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比例分散相的按摩膏霜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35577发布日期:2024-05-17 13:20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比例分散相的按摩膏霜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按摩膏霜,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比例分散相的按摩膏霜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1、按摩膏霜是一种用于身体按摩的产品,其主要功能是搭配按摩手法,润滑皮肤,对肌肉进行深层次放松,缓解肌肉的紧张、僵硬和疼痛感,并促进身体局部血液循环,保持皮肤健康,为皮肤提供保湿和舒缓效果等。按摩膏霜一般为水包油型乳化体,按摩通过外力剪切使其乳化体破乳,使分散相中油脂释放,从而达到按摩润滑的效果。然而,目前这类水包油型按摩膏霜中作为分散相的油脂含量通常上限控制在30~40%,原因是当油脂添加量超过这个范围时,体系中的各类乳化剂难以对高含量的油脂进行乳化,导致乳化效果不稳定,容易发生相分离,无法获得性能稳定的产品,这是行业中的技术难题;但是,当油脂含量控制在30~40%以下时,其破乳出油效果较慢,使用时需要长时间的按摩才能达到破乳的效果,而且其润滑性能较差,尤其在按摩初期皮肤难以获得足够的润滑效果,给皮肤带来不必要的摩擦,导致皮肤受到摩擦性损伤,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不适的体验。

2、作为技术改进,现有技术的改进路线是采用复配丙烯酸树(酯)类增稠剂的方式,一方面改善体系的粘稠度和流动性能,提升体系的乳化效果;另一方面,增稠剂能够使按摩膏霜更容易涂抹和使用,降低对皮肤的摩擦不适感。但是,引入增稠剂又带来了新的技术问题,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发现,添加了增稠剂的按摩膏霜产品,在按摩过程中会产生“搓泥”的假象,极大地削弱按摩过程的顺滑感,同样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而且增稠剂只能有限地提升破乳出油速度,其加入不利于对生产成本以及工艺过程的控制。

3、因此,急需改进按摩膏霜的配方,克服现有技术无法大幅提升油脂比例的技术难题,以提升按摩膏霜的破乳出油速度和润滑效果,并解决添加增稠剂在按摩时出现搓泥现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无法大幅提升油脂比例的技术难题,提升按摩膏霜的破乳出油速度和润滑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比例分散相的按摩膏霜及其制备工艺。本技术在研究中发现,采用特定的表面活性剂的组合,搭配以氢化聚异丁烯为主的油脂,能够很好的增大水、油两相的界面面积,即使在不添加增稠剂的情况下,依然具备良好的稳定性、铺展度,保证了消费者具备良好的使用体验。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比例分散相的按摩膏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高比例分散相的按摩膏霜,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3%~15%水、8%~20%水溶性溶剂、2.2%~4%表面活性剂、70%~80%油脂,所述表面活性剂由氢化卵磷脂、鲸蜡醇磷酸酯钾、硬脂酰谷氨酸钠、peg-4聚甘油-2硬脂酸酯组成,所述油脂至少包括氢化聚异丁烯。

4、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通过将表面活性剂限定为由氢化卵磷脂、鲸蜡醇磷酸酯钾、硬脂酰谷氨酸钠、peg-4聚甘油-2硬脂酸酯组成,表面活性剂的特殊选择显著提高了高比例分散相的按摩膏霜的稳定性,这样的表面活性剂组合使得高比例分散相的按摩膏霜在保持高油脂含量的同时,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此外,本发明还通过进一步限制油脂至少包括氢化聚异丁烯,氢化聚异丁烯和由氢化卵磷脂、鲸蜡醇磷酸酯钾、硬脂酰谷氨酸钠、peg-4聚甘油-2硬脂酸酯组成的表面活性剂具备良好的协同作用,能够通过调整乳化剂的胶束形态,使乳化界面接近/达到层状乳化结构,进一步提升高比例分散相的乳化稳定性,本技术通过表面活性剂乳化高比例的氢化聚异丁烯,增大了水、油两相的界面面积,完美的替代了现有技术中所必需添加的增稠剂这类成分,起到了良好的改善体系的粘稠度和流动性能、提升体系的乳化效果的作用,克服了添加增稠剂容易在按摩过程中出现“搓泥”现象的问题。

5、优选的,以高比例分散相的按摩膏霜的质量百分比计,包括1%~1.5%氢化卵磷脂、1%~1.5%鲸蜡醇磷酸酯钾、0.1%~0.5%硬脂酰谷氨酸钠、0.1%~0.5%peg-4聚甘油-2硬脂酸酯。

6、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优化了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在此添加量下,氢化卵磷脂、鲸蜡醇磷酸酯钾、硬脂酰谷氨酸钠、peg-4聚甘油-2硬脂酸酯具备更好的配合效果,实现了高比例分散相的按摩膏霜的更好的稳定性、铺展度和乳化性能。

7、优选的,以高比例分散相的按摩膏霜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油脂包括5%~8%c15-19烷、8%~12%硬脂酸乙基己酯和50%~60%氢化聚异丁烯。

8、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通过引入c15-19烷和硬脂酸乙基己酯作为高比例分散相的按摩膏霜的油脂,c15-19烷、硬脂酸乙基己酯和氢化聚异丁烯相互作用,进一步提高了高比例分散相的按摩膏霜的稳定性和润滑效果,提供更加舒适的按摩体验。

9、优选的,所述水溶性溶剂是甘油、甘油聚醚-26、聚甘油-6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0、优选的,以高比例分散相的按摩膏霜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水性溶剂包括8%~12%甘油、3%~5%甘油聚醚-26和1%~3%聚甘油-6。

11、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通过特定选择甘油、甘油聚醚-26、聚甘油-6作为水溶性溶剂并进一步限定其用量,能够增大水、油两相的界面面积,进一步提高高比例分散相按摩膏霜的稳定性和铺展性。

1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比例分散相的按摩膏霜的制备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3、一种高比例分散相的按摩膏霜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4、步骤1:将水、水溶性溶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合并加热至75~80℃,搅拌至完全溶解后降温至50~55℃;

15、步骤2:将油脂加热至50~55℃,再将1/3~1/2体积的油脂缓慢滴加入以300~350rpm/min搅拌速度搅拌的步骤1所得溶液中,待溶液粘度上升后,将搅拌速度调整至450~500rpm/min,加入剩余的油脂;

16、步骤3:边搅拌边降温至38℃,得高比例分散相的按摩膏霜。

17、优选的,所述步骤1、步骤3的搅拌速度是250~300rpm/min。

18、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油脂加入时间控制在35~50min内。

19、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通过特定的制备工艺,通过对温度的控制和搅拌速度的控制,确保了高比例分散相的按摩膏霜在保持高油脂含量的同时,具备更好的稳定性、铺展度和乳化性能,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20、另外,本技术的高比例分散相的按摩膏霜不仅提高了按摩膏霜的按摩性能,还能够在制备过程中添加有护肤效果的润肤剂等成分或者带有去角质效果的磨砂颗粒等,可以进一步提升按摩膏霜的使用效果,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无法大幅提升油脂比例的技术难题,通过选择氢化卵磷脂、鲸蜡醇磷酸酯钾、硬脂酰谷氨酸钠、peg-4聚甘油-2硬脂酸酯这四种特定的表面活性剂,配合以氢化聚异丁烯为主的油脂,从而将按摩膏霜中分散相油脂的含量提升到了70%~80%。该复配的乳化剂体系,通过调整乳化剂的胶束形态,使乳化界面接近/达到层状乳化结构,由此实现对高比例油脂的乳化效果且稳定性好;

23、2.本技术由于将体系中的油脂比例大幅提升到了70%~80%,则使用该按摩膏霜时,按摩破乳出油速度更快,结合实际使用测试,最快只需2s即可达到破乳出油效果,且润滑效果更优异,按摩初期即可获得足够的润滑效果,这样避免了长时间按摩破乳对皮肤造成的摩擦性损伤,极大地提升了使用者的舒适性体感。

24、3.本技术的油脂和表面活性剂等组分的复配,提升了体系的粘稠度,达到了通过添加增稠剂改善高霜类产品所需的粘度和流动性,因此,本发明突破了以往采用增稠剂的常规技术思路,完全省去了添加增稠剂的这一成分,不仅达到理想的膏霜粘度和流动性要求,而且有效的解决了添加增稠剂所带来的按摩过程中出现“搓泥”的不良现象,进一步提升了使用者的舒适性体验;

25、4.本技术通过在氢化聚异丁烯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c15-19烷和硬脂酸乙基己酯作为油脂成分,进一步提高了高比例分散相的按摩膏霜的稳定性和润滑效果,提供更加舒适的按摩体验。

26、5.本技术通过特定选择甘油、甘油聚醚-26、聚甘油-6作为水溶性溶剂,并限定其用量,进一步增大按摩膏霜中水、油两相的界面面积,提高高比例分散相按摩膏霜的稳定性和铺展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