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消毒杀菌,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公共卫生用全方位院感消毒杀菌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医疗公共卫生用全方位院感消毒杀菌是医院及医疗机构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院感是医疗机构内发生的感染,它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还可能对医护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实施全方位院感消毒杀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现有技术中,通过对于臭氧进行降温从而提高其杀菌消毒的效果,但是在使用的时候,降温效果较差。
2、如授权公告号cn116492492b提供的一种消毒杀菌机,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进风模块中直流外转子电机、风叶和风机外壳将机体顶部的气流引入机体中,并依次穿过h13复合滤网和活性炭滤网,然后与底架上的臭氧发生器产生大量的臭氧混合,向下流动气流经过导流板的底端向下延伸形成向下延伸的斗状结构时,由于伯努利效应,其气流流速增大,并避免底架出臭氧发生器的热量随着气流向上回流,而水泵驱动纯净水箱中的纯净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导流环管中,而导流环管中的水渗透流入吸水片中,并在向下流动气流下挥发,进一步增加了臭氧出风口处的湿度,同时液体挥发带走了大量的热量,降低了臭氧出风口处的温度,臭氧出风口处的温度下降和湿度增加,使得湿度大于70%,由于湿度越高,细胞越容易膨胀,细胞壁变薄,容易受到臭氧的渗透溶解,使得更低温度和更高湿度显著提高了臭氧的消毒灭菌效率,同时更低的温度和更高湿度的气流也能快速地带走臭氧发生器工作产生的热量,避免臭氧发生器长时间工作积聚的热量提高了机体和臭氧出风口的温度,较大地降低了臭氧的工作效率。
3、其存在较大的弊端: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两个对称安装的导流板在引导气流的时候,对于气流加速的效果较差,同时将臭氧发生器安装在导流板的下方,空气在未完全与臭氧混合就被排出,所达到的杀菌消毒范围较小,效果较差,同时长时间的使用之后,臭氧发生器受到潮湿空气的影响,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医疗公共卫生用全方位院感消毒杀菌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两个对称安装的导流板在引导气流的时候,对于气流加速的效果较差,同时将臭氧发生器安装在导流板的下方,空气在未完全与臭氧混合就被排出,所达到的杀菌消毒范围较小,效果较差,同时长时间的使用之后,臭氧发生器受到潮湿空气的影响,容易损坏,实现了改变导流板的形状,使其变为倒圆台体形,提高通过自身形状所产生的伯努利效应,从而提高内部流动的气流流速,提高臭氧与空气的混合效率,能够扩展消毒杀菌的范围,提高消毒杀菌的效率;同时臭氧发生器的位置进行改进,提高湿进入的空气可以第一时间与臭氧进行混合,提高混合效率,并且能够有效防止臭氧发生器长时间受水汽影响造成寿命降低;臭氧发生器安装在外部,在提高散热效果的同时,能够避免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对于降温之后的空气与臭氧混合物产生影响。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疗公共卫生用全方位院感消毒杀菌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臭氧组件;
3、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
4、所述底座为上端开口的圆柱体形;
5、所述臭氧组件用于产生臭氧,所述臭氧组件固定在底座上;
6、还包括输水组件和降温组件;
7、所述降温组件用于输送气体的降温,所述降温组件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沿其轴线贯通的倒圆台体形,所述导流板直径大的一端外圈固定在底座内圈;
8、所述输水组件用于输送降温水,所述输水组件还包括输水管;
9、所述输水管固定在导流板的上端。
10、作为改进,所述导流板的轴线与底座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11、作为改进,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出风口一、出风口二、进风壳、风机、滚轮和过滤件;
12、所述底座侧壁带有出风口一,所述出风口一有多个,且均匀间隔分布;
13、所述底座底侧带有出风口二,所述出风口二有多个,且均匀间隔分布;
14、所述进风壳为下端开口的圆柱体形,所述进风壳的轴线与底座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进风壳的下端可拆卸设置在底座上端;
15、所述风机固定在进风壳上端,所述滚轮固定在底座底侧,所述过滤件呈圆柱体形,所述过滤件的外圈可拆卸固定在进风壳内壁;
16、所述臭氧组件包括臭氧发生器、输送框和喷头;
17、所述臭氧发生器固定在底座的一侧;
18、所述输送框呈环形,所述输送框的外圈固定在底座的内壁,所述输送框内部中空,所述臭氧发生器输出端与输送框连通,所述喷头固定在输送框的内圈,且喷头与输送框连通;
19、所述输送框位于导流板的上方;
20、所述输水组件还包括水箱和水泵;
21、所述水箱固定在底座的一侧,所述水泵固定在水箱的下侧面,所述水泵输出端与水箱连通;
22、所述输水管一端贯穿底座与水箱连通,所述输水管远离水箱的一端贯穿底座与水泵输入端连通;
23、所述输水管固定在导流板上端的部分呈环形,环形输水管的内圈带有出水口,且出水口有多个,且均匀间隔分布;
24、所述水箱内带有制冷系统;
25、所述降温组件还包括吸水棉,所述导流板的内壁固定吸水棉。
26、作为改进,所述出风口一与出风口二二者内都带有过滤网;
27、所述过滤件由hepa过滤层和活性炭滤网组成。
28、作为改进,所述输水管通水时,输水管内的水能够从出水口滴至吸水棉上。
29、作为改进,所述降温组件还包括拦截板;
30、初始状态下,所述拦截板为沿其轴线贯通的圆台体形,所述拦截板的轴线与导流板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拦截板位于导流板内,所述拦截板下端固定在导流板下端;
31、所述拦截板用于拦截滴落的水。
32、作为改进,所述拦截板包括连接板和形变膜;
33、所述连接板和形变膜二者的数量一致,多个连接板和多个形变膜之间交错设置,所述形变膜固定在相邻的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和形变膜二者的下端固定在导流板的下端;
34、所述降温组件还包括铁球和电磁铁;
35、所述铁球的数量与形变膜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所述铁球固定在形变膜内;
36、所述电磁铁固定在底座内底侧。
37、作为改进,初始状态下,多个连接板和多个形变膜连接后呈沿其轴线贯通的圆台体形;
38、所述形变膜为橡胶材质;
39、所述电磁铁位于导流板的轴线处。
40、作为改进,所述降温组件还包括气泵、气囊和连接绳;
41、所述气囊呈环形,所述气囊固定在吸水棉内圈的底端;
42、所述气泵固定在导流板外圈,所述气泵输出端与气囊连通;
43、所述连接绳的一端固定在气囊靠近吸水棉的一侧,所述连接绳远离吸水棉得到一端穿过吸水棉固定在导流板内壁;
44、所述连接绳有多个,且环形均匀间隔分布。
45、一种医疗公共卫生用全方位院感消毒杀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6、s1:开启臭氧发生器,使其产生臭氧,并且通过喷头排出,水箱内添加水,制冷系统启动,通过水泵进行水循环,使冰水进入输水管内,通过输水管一侧的出水口滴至吸水棉上;
47、s2:通过风机的工作,将外部的空气吸入至进风壳内,吸入的空气首先通过过滤件进行过滤,过滤之后的空气与喷头喷出的臭氧进行混合,带动臭氧一同向下输送;
48、s3:在空气通过导流板向下继续输送的时候,与吸水棉进行接触,接触的过程中,通过吸水棉内所吸附的水进行降温加湿,降温加湿之后的空气与臭氧混合物通过出风口一与出风口二排出,对于周围进行消毒杀菌;
49、s4:装置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可以通过拆卸进风壳对于过滤件进行更换清洁。
50、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51、其一,改变导流板的形状,使其变为倒圆台体形,提高通过自身形状所产生的伯努利效应,从而提高内部流动的气流流速,提高臭氧与空气的混合效率,能够扩展消毒杀菌的范围,提高消毒杀菌的效率;同时臭氧发生器的位置进行改进,提高湿进入的空气可以第一时间与臭氧进行混合,提高混合效率,并且能够有效防止臭氧发生器长时间受水汽影响造成寿命降低;臭氧发生器安装在外部,在提高散热效果的同时,能够避免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对于降温之后的空气与臭氧混合物产生影响
52、其二,在空气与臭氧从上向下输送的过程中,带动吸水棉内的水一同向下移动,通过拦截板对于移动到下方的水进行拦截,对多余的水进行聚集,避免对装置造成影响,减少了水资源造成的浪费;气体在输送时,会与拦截板拦截的水之间相互撞击,对于空气与臭氧的混合物降温,同时拦截板能够对于输送的空气与臭氧进行扰流,使输送的空气与臭氧进行混合,同时扰流能够扩散到更大的范围,提高消毒杀菌效果;
53、其三,在形变膜被电磁铁吸附发生形变之后,电磁铁断电,形变膜通过自身的弹力复位的过程中,弹起内部存放的水,使其再次附着在吸水棉上,同时在将水弹起的过程中,水滴会被输送的空气与臭氧的混合物进行撞击,撞击过程中水滴反弹会使水充满导流板内部,能够进一步增加输送空气的湿润度,降低其温度,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同时在形变膜被吸附的过程中,发生形变,进一步提高对于输送的空气与臭氧扰流效果;
54、其四,通过气囊的膨胀,能够对于吸水棉进行一个按压,使位于吸水棉下方的大量水全部挤出,流入到形变膜内部,提高形变之后形变膜内的储水量,在形变膜失去电磁铁的吸附之后,能够弹起更多的水,在导流板内能够扩散到更大的范围对于空气与臭氧的混合物进行降温与加湿,从而提高消毒杀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