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腰治疗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059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脐腰治疗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于脐和后腰部的治疗腰带,属于医疗器械。
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疑难杂症,一直困绕着人类的健康,如发病率高,病程延绵的乙肝、糖尿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入世界难治病。传统的口服药物、注射、针刺等闻法给病患者带来了较长期的治疗性痛苦。近年来由于中医药外治学术的深入开展,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新的希望,一些外治产品已涉及到了对多种疾病尤其是疑难病的保健或康复作用,体疗效不明显,尤其是药物作用较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简便易用,无痛苦并能针对不同疾病选取相应的治疗药物的脐腰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脐袋(1)、后腰袋(2)及系带(3)共同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脐袋(1)和后腰袋(2)上边有拉链构成的开合口,应用时可针对不同疾病放入具有相应治疗作用的药兜;药兜是由适于药物气味散发的织物缝制的,药兜内药末粒度为60-80目,为了使药末分布均匀,药兜通过相互交错的引线将药物均匀分割开来。
本实用新型置于脐和后腰部,并可通过更换药兜而对不同疾病产生综合治疗作用,它不仅经济、实用高效,而且佩戴方便,安全无毒副作用,特别适用于慢性疑难病症。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见附


图1-3
图1为治疗腰带整体图;图2为治疗腰带剖面图3为药兜结构示意图。
其中1脐袋、2后腰袋、3系带、4脐部药兜、5后腰部药兜。
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在用于糖尿病的治疗时,将具有益气温阳、化瘀清热功效的脐部药兜(4)和具有滋阴补肾、降糖止渴功效的腰部药兜(5)分别放入脐袋(1)和后腰袋(2)内,锁上拉链,即构成了对糖尿病产生综合治疗效果的糖尿病脐腰治疗带。最后将治疗带的脐袋(1)和后腰袋(2)分别对着脐孔和后腰部进行佩戴三个月为一个疗程,待症状消失,血糖降至正常范围,尿糖转阴后再继续治疗半年至一年。
实施例二将本实用新型用乙肝治疗时,脐袋(1)和后腰袋(2)固定位置同糖尿病,而脐部药兜(4)和后腰部药兜则分别由扶下祛邪、清热化湿、解毒灭臭、疏肝理气及滋阴扶阳、固肾强肝、益气健脾、强化免疫、改善肝功等功能的药物配伍而成,因而构成了针对乙肝产生治疗作用的乙肝脐腰治疗带。
权利要求1.一种脐腰治疗带,其特征在于是由脐袋、后腰袋和系带三部分构成的,药兜放置和固定在脐袋和后腰袋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脐腰治疗带,其特征在于药兜的形状分别与脐袋和后腰袋相匹配,药兜是由适于药物气味散发的织物制成的,并以纵横交错的引线将药物均匀地分布在药兜的各个部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以施治于脐及后腰部而产生综合治疗作用的脐腰治疗带,该治疗带是由脐袋、后腰袋和系带三部分组成。在脐袋和后腰袋内分别装有可以更换的药兜,通过药对人体经穴的直接刺激及药物从皮肤透入而产生的药理作用,从而实现了对疾病的治疗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不仅佩带方便,无毒副作用,而且解除了广大患者长期吃药、打针的痛苦,提高了对慢性难治疾病的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M37/00GK2214825SQ9520471
公开日1995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14日
发明者庞国明, 刘学勤, 阎国杰, 刘静宇, 庞国胜, 刘静生, 韩建涛, 范思行 申请人:庞国明, 刘学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