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单抗介导的药用放射性核素y-90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5843阅读:8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鼠单抗介导的药用放射性核素y-90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生物技术生产的一种抗肝癌药物。
目前,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是我国及太平洋沿岸地区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该病病变迅速,若不经治疗,大部分患者都会在确诊后3-4个月内死亡,故被称之为癌中之王。尽管几十年来,人们对肿瘤的认识已有不少重要的突破,可是采用手术、放射治疗、化学药物等为核心的现代治疗手段,至今只能挽救少数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肿瘤的治疗学进展得如此艰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少肿瘤由于其部位过于险恶或者由于其已扩散到致命的部位,在发现时已失去了任何手术的可能放射性治疗对某些局限性的肿瘤病灶非常有效,但并非对所有的恶性肿瘤均敏感,此外,一旦转移,放射性治疗也失去了作用,另外,采用化学性药物和放射性治疗在杀死恶性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杀伤了正常细胞,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本世纪初德国人Paul Ehrlich提出了“魔弹(magic bullet)”,即所谓肿瘤的“生物导弹”或“导向治疗”来治疗肿瘤,但都由于没有理想的设想的生物载体,长时间以来,导向药物的研究一直进展得十分缓慢。七十年代George kohler和Cacsar Milslcin创立了单克隆抗体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激励了人们的再去探索导向治疗的可行性,重新去探索所消肿瘤“生物导弹”或导向治疗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小鼠原单克隆抗体介导的放射性核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选用特定的小鼠原单克隆抗体,标记上放射性核素钇90即Y-90。只能同特定抗原决定族结合的其分子结构,特别是可变区结构完全同一的抗体即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是一种具有分子量低、选择性高、亲和力强、廓部清块,可大量反复使用的理想载体,根据其编码基因的种族的特征,据其功能,据其制备方法,单克隆抗体又可分为许多种,如小鼠原单克隆克体、大鼠原单克隆抗体、大小鼠原杂交单克体抗体,人原单克隆抗体,单一和多功能单克隆抗体,人化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等,本发明技术所选用的单克隆抗体为针对肝癌细胞表面的蛋白的小鼠原单克隆抗体(Mouse Monoclonal antibody),它是以人肝癌细胞为免疫原,免疫小鼠后通过杂交瘤技术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其可变区可以同肝癌细胞表面抗原为有关决定簇结合。
本发明中采用的放射性核素为Y-90,由于其半衰期为60.1小时为Sr90的子体,可以从反应堆中制备,其主要带电粒子为β-,此外还带有少量γ射线,采用离子交换法以及其它方法,可将放射性核素Y-90标记于小鼠原单克隆抗体,使之成为小鼠原的单克隆抗体介导的抗人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的放射性核素Y-90药物。同时将标记有Y-90的针对肝癌细胞表面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经血管输入,其中以经动脉输入更为理想。动脉注射不但通道相对简单,可以排除一些复杂的因素对药效的干扰,而汇聚在肝血管窦中的药物较为集中,通过放射性核素Y-90的长时间的微照射。使病灶中的细胞逐渐死亡,它可使巨块肝癌的体积因癌细胞大量死亡而缩小,从而为原本无法手术的病人提供了再次手术的机会,而且它还可以追踪和消灭手术时肉眼无法发现的弥散分布的微病灶,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延缓肿瘤的复发。
本发明具有使用效果好的优点。申请人采用标记有S-35的针对肝癌细胞表面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对42例患有晚期肝癌的志愿者采用动脉给药的途径进行了药效及毒性观察。其结果如下所选择的病例均为经上海某二市级医院判明已失去手术切除指证的或临床判明连剖腹探查指证也没有的晚期肝癌患者。其中,经肝动脉导管合并结扎给药者30例,经股动脉导管给药者12例,所有病例在用单克隆抗体治疗期间均未同时采用其它疗法。
临床的观察肿块大小以CT的计算值观察肿块大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本发明产品动脉给药治疗后,73.8%患者的肿瘤得以缩小,42.86%患者的肿瘤缩小50%以上;其中经肝动脉给药组的肿瘤缩小率为70%,体积缩小最显著者可达79.28%。经股动脉给药组的肿瘤缩小率为83.33%,体积缩小最显著可达78%以上。
二步切除率在第一次手术中肿瘤未能切除,由于导向放射治疗,体积得以缩小,终于再次切除者(即所谓二步切除)为16例,占有剖腹指诊的受试患者总数的53.33%(即所谓二步切除率),二步切除后的瘤块经病检发现绝大部分组织均呈坏死状态。
化验结果经本发明产品治疗后血清甲胎蛋白降低者为16例,占甲胎蛋白阳性患者的57.14%,其中,甲胎蛋白降低95%以上者为8例,占甲胎蛋白阳性患者的28.57%,6例甲胎蛋完全恢复正常。
γ—GT测定值降低者为18例,占受试患者总数的56.25%。
生存期迄今为止,生存最长者为36月,平均生存期已达15月以上。半年生存率为76.31%,一年生存率为44.21%;据文献[8]此类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及一年生存率分别只有3个月和15.1%。其中,经二步切除的患者,半年生存率至少是93.75%,一年生存率至少是75%。
其中一例术后肝脏右后下叶广泛复发合并双肺转移的患者,经单克隆抗体治疗后带瘤生存了19个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肺部转移灶增长极为缓慢。另一例肿瘤直径为20厘米的巨块型肝癌,经单克隆抗体治疗后肿块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二步手术成功切除后已健康生存三年,迄今无复发迹象。
抗抗体血清出现抗小鼠抗体者为17例,占36例受检者的47.2%。
抗抗体(HAMA)的形成组别 例数 例数HAMA阳性第一次注射 第二次注射A 10 0/10 0B 54/5 1/1C 91/9 3/6D 81/8 0/3Total 32 6/32 4/10A组化疗或放疗B组静脉注射本发明产品;C组经肝动脉注射本发明产品D组经股动脉注射本发明产品。从所获得的初步临床资料看来,单克隆抗体介导的人体肝癌放射性导向治疗不但可行,而且会成为晚期肝癌患者最有希望的缓解手段之一。
药代动力学方面的初步研究表明,本发明进入体同内后,早期为血池分布,以心、肝、脾分布最多,然后渐向癌组织积聚,随时间的延长,血池内渐被廓清,游离碘主要从尿中排出,血池中本发明产品主要存在在血浆中,占97.3%,且呈蛋白结合状态,RBC占0.8%,WBC占1.9%。血浆清除时间,T1/2(血清清除曲线100%下降到50%所需的时间)为14.44小时,T1/2(血清清除曲线由50%下降到25%所需的时间)为68.24小时。如以注入时血清碘与抗体的结合率为100%,则24小时为97%,48小时为94%,96小时为68%,8天时仍保持50%以上的结合率。
人体放射免疫显象方面的研究表明经股动脉注入本发明产品后,显象率为77.7%,48小时时起在癌区积聚,96小时时最为清晰,T/NT为4.38。全身显象未见骨髓浓聚。
血清出现抗小鼠抗体(HAMA)者为17例,占36例受检查者的47.2%。初次注射后的抗小鼠抗体缓升缓降,7-14天出现,14-21天达峰值;第二次注射后的HAMA,骤升骤降,3天出现并迅速达峰值,第7天即可降到注射前水平。经脉注射者所产生的HAMA明显低于经静脉注射者。
对42例使用者的观察表明如按我们设计的剂量及注射计划,除一过性发热,寒战,白细胞及血小板一过性下降外,目前还未发现有其它严重的副作用及任何脏器功能损伤可见。
晚期肝癌的一年生存率资料方法一年生存率(6%)本发明产品+二步切除 75.00结扎+导管给药 51.80本发明产品(总平均) 44.21冷冻 38.7激光 33.30导管给药 22.30外照射 14.70
中草药5.80中草药+化疗 3.80化疗 2.10放弃治疗 1.20某市级医院27年统计,总平均26.00其中不能手术组15.10晚期肝癌的二步切除率资料方法 二步切除率TAE 5-6%肝动脉结扎+插管 10.9%碘油 25.0%铁蛋白导向治疗43.3%本发明产品53.3%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产品的使用,可以为原本无法手术治疗的病人提供再次手术的机会,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对手术时间时肉眼无法发现的弥散分布的微病灶起到杀伤治疗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抗肝癌小鼠原单克隆抗体介导的药用放射性核素,包括抗人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的小鼠原单克隆抗体,该单克隆抗体是以人的肝癌细胞为免疫原,免疫小鼠后,通过杂交瘤技术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其可变区可以同肝癌细胞表面抗原的有关决定簇结合,放射性核素系从核反应堆制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单克隆抗体上标记放射性核素Y-9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药品制造业,尤其是一种抗人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的药品,其主要是技术采用小鼠原单克隆抗体为导向,利用放射性核素Y-90的性能,采用离子交换法将Y-90标记到小鼠原单克隆抗体上。本发明由于采鼠用了小鼠原克隆抗体为载体,使本发明产品进入人体后能准确地到达靶器官,同时标记于该载体上的放射性核素Y-90能集于肝癌病灶,通过这些放射性核素的照射,起到杀死病灶细胞的作用。本发明具有选择性杀死癌细胞,但副作用又很小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K51/10GK1134842SQ9511162
公开日1996年11月6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4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4日
发明者谢弘, 要福增, 王根凤, 王放, 董晓琴, 张家模, 姚鑫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