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用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3480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液用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应用于临床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临床输液的输液用空气净化器。
目前,在医疗临床输液中,悬挂的输液瓶进气管口广泛采用的是直接暴露式的,有的则在管中加一丝状物,对气体进行粗略过滤。未经净化的气体直接进入输液瓶内。但存在如下缺点含有细菌和其它杂物气体进入输液瓶内,变成小汽泡经过液体慢慢升至瓶底,相当于在瓶中注入污染的气体,一部分存留于瓶底空间,一部分则混入液体中而给病人输入体内,易发生输液反应,给病人带来危险,在传染源复杂的地方,甚至给病人注入新的潜伏性病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使用方便,空气净化率高的一种微型输液用空气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是在空气净化室(2)的下端连接空气导入管(1),其内部设有净化膜Ⅰ(3),净化膜Ⅱ(4);净化室(2)上端设有空气导出管(5),空气自导入管(1)进入,经净化膜Ⅰ(3)、净化膜Ⅱ(4),由导出管(5)导出;在空气导入管(1)A处设有一丝状物,在空气净化室(2)内部分别设有空气净化膜Ⅰ(3)、净化膜Ⅱ(4),其网孔直径分别为0.65um、0.30um的微孔滤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由于该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合理,所以对空气中飘浮致病的许多种直径在0.30um以上的细菌、微粒及其它杂物均能除去,减少对病人的危害,降低输液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2、由于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体积微小,造价低,各组成部分采用医用消毒材料制作,质量可靠,所以对病人无毒副作用。
3、使用该实用新型,由于降低了对液体的污染,可使病人获得较快的治疗效果,减少医疗费用,减轻病人负担。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B-B向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由空气导入管(1),空气净化室(2)及内部设置的净化膜Ⅰ(3),净化膜Ⅱ(4),空气导出管(5)组成。其工作过程如下使用时,将输液用空气净化器的空气导出管(5)口与输液瓶的进气管相连接,放置于悬挂好的输液瓶上面即净化器的空气导出管(5)口应高于瓶内液体上面。由于输液产生的负压,空气便从净化器空气导入管(1)进入,经净化室(2)内部的净化膜Ⅰ(3)、净化膜Ⅱ(4)、变成净化的空气进入输液瓶内,保证了瓶内液体具有较大的纯洁性,降低了医疗事故,提高治疗效果。
本实施例中除空气净化膜Ⅰ(3)、净化膜Ⅱ(4)采用微孔滤膜外,其它组成部分均采用无毒透明聚氯乙烯材料制作。
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用空气净化器,包括空气导入管、空气净化室、空气导出管;其特征在于在空气净化室(2)的下端连接空气导入管(1),其内部设有净化膜Ⅰ(3),净化膜Ⅱ(4);净化室(2)上端设有空气导出管(5),空气自导入管(1)进入,经净化膜Ⅰ(3)、净化膜(4),由导出管(5)导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在空气导入管(1)A处设有一丝状物。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在空气净化室(2)内部分别设有空气净化膜Ⅰ(3)、净化膜Ⅱ(4)、其网孔直径分别为0.65um,0.30um的微孔滤膜。
4.按照权利要求Ⅰ所述的输液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除空气净化膜Ⅰ(3)、净化膜Ⅱ(4)采用医用微孔滤膜外,其它组成部分均采用无毒透明聚氯乙烯材料制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用空气净化器,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其特征是设有空气净化室及其内部的净化膜I、II,空气导出管,其结构设计合理、新颖、制造容易,它能将空气中的重要致病细菌及其它杂物过滤掉,在空气导出管获得净化的气体导入输液瓶内,输液反应减少98%以上,提高了治疗效果。是临床输液中较为理想的输液器具。
文档编号A61M5/165GK2132525SQ92229579
公开日1993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23日
发明者窦传敏, 焦传礼, 郝守良 申请人:窦传敏, 焦传礼, 郝守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