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麻和硬膜外联合麻醉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2608阅读:8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脊麻和硬膜外联合麻醉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脊麻和硬膜外麻醉的联合麻醉穿刺针,属医疗手术麻醉器械。
现有的连续硬膜外麻醉穿刺针和脊麻穿刺针只能分别作硬膜外和蛛网膜下腔穿刺给药进行麻醉,要使用两种麻醉方法,必须进行两次穿刺,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目前也有人利用硬膜外穿刺针用细针管来进行脊麻的先例,但因细针管需弯曲才能穿过硬膜外穿刺针的侧面针尖口歪斜地刺入蛛网膜下腔进行脊麻,针管不稳,易于弯曲,定位困难,极易造成硬膜和脊髓损伤,而且针尖易于卷曲变钝,增加病人疼痛。单一方式的麻醉当然也是可以的,而且目前也是这样使用的,但有其缺陷,单一的脊麻作用时间短,易致剧烈血液动力学干扰,平面难控制,不适于长时间的手术,单一的硬膜外麻醉,其用药量大,麻醉时存在阻滞不全现象,肌肉松驰不理想等缺点,而且易于引起其他反应,如血压降低及全脊麻醉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只要进行一次穿刺即能同时进行硬膜外和脊麻穿刺给药的穿刺针,以减少穿刺次数,提高麻醉效果,使麻醉调节自如,不致损伤硬膜和脊髓等组织,减轻病人痛苦和其他并发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互相配合,依次套装在硬膜外穿刺针内的套管针、脊麻穿刺针、和闭孔器,并在硬膜外穿刺针的弯头针尖外壁的针管中心线位置上钻一孔而构成。
以下将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作进一步的详述附


图1为脊麻和硬膜外联合麻醉穿刺针的结构图。
附图标号说明1、孔,2、硬膜外穿刺针,3、套管针,4、脊麻穿刺针,5、闭孔器参见附
图1,在通用的16号硬膜外穿刺针(2)的弯头针尖外壁针管中心线的位置上钻一孔(1),在硬膜外穿刺针(2)内套装一通用的12号针作为套管针(3),其针管长度以套装后其针尖正好到达硬膜外穿刺针(2)的弯头针尖的弯头处为宜,其套管针(3)的内径与脊麻穿刺针(4)的外径相配合,在套管针(3)内再套装一通用的7号脊麻穿刺针或25号封闭针,其针管的长度应突出硬膜外穿刺针上的孔(1)一段长度,再套装一通用的闭孔器(5),各针和闭孔器的针柄上有缺口和凸筋以便互相配合定位。
其使用方法是首先将硬膜外穿刺针(2)刺入,其针尖正好到达硬膜外腔处为止,然后套装入套管针(3),再套装脊麻穿刺针并穿过孔(1)刺入蛛网膜下腔给药进行脊麻,其套管针的作用主要是定位和避免脊麻针弯曲,在脊麻针穿刺时,遇到硬膜时,会有一定的弹性,产生回弹即可作为穿刺蛛网膜下腔的定位标志,也就不需要见到脑脊液为标志了,定位准确,命中率高,作完脊麻,即可退出套管针和脊麻针,顺硬膜外穿刺针的针管,置入硬膜外导管,再退出硬膜外穿刺针进行硬膜外麻醉给药的操作了,如需要闭孔时,可套装上闭孔器(5)将针管封闭。
综上所述及实际运用对比实验的结果,证实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所用各件均可利用现有的通用器材制作,加工容易,而且在整过麻醉过程中只需进行一次穿刺即可完成硬膜外和蛛网膜下腔的麻醉给药,进行两种方式的麻醉术,定位准确,命中率高,可避免组织损伤和误伤脊髓,使麻醉调节自如,麻醉作用更完善,经过对比实验证明脊麻和硬膜外麻联合使用,比单一麻醉有明显的优点如肌肉松驰良好、诱导期短、麻醉能随意调节,手术过程平稳,能减少手术引起的不适,同时在术后恢复病房还可经硬膜外导管给吗啡止痛,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胸腹部及下肢手术麻醉使用,同时也可以分别单独实施两种麻醉术中的任何一种,可一针多用。
权利要求1.一种脊麻和硬膜外联合麻醉穿刺针,包括硬膜外穿刺针,套管针,脊麻穿刺针、闭孔器,其特征是在硬膜外穿刺针(2)的弯头针尖外壁的针管中心线位置上钻一孔(1),并且依次将互相配合的套管针(3)、脊麻穿刺针(4)和闭孔器(5)套装入硬膜穿刺针(2)内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套装在硬膜外穿刺针(2)内的套管针(3),其内径和脊麻穿刺针的外径相配合,其针管的长度在套装好后其针尖正好到达硬膜外穿刺针(2)的弯头针尖的弯头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穿刺针,其特征是套装在套管针(3)内的脊麻穿刺针,其针管的长度应突出硬,膜外穿刺针(2)上的孔(1)一段长度,孔与针互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各针的针柄上和闭孔器上都有互相配合定位的凹槽和凸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其特征是硬膜外穿刺针(2)、套管针(3)、脊麻穿刺针(4)、闭孔器(5),都可用现有针和闭孔器制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包括互相配合依次套装在硬膜外穿刺针内的套管针、脊麻穿刺针、闭孔器,并在硬膜外穿刺针弯头针尖外壁针管中心线位置上钻有一孔,一次穿刺可完成脊麻和硬膜外麻两种麻醉术,亦可进行单一麻醉,构造简单、加工容易,各件可利用现有器械制作,定位准确,命中率高,麻醉效果理想,能减轻病人痛苦,达到一物多用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B17/34GK2134843SQ9221787
公开日1993年6月2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24日
发明者刘唐生 申请人:湖南省湘东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