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治疗腰椎间盘膨出症的脐疗带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及其配制技术,特别是治疗腰椎间盘膨出症的中药脐疗带及其制法。
腰间盘膨(突)出症是腰椎间盘变形错位,触及神经而引起腰、腿痛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甚是痛苦。尤以中央型和两处以上部病变的患者,每用力时疼痛不已,夜间更甚,口服止痛药或肌注毒冷丁疼痛亦不能缓解,重者可引起瘫痪。对此病我国多采用手法、腰麻、大牵引、骨盘牵引、硬膜外封闭、水针、中药等综合法治疗。江苏中医院用综合疗法治疗366例,治愈率43.4%,总有效率为51.4%(《江苏中医杂志》1991年第3期28~30页);广东中医院邓晋中用综合法治149例,治愈率53.0%,总有效率92.0%(《实用医学杂志》1991年第7期312~313页);长春208医院张海发用麝香丹炙治疗142例,治愈率73.9%,总有效率99.3%但是复发率为16.7%。国外1934年由Mixter和Barr首次成功第一例髓核摘除术以来,至今已成为治疗本病手术法的唯一途径,然而其平均失败率达53%,再手术率约为15%。髓核溶解术由于使用的木瓜凝乳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的毒性大、效果不明显而尚不能在临床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应用中医药的传统理论,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剂型,制成一种脐疗袋,束于腰腹神阙穴治疗这一顽症。
肚脐眼名神阙,为任脉之要穴,与督脉相连。任脉为阴经之海,总任一身之阴经作用;督脉为阳经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诸脉经气不通则患病;不通则痛。
清代外治专家吴师机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外治与内治,在病因、病机、辨证,用药等医理上是相同的,只是给药法,吸收途径不同而已。
本发明的药物经神阙,进入体内,使任督二脉经气相通而达到治病目的。使用的蕴含物及配方(拾剂)为当归20~40g炒白芍10~30g木通10~30g独活10~30g川断20~40g生芪30~50g生甘草5~10g蜈蚣2~3条炙附子10~30g将上述药物干燥,碾碎,研成细末,混匀,分装入十个布袋中,摊平,密密缝纫以均匀地将药末固定在袋中,然后放入脐疗带中。上述药物中,当归味甘而重,补血,是血中气药炒白芍守而不走,养血柔肝止痛,除血痹、破坚积,散恶血通贼血;木通通络、话血、利尿;附子温通散寒、善入气分,通行十二经络,而无缓和之性;黄芪补气生血,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症瘕。附子与炒白芍相配伍,一散一收,一动一静,功可互补;木通与黄芪配伍则补中有降有通,以上诸药相配伍有搜筋入髓之力。脐疗带作用为药袋紧贴皮肤,而药芯对准神阙穴,药力可通神阙而走,脐周围皮肤吸收药物离子,亦透入体内,连续戴三个月中药气味入肺,则肺朝百脉,金水相生,正如吴师机指出的那样;芬香中药有通经络,开窍透骨,率领群药开结行滞而直达病所,在配伍药物协同作用下,阴阳相通,则腰椎膨出的髓核回纳而治愈这一顽症。本发明这种脐疗带临床治疗病已逾千例,其中治愈率78.4%显效20.6%总有效率为99%,其中不乏被抬、背、抱、甚至因此而瘫痪的重病人,经治疗而行动自如。
本发明的特点为中药配伍恰当,通过通经活络,补血补气、除痹破瘕而作用于患部;更突出的是这种药的剂型可使药通过神阙穴和皮肤进入体内,避免了内服时药物对胃肠肝等器官的副作用和毒性,从而使膨出的髓核自动回纳。另外脐疗带专治腰间盘膨出症,亦不论患者年龄与性别均能适用。
实例937脐疗带药物配方(拾剂)为当归30g炒白芍20g木通20g独活20g川断30g生通45g生甘草10g蜈蚣2条炙附子20g将以上中药干燥,然后粉碎,研成药末,分装在拾个小布袋中,摊平,用缝纫法将小布袋连同药末以密脚、多层圈缝住,每一装药小布袋装入一个脐疗带中,患者使用时紧束于腰腹,而药芯紧贴神阙穴,每带中药一疗程为3个月。937脐疗带用于治疗患者千余例,现仅举数例如下姜某,30岁,农民,劳动中腰部劳损突发腰疼,一月后右腿痛并逐渐加重,TL提示L5S1椎骨间盘膨出,中医诊断为痹症,937脐疗带紧束于腰部,药心对准神阙穴,2月后即可做轻体力劳动,3月后脊柱弯曲,L4S1棘突压痛、叩打试验、压腹试验均为(一),右直腿抬高试验70°。
宋某,29岁,司机,腰痛1周后右腿疼,呈刀割样剧烈掣痛并窜向关节,骶髂部大腿部及小腿右外侧,疼痛难忍,夜不成寐,引发弯腰跛行,CT扫描诊为L3、4、L4、5椎间盘膨出,并腰椎骨质增生。带937脐疗带,一周内脐周发热,时恶心,胃脘部隐痛,过一周后全身有发热感,腰腿痛明显减轻,三月后自感腰腿已不痛,架车长途运行则有感觉。
李某,62岁,腰腿疼痛甚剧,CT扫描是L4-5间盘后中央型突出,深径0.5cm压迫硬膜囊。带937脐疗带1月后CT扫描是L4-5间盘内积气,但无突出。疼痛明显消失。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腰椎间盘膨出症的外用中药,其特征为每拾剂药剂中含有当归20~40g炒白芍10~30g木通10~30g独活10~30g川断20~40g生芪30~50g生甘草5~10g蜈蚣2~3条炙附子10~30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将中药干燥,碾碎、研成细末,混匀,分别入十个小布袋中,摊平,密密缝纫以均匀地将药末固定在袋中,然后分装入脐疗带中。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膨出症的外用中药及其制法。是选用当归、炒白芍、木通、独活、川断、生芪、生甘草、蜈蚣、炙附子药材、经干燥、碾碎、研成细末、混匀、装入小布袋,缝紧固定药物,装入脐疗带中。使用时脐疗带紧束腰腹部,药芯紧贴神阙穴,药力经神阙而通经络,脐周围皮肤亦吸收药物进入体内,在配伍药物协同作用下,阴阳相通,腰椎膨出的髓核回纳而治愈。病例已逾千,治愈率78.4%。总有效率99.0%。
文档编号A61M37/00GK1097329SQ94103698
公开日1995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9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9日
发明者王殿喜 申请人:大连市中医医院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