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式冠心病救急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4109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笔式冠心病救急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救急装置——笔式冠心病急救盒。
目前冠心病患者身边常备的救急盒,已有多种形式。针对现有救急盒的不足之处,本发明者曾设计一种使用简单、携带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的笔式冠心病救急盒,其专利号为87210466(详见专利公报4卷12号)。这种救急盒可随身带在上衣兜内,使用时,要拔下上盖,按下压杆,将玻璃药管压碎,液态亚硝酸异戊酯便由中间通孔迅速挥发出来,患者便立刻得到急救。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壳体空室中的药管一次性压碎有困难。其原因是压杆下压时,壳体空室中的空气无法泄出,阻力大,特别是患者突发病时,常因药管无法迅速破碎,延误自救时间,而达不到立刻救急的效果。为此,这种救急盒急需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笔式冠心病救急盒,它有效地克服了上述存在的缺点压杆下压迅速,救急效果显著,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利用现有的笔式冠心病救急盒进行改进,将上盖压在旋塞体上,缩短上壳体的长度,加长旋塞体的长度,装有液态亚硝酸异戊酯的玻璃药管放在组装成一体的上壳体和旋塞体形成的空室内。在旋塞体的壁上制有泄压通孔。在下壳体的端部通过卡箍装有市售的圆珠笔。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结构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制成的,所以其结构更加合理、实用。特别是在旋塞体的壁上制有泄压通孔,当按下压杆时,可减少空室内的阻力,迅速将药管压碎,使患者在极短时间内立刻得到急救。装在下壳体的端部的圆珠笔,可使患者随时记录下病情或通报病情,以利于在突发病时得到及时抢救。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根据
图1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工作情况。该装置包括组装在一起的上壳体7、下壳体6和旋塞体9,装在下壳体6端部的圆珠笔,通过弹簧10和旋塞12组装在旋塞体9中的压杆11,带有弹簧夹的上盖13。其中旋塞体9的壁上制有泄压通孔,上盖13旋紧在旋塞体9上。装有液态亚硝酸异戊酯的玻璃药管8放在上壳体7和旋塞体9形成的空室内。下壳体6空室内装有硝酸戊四醇药片5。由笔芯1、笔芯体2、笔芯套3组成的市售圆珠笔,通过卡箍4装在下壳体6端部。上壳体7、下壳体6和旋塞体9采用透明无毒材料制成,可清楚地观察到药管是否完整和药片的数量。利用上盖13的弹簧夹可将本实用新型方便地装在上衣兜内,便于随身携带。
使用时,拔下上盖13,按下带尖的压杆11,玻璃药管8立刻被破碎,液态亚硝酸异戊酯迅速挥发,沿着压杆2中间的通孔溢出,患者闻到药味便及时得到急救。药管8用后换上备品即可,下壳体6空室内的药片5,可供患者在慢性发病时服用,非常方便。
为简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降低制造成本,下壳体6端部的圆珠笔可以不装,直接制成圆顶形端面。上盖13也可以利用现有自来水笔的笔帽来代替。在救急笔醒目之处可做出标志,以提醒他人在患者突发病时,代为救急。可避免使用其它不能明显显示出来患者病情的装置,使患者免除生命危险。
权利要求1.一种笔式冠心病救急盒,包括组装在一起的上、下壳体和旋塞体,装在下壳体端部的圆珠笔以及通过弹簧和旋塞组装在旋塞体中的压杆,其特征是旋塞体的壁上制有泄压通孔,带有弹簧夹的上盖套紧在旋塞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急盒,其特征是上、下壳体和旋塞体可采用透明无毒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急盒,其特征是下壳体端部可不装圆珠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救急装置——改进的笔式冠心病急救盒。它由组装在一起的上、下壳体和旋塞体、制有泄压通孔的旋塞体以及通过弹簧和旋塞组装在旋塞体中的压杆,套紧在旋塞体上带有弹簧夹的上盖构成,它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压杆下压迅速,救急效果显著、携带方便、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61F17/00GK2044486SQ8821722
公开日1989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1988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1988年12月10日
发明者杨海洋 申请人:杨海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