包括植入体穿皮的植入部(3.1)和裸露在体穿皮之外的外露部(3.2),植入部(3.1)与假体连接器(1)连接,外露部(3.2)与假肢连接,连接杆(3)自骨末端至皮外减小的锥形结构,连接杆(3)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多个台阶状结构(4),每个台阶状结构(4)的直角处设有若干缝合孔(5);所述连接杆(3)的表面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纵向条纹凸起(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入式假肢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部(3.1)的表面涂设有保护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植入式假肢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肢体残端(2)的末端套设有梯度压力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植入式假肢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压力袜施加的压力范围为23-32mmhg,并且压力自肢体远端至近端逐步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入式假肢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部(3.1)上的多个台阶状结构(4)等间距间隔设置;相邻两所述台阶状结构(4)的间距为5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入式假肢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缝合孔(5)沿台阶状结构(4)的周向等分间隔设置;相邻两所述缝合孔(5)的夹角为3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入式假肢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条纹凸起(6)沿植入部(3.1)的周向等分设置;相邻两纵向条纹凸起(6)的夹角为6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入式假肢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孔(5)的直径为1-1.5mm,深度为2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入式假肢连接装置。本技术包括用于植入肢体残端腔的假体连接器和连接杆,假体连接器通过连接杆将假肢连接到肢体残端的肢体残端上;连接杆包括植入体穿皮的植入部和裸露在体穿皮之外的外露部,植入部与假体连接器连接,外露部与假肢连接,连接杆自骨末端至皮外减小的锥形结构,连接杆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多个台阶状结构,每个台阶状结构的直角处设有若干缝合孔;连接杆的表面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纵向条纹凸起。本技术降低感染风险;避免分泌物堆积发臭;增强连接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康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