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汁哺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3417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果汁哺喂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果汁哺喂器系一种家庭用具,特别是适用于哺喂婴幼儿童,补充新鲜果汁等营养液汁用的器具。
对婴幼儿进行新鲜果汁的哺养,一般采用罐装果汁。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由于罐装果汁加工的特定工艺,以及不可避免的加工后的存储时间,都使新鲜果汁中的有效营养成份不同程度的受到损失。另外的一种方法是采用果汁榨制器。但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大多只适用于柑橘类软质水果的榨汁。这种方法虽可以保持榨汁的新鲜,但由于榨制之后的果汁尚需取出滤清,而后装灌进奶瓶等一系列中间程序。而要保持每个中间程序的清洁卫生不只不易作到,而且也是相当麻烦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弊端,提供使用简便、结构合理紧凑、易于清洁操作,并能保持被榨水果中新鲜的营养成分经榨制后即可哺喂的一种器具。
本发明的另外的一个目的是能够使这种果汁哺喂器具适用多种水果果汁的榨制,即不仅能够用于软质的,如柑、橙、橘一类水果蔬菜等,也能够用于脆质的,如苹果、梨一类水果的榨汁。
上述目的是由下列方案实现的。这种新型设计的器具将榨汁装置与哺喂装置共同设置于一个壳体之中,由可活动取出的带有通孔的隔板及滤片组成的过滤装置,壳体内间隔成榨汁和哺喂两大部分。在榨汁一端的榨汁装置中,包括了挤榨件、及将它装配到壳体上去的封盖以及滤网、隔板等;哺喂部分一端的哺喂装置可以有果汁储腔及一个出口,更好地还可以在出口外装上便于婴儿吸吮的奶头之类。在榨汁装置一端的外壳壁上还可以设置刨切装置,以便于脆性水果的刨切。
下面将例举一些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想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设计的一种果汁哺喂器的剖视图。
图2是与
图1大体相同,但设置有刨切装置。
图3是图2的立体投影图。
图4是图2方案立体分解图。
图5是另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中各编号如下10-外壳40-哺喂部分20-榨汁部分41-储汁腔21-隔板42-液汁出口通道22-隔板孔43-吸嘴23-滤网44-乳胶头24-待挤物容腔50-刨切装置25-封盖51-凸台30-挤榨件52-切片入口通道31-胶套53-刀片32-连杆54-固定螺钉33-压板为了使这种果汁哺喂器也能适用于脆性水果,如苹果、梨一类的果汁榨制,可以在
图1、或图5所示的器具上增设刨切装置50(如图2、3、4示),它有与挤汁部分20联通的通道52,在该通道与壳体外围部分交接处固定有刀片53,采用通常的各种方式,例如使用螺钉54固定于壳体1之上,也可做成通常萝卜丝刨的形状。通过刀片刨切的脆性水果60形成片状或条状进入挤榨容腔24(如图3所示)以便进一步由挤榨件30将它们榨出果汁。通道52与壳体1外壁相交处可以作成适于刀片安装的凸台51,由于刨削通道在挤榨容腔24封盖25的一端,而挤压过程封盖25是在上方的,所以被榨出的果汁自然地通过滤网流向储汁腔41。
图中壳体10内,中部设有隔板33,板上钻有可使液汁通过的道孔22,榨得的果汁经滤网23及道孔22流入喂哺部分40一端52的储汁腔41,而果渣被滤网阻隔,滞留在挤榨容腔24内。与喂哺部分40相对是榨汁部分20,它是由隔板21滤网23挤榨件30封盖25等组成。挤榨件30是由装有胶套31的连杆32并由封盖25支承可作往返及旋转运动,连杆32的另一端装有棘齿的压板33起到又挤又压的作用。封盖25与壳体1之间是一种可拆卸的联结形式,例如,可以作成图中所示的螺纹联接,封盖既是用作当打开时取出零部件清洗,也是被挤榨果类的放入口以及榨后果渣的取出口。
在哺喂部分40一端,有果汁储汁腔41及出口通道42,其出口可以作成有凸缘吸嘴43,以防损伤被喂者。为了防止果汁从储汁腔外流,可在凸缘吸嘴43上加装乳胶奶头44,这样既便于婴幼儿吸吮,又不使果汁外溢。
权利要求1.一种果菜汁哺喂器由壳体、隔板、滤网、挤榨装置哺喂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挤榨装置与哺喂部分包容于同一壳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果汁哺喂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说的挤榨装置可以由滤网、隔板、挤榨腔、挤榨件及封盖所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汁哺喂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哺喂部分可以是由果汁储腔及果汁出口所组成,出口外还可以装置便于婴儿吸吮的人造奶头一类的物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果汁哺喂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说的挤榨装置部分与相应的挤榨腔的外壳体上设置刨切装置,该装置可以由凸台、刀片及与挤榨腔相连的通道组成。
专利摘要果汁哺喂器将果汁的榨制和哺喂装置集于一体,内部有隔板作挡并配有滤网,榨制装置一侧有可作往复动作的挤榨件和将它联到壳体上去的封盖;哺喂装置一侧设有果汁储腔,其出口处尚可附装奶头。挤榨腔外可附设刨切装置以适用于脆性水果榨汁前的片状体刨切。该器具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卫生。
文档编号A61J9/00GK2034447SQ8820235
公开日1989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88年4月2日 优先权日1988年4月2日
发明者郭湘泗, 罗华, 陈钢 申请人:郭湘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