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扩幽门耐压气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0808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扩幽门耐压气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扩幽门耐压气囊,属于医疗器械。
食管、贲门切除后早期,由于迷走神经的切断所致胃紧张性收缩减弱和幽门痉挛,常有胃潴留的发生。因此,许多学者于食管、贲门切除后,常规附加幽门成形术。但幽门成形术本身又有出现解剖方面并发症的可能,远期还会有肠胃返流性胃炎的发生。近年来,临床工作者于食管、贲门切除术中采用气囊扩张幽门的方法,替代幽门成形术,既预防了食管、贲门切除后早期胃潴留的发生,又避免了幽门成形术本身所致的并发症。但现有的耐压气囊,在使用中有这样的问题,因气囊管为软管,故将气囊囊体送入幽门时较费力;另外,气囊充气后为圆柱状,持续扩张时极易滑入胃或十二脂肠内,影响扩张效果并延误手术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一次性扩幽门耐压气囊。配有硬质塑料管芯的气囊管能准确地将气囊体送入幽门,充气后囊体两端的锥形凸台位于幽门远近两侧,可有效地阻止气囊自幽门滑出。
耐压气囊由囊管、管芯及囊体组成,囊管为无毒软塑料管,上端封闭呈半圆球状,人囊体腔内段管壁上有一侧孔为气孔,下端衔接处管壁增厚。硬质塑料管芯装在囊管腔内,管芯下端部带有圆环形柄。囊体内外层材料为医用无毒乳胶膜,两层间为裁剪缝制成型的布衬,充气扩张后的囊体受布衬限制,中间呈圆柱状为扩张部,两端胀大呈锥台形为固定部,囊体套装在囊管上段,两端开口以细丝线与囊管捆扎封闭联为一体,囊腔经气孔与管腔相通。这样扩幽门时,手持带硬质管芯的气囊管,可快速准确地将囊体送入幽门。拔出管芯后,气囊管衔接部接普通延长管引出手术野与气源和气压表连接,充气使囊内气压达100kpa(千帕)。此时,气囊两端锥台恰在幽门管远近两侧,可有效阻止气囊自幽门滑出。扩张需维持10分钟,其间软气囊管利用其可弯曲性、可任意调整方向,从而不影响手术操作。
优点及效果1、本耐压气囊在实施幽门扩张时,同现有医用气囊相比,其优点是可快速,准确地将囊体送入幽门,节省了操作时间。
2、可有效防止囊体滑入胃或十二指肠内,避免了对扩张效果及其他手术操作的影响。
3、本气囊制作简单,材料成本低,适合一次性使用,减少了交叉感染。
附图
的图面说明本附图为一次性扩幽门耐压气囊剖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上部为气囊囊体,充气扩张后,囊体中部呈圆柱状为扩张部(1.1),两端胀大锥台为固定部(1.2),囊体长5cm,扩张部的外径有三种规格,分别为3.0cm、3.2cm、3.4cm,固定部较扩张部外径大0.6cm,囊体套装在囊管上段,两端开口以细丝线与囊管捆扎封闭。气囊管(3)长25cm,外径0.7cm,内径0.5cm,入囊体腔内段囊管上有一气孔(4),其下端为衔接部(3.1)。气囊管材料为医用无毒软质塑料管。气囊管内装有硬质塑料管芯(6),管芯下端带有圆环形柄(7),该管芯长27cm,外径0.4cm,管芯材料为医用无毒硬质塑料。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扩幽门耐压气囊,由囊管和囊体组成,其特征在于囊体1套装在囊管3的上段,其上下两端开口处用细丝线2与囊管捆扎封闭连为一体;封装在囊体内的囊管管壁上有一侧孔4,管芯6插在囊管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压气囊,其特征在于囊体1分为内层、外层和中间层三层结构;充气扩张后,整个囊体的中部1.1呈园柱形,其两端部1.2呈锥台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压气囊,其特征在于囊管顶端封闭呈半球形,其下端3.1部位管壁增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压气囊,其特征在于管芯6的下端部为园环形手柄7。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耐压气囊,其特征在于囊体1扩张后长5cm,中部1.1的外径分为三种规格,分别是3cm、3.2cm和3.4cm,两端部1.2的外径比中部均大0.6cm,气囊管长25cm、外径0.7cm、内径为0.5cm,管芯长27cm、外径为0.4cm。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耐压气囊,其特征在于囊管3的材料为医用无毒软塑料囊,管芯6使用医用无毒硬质塑料,囊体内外层均采用医用无毒乳胶膜,中间层为布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压气囊,其特征在于囊管3的材料为医用无毒软塑料管,管芯6使用医用无毒硬质塑料,囊体内外层均采用医用无毒乳胶膜,中间层为布衬。
专利摘要一次性扩幽门耐压气囊,属于医疗器械,由囊管、管芯及囊体组成。囊管入囊体腔内段管壁上有一气孔,充气经此孔入囊腔,囊管腔内可插入硬质塑料管芯,手持带管芯囊管,能准确将囊体送入幽门;囊体内外层为乳胶膜,两层间为缝制成型的布衬,充气后囊体受布衬限制,中部呈圆柱状,两端胀大成锥形凸台,扩幽门时,两锥台恰在幽门的远近两侧,解决了以往扩张时囊体经常滑入胃或十二脂肠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成本低,适合一次性使用,避免了交叉感染。
文档编号A61M29/00GK2201139SQ9420846
公开日1995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15日
发明者何茂远, 王金荣 申请人:何茂远, 王金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