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超声增效剂及其配制方法

文档序号:832713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胃肠超声增效剂及其配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查胃肠用的显像剂及其配制方法。
胃肠疾病的诊断,长期以来靠X线、胃镜检查为主要手段。这种检查手段造成损伤大,病人难以承受。近代使用超声诊断内脏,有对人体无损伤、非侵入性的优点,但不适于胃肠。因胃肠内含有一定量的气体与粘液,声波对气体具有全反射特性,粘液的粘滞性能产生较大的声阻抗,致使超声难于对胃肠进行检查。为解决这一难关,1988年第4卷第4期《中国超声医学杂志》,报导了上海长征医院“胃超声快速显像液临床应用”。但一些临床单位反映消气消粘液效果不理想。《中国医院药学杂志》91年第11卷第10期,刊载丁淑珍等人的“胃B超显影液的制备及临床效果”一文,介绍了一些中药处方,据临床反映,优良显像率及胃肠疾诊断符合率都较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以中药配方为主并加入适量食用性植物油的显像剂。
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由一定量的枳实、厚朴、莱眼子、乌药、白术、陈皮、甘草组成的中药,切碎煎汤,浓缩,加入数滴植物油制成口服液或冲剂。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发明。
配制一付胃肠增效剂,取枳实30g、厚朴15g、莱眼子30g、乌药20g、白术15g、陈皮20g、甘草10g,将上述中药切片混合置于罐内,加水500ml,煎煮至250ml,经多层洁净纱布过滤,滤渣再加水500ml,再过滤,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300ml,加入0.1ml茶油,装瓶、压盖、灭菌,即制得本发明。
本发明也可加工成颗粒状冲剂。
本发明经300例胃肠道疾病检查结果证明,气泡消除速度快,胃内粘液的稀释、清除效果好。与胃镜检查结果比较诊断符合率,其中胃炎179例,达96.08%;胃肿瘤35例,达97.14%;胃溃疡48例,达89.58%;球部溃疡38例,达94.73%。300例检查的优良显像率达94.11%,无一例不良反应,口感味道尚好。由于食用油表面张力低,表面活性适宜,溶解度小,能在界面保持持久的消泡性能,能与胃内不溶性粘液混溶,使粘液粘滞度下降,使本发明具有消气消粘的特殊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胃肠超声增效剂及其配制方法,其特征是由一定量的枳实、厚朴、莱眼子、乌药、白术、陈皮、甘草组成的中药,切碎煎汤,浓缩,加入数滴植物油制成口服液或冲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效剂及其配制方法,其特征是配制一付胃肠增效剂,取枳实30g、厚朴15g、莱眼子30g、乌药20g、白术15g、陈皮20g、甘草10g,将上述中药切片混合置于罐内,加水500ml,煎煮至250ml,经多层洁净纱布过滤,滤渣再加水500ml,再过滤,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300ml,加入0.1ml茶油,装瓶、压盖、灭菌,即制得本发明。
全文摘要
一种胃肠超声增效剂及其配制方法,是这样实现的由一定量的枳实、厚朴、莱菔子、乌药、白术、陈皮、甘草组成的中药,切碎煎汤,浓缩,加入数滴植物油制成口服液或冲剂。本发明经300例胃肠道疾病检查结果证明,气泡消除速度快,胃内粘液的稀释、消除效果好。
文档编号A61K49/00GK1089866SQ9311555
公开日1994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25日
发明者冯泽平, 肖福平 申请人:长沙市第三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