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蚕用防病药物克红素及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2473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蚕用防病药物克红素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蚕用防病药物,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养蚕添食及蚕体消毒防病的药物克红素及制造方法。
目前,用于养蚕消毒,特别是蚕体蚕座消毒剂,主要有防病1号、漂白粉防僵粉、防消散等粉剂,主要成份为甲醛或漂白粉组成,这类粉剂药物以白土或石灰等作为载体,在蚕体、蚕座上撒布难以分散均匀,其粉尘吸入人体而影响养蚕人员健康。再是,目前防治桑蚕细菌性病多采用氯霉素等抗生素添食,防治效果单一,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用于蚕体蚕座喷雾消毒,又能经口添食并具一定治疗效果的克红素,能同时兼治桑蚕真菌病和细菌病两类病害。
本发明一种蚕用防病药物克红素及制造方法,采用六氢-1、3、5-三(2-羟乙基均三嗪(C9H21N3O3)作抗真菌剂,具良好表面消毒、体内抑菌作用;以医用红霉素为抗细菌剂,用95%乙醇将红霉素溶解后,加入六氢-1、3、5-(2-羟乙基)均三嗪中搅拌混合均匀,再加蒸馏水即成克红素原液。其配比六氢-1、3、5-(2-羟乙基)均三嗪红霉素乙醇蒸馏水为300-700∶1-10∶200∶500-100。经试验室小区试验,克红素50倍液对白僵病的防治效果为95-100%,对细菌性败血病防效为96-100%,农村养蚕示范试验10万余张蚕种,均获较好增产效果。克红素对蚕和人畜安全无毒,既可将药液喷于桑叶上饲蚕,也可直接喷于蚕体,均有较好防病效果,能产生很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贮存稳定性试验在室温条件下贮存二年,其药效不降低。
本发明用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以配制1000ml克红素原液为例六氢-1、3、5-三(2-羟乙基)均三嗪400g,红霉素2.5g,先用200ml95%乙醇将红霉素溶解,再将溶解后的红霉素加入400g六氢-1、3、5-三(2-羟乙基)均三嗪中,搅拌60分钟至混合均匀,再加入400ml蒸馏水至1000ml,即为克红素原液,使用时每10ml克红素原液加500ml升水,搅匀后即可使用。
实施例2以配制1000ml克红素原液为例,六氢-1、3、5-三(2-羟乙基)均三嗪600g、红霉素5g,用200ml95%乙醇先将红霉素溶解均匀,再将溶解后的红霉素倒入600g六氢-1、3、5-三(2-羟乙基)均三嗪中,搅拌60分钟至混合均匀,再加入200ml蒸馏水至1000ml即可,使用时每10ml克红素原液加600ml水,搅匀后使用。
使用方法1、发病较轻时从二龄起蚕开始每龄的饷食和盛食期各添食一次,五龄隔日一次。将配好的药液按每500ml喷于5公斤桑叶上饲蚕,也可给桑后立即用超低量喷雾器或手动喷雾器将药液喷于桑叶及蚕体上。为预防蔟中僵蚕和僵蛹,可用该药进行熟蚕喷雾消毒。;
2、发病较重时从二龄饷食起每天添药一次。
3、蛹体消毒为预防僵蛹和败血蛹,割茧后将上述药液喷于蛹体,或将蛹体放入上述药液中浸泡30秒钟。
权利要求
1.一种蚕用防病药物克红素及制造方法,由抗真菌剂、抗生素、溶剂、水组成,其特征是由六氢-1、3、5-三(2-羟乙基)均三嗪(C9H21N3O3)、红霉素、乙醇、蒸馏水组成。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用防病药物克红素及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六氢-1、3、5-三(2-羟乙基)均三嗪红霉素乙醇蒸馏水为300-700∶1-10∶200∶500-100。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用防病药物克红素及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用95%乙醇将红霉素溶解后,再加入六氢-1、3、5-三(2-羟乙基)均三嗪中,搅拌均匀后加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蚕用防病药物的克红素及制造方法,由六氢-1、3、5-三(2-羟乙基)均三嗪为抗真菌剂,以红霉素为抗细菌剂,乙醇为红霉素溶解剂,再加水配制而成,可作养蚕喷体或添食,具有良好的表面消毒和体内抑菌作用,能兼治桑蚕细菌病和真菌病两类病害,对蚕和人畜安全无毒。
文档编号A61K31/70GK1097305SQ9311135
公开日1995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14日
发明者周垂钦, 李云芝, 李树贞, 吕文序, 王素红 申请人:烟台蚕药试验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