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细胞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8425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子宫内膜细胞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妇科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子宫内膜细胞收集器。
医院内子宫内膜取样通常通过诊断性分刮术进行,需扩张宫颈管,除病人痛苦外,取样物在通过宫颈管和阴道时易被污染,使化验结果有误。
中国实用新型公报公开了一种宫腔取样器(CN2099551U),由内套管、外套管,取样管和固定器组成,取样管柔软,带毛刷,固定器位于取样器前部,该取样器为多次重复使用器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操作简单,取样效果好,取样无污染,成本低的一次性妇科医疗器械。
本实用新型以其简单易行的结构实现了上述目的,它由芯杆、两个刮片和细套管构成,两刮片连接在芯杆前端,刮片之间有一夹角,其中一只刮片顶部有一小球,球径大于细套管内径,细套管外径等于3mm,二只刮片外侧有刃,芯杆尾部为手柄,手柄前方有一对定位叉,叉到芯杆前端的长度与细套管长度相同,套管套在芯杆外部,其上有公制刻度,未使用时,两刮片伸出在细套管外。
其工作原理是取样前,先将两刮片收缩于细套管内,由小球盖在细套管顶部,刮片不被污染,使用时,先将收集器送入宫腔(因小球和套管均很细,而宫颈管直径约3mm,因此,伸入宫腔不需扩张宫颈管,不会造成痛苦),然后将细套管后退,芯杆前伸,两刮片弹性张开呈一夹角,约33~36°二刮片上有刃,可取更多的样品,取样后,因定位叉作用,细套管只能退至定位叉位置,拉动手柄,刮片缩回细套管,小球挡在细套管口,刮片上取样物被小球和套管保护不被污染,取出后,再向前推手柄,刮片伸出套管,将取样物涂在玻片上送检。
因本取样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病员无痛,因此,将可能取代现行诊断性分刮术,成为现代医院新一代方便,实用的一次性医疗器具。
附图为实施例


图1两刮片收缩入细套管的状态图2两刮片伸出细套管的状态本收集器由芯杆(1),刮片(2),(3)和细套管(4)构成,两刮片连接于芯杆前端,不用时,伸出细套管外,使用时,先收入细套管内,推入宫腔后,再伸出套管,弹性张开呈一约35°夹角。刮片(2)顶端有一小球(5),球径大于套管内径。套管上有公制刻度,可用于测量子宫腔深度,芯杆尾部为一手柄(6),在刮取操作时传递力量,手柄前方有一对定位叉(7),芯杆伸出细套管时恰好在两只刮片张开时被定位。
使用时,先将刮片收入细套管内,再将收集器伸入宫腔,使套管后退至定位叉,刮片张开,取样后,拉住手柄,使刮片退入细套管内,小球挡住套管口,取出涂片送检。
权利要求1.子宫内膜细胞收集器,由芯杆、两只刮片、小球、定位叉和细套管构成,其特征在于两只刮片固定在芯杆顶部,刮片之间有一夹角,弹性张开,小球固定在一只刮片顶端,球径大于细套管内径,细套管套在芯杆外部,套管外径与子宫颈管管径相适应,其上有公制刻度,芯杆尾部为一手柄,定位叉固定在手柄前方的芯杆上,定位叉到芯杆前端的长度与细套管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宫内膜细胞收集器,其特征是两只刮片外侧有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由芯杆,两刮片和套管构成。刮片连于芯杆前端,二者伸出套管后有一夹角,二刮片外侧有刃,一刮片顶部有小球,直径大于套管径,芯杆尾部有手柄,手柄前有一对定位叉,叉到芯杆前端距离与套管长度相等,套管径与宫颈管相适应。本收集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取样效果好,取样物无污染,病人无痛,成本低,为一次性医疗器械。
文档编号A61B10/00GK2185099SQ93239690
公开日1994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11日
发明者唐小海 申请人:唐小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