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食道闭锁术后的防滑垫

文档序号:35893451发布日期:2023-10-28 21:1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生儿食道闭锁术后的防滑垫

本技术涉及术后防滑垫,具体是一种新生儿食道闭锁术后的防滑垫。


背景技术:

1、食管闭锁是一种先天性食管畸形,发病率约为1/3000~1/4000,原因是胚胎发育至第3~6周之间,出现发育异常,造成食管隔断,成盲端或与气管、支气管相通形成食管-支气管瘘。症状为患儿吮吸奶汁立即呕吐或出现严重呛咳、发绀或窒息,治疗原则为首先挽救患儿生命,再重建消化道连续性,尽可能利用食管。食道闭锁术后的患儿,很长一段时间是要在病床上度过的,由于术后及食管结构的特殊性,术后患儿的头部过度往后仰或者往左右仰,导致脖子张力过度伸拉,都可能会导致食道吻合口断开的危险,术后护理包括呼吸道的管理都非常重要,比如在短时间内,应调整孩子的姿势,使这样食道吻合的张力不会过高。

2、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2023328330.3的一种食道闭锁术后专用枕头,包括底垫和三个定位块,该实用新型够简单方便地使患儿的头颈固定于适合食道闭锁术术后康复的位置上。但是,难以使宝宝的头部向胸部向靠近贴合,过度牵拉易拉伤伤口,而且下部防滑性能较差,影响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生儿食道闭锁术后的防滑垫,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使宝宝的头部向胸部向靠近贴合,过度牵拉易拉伤伤口,而且下部防滑性能较差,影响使用的安全性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食道闭锁术后的防滑垫,包括底垫,所述底垫一端上侧设有第一凸台,所述底垫另一端上侧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上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底垫两侧内部开设有穿线孔,且穿线孔内穿设有约束带。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台设置成等腰梯台状,所述第二凸台设置成三棱柱状。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均采用弹性材质,且第一凸台的高度大于第二凸台的高度。

5、进一步的,所述底垫下侧设有第一防滑凸筋,且第一防滑凸筋等间距设有多个。

6、进一步的,所述底垫和第一凸台内下部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一端安装有进排气口,且进排气口上安装有阀门。

7、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下侧安装有第二防滑凸筋,且第二防滑凸筋等间距设有多个。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台内部设有加热层,且加热层采用电热层。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垫一端上侧设有第一凸台,能够将宝宝头部一端向上抬起,能使宝宝的头部与胸部贴合,防止过度牵拉伤口,而且通过第二凸台上中部开设有凹槽,这样能更好的固定头颈部及头部的气管插管。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垫和第一凸台内下部设有气囊,气囊一端安装有进排气口,且进排气口上安装有阀门,使得通过向气囊注入一定量的气体,能够调节第一凸台的倾斜使用高度,便于使得下颚更好向胸部贴合,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12、3、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垫下侧设有第一防滑凸筋,气囊下侧安装有第二防滑凸筋,使得底垫下部防滑性能较好,防止宝宝在辐射台上下滑动,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新生儿食道闭锁术后的防滑垫,包括底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垫(1)一端上侧设有第一凸台(2),所述底垫(1)另一端上侧设有第二凸台(3),所述第二凸台(3)上中部开设有凹槽(4),所述底垫(1)两侧内部开设有穿线孔(5),且穿线孔(5)内穿设有约束带(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食道闭锁术后的防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2)设置成等腰梯台状,所述第二凸台(3)设置成三棱柱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食道闭锁术后的防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2)和第二凸台(3)均采用弹性材质,且第一凸台(2)的高度大于第二凸台(3)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食道闭锁术后的防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垫(1)下侧设有第一防滑凸筋(7),且第一防滑凸筋(7)等间距设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食道闭锁术后的防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垫(1)和第一凸台(2)内下部设有气囊(9),所述气囊(9)一端安装有进排气口(11),且进排气口(11)上安装有阀门(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食道闭锁术后的防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9)下侧安装有第二防滑凸筋(10),且第二防滑凸筋(10)等间距设有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食道闭锁术后的防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2)内部设有加热层(8),且加热层(8)采用电热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生儿食道闭锁术后的防滑垫,包括底垫,底垫一端上侧设有第一凸台,底垫另一端上侧设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上中部开设有凹槽,底垫两侧内部开设有穿线孔,且穿线孔内穿设有约束带,第一凸台设置成等腰梯台状,第二凸台设置成三棱柱状,本技术通过底垫一端上侧设有第一凸台,能够将宝宝头部一端向上抬起,能使宝宝的头部与胸部贴合,防止过度牵拉伤口,而且通过第二凸台上中部开设有凹槽,这样能更好的固定头颈部及头部的气管插管。

技术研发人员:罗佳雯,陈国栋,温园香,钟美华,张丽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梅州市人民医院(梅州市医学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